<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在王铧书记和宋彤校长的指导下,在教务处的组织下,6月11日,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与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进行第三次线上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是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与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小学、十七小学、二十三小学“三位一体"的线 上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参与到此次教研活动中,我校做了充分的准备。前期校领导与语文教研组组内商定,由我校骨干教师蔡英,执教《黄继光》一课进行展示交流。蔡老师与四年级团队高度重视 。通过三次试讲 ,组内集体备课、研课;骨干教师参与评课、议课等环节,蔡老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融入思政化教育,最后确定以“英雄"为主线,呈现《黄继光》这节课。通过组内、校内听评课活动,使老师们熟悉了教材,明确了教学目标,知道了教学流程,为参与今天的研讨活动,听取专家点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分为两个环节:早晨前三节课是课例展示,第四节课是专家点评。三节交流课例分别由兴庆区第十七小学教师张敬文带来的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第二小学教师蔡英讲授的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二十三小学教师杨艳艳执教的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课后由吴亚滨、康静涵两位专家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三位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教学建议。让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老师对三位教师做的课,不仅从实践中得到启发,而且从理论角度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 吴亚滨教授从三节课存在的问题出发,建议我们在备课时要关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布局,做好课时的划分。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让孩子学到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让孩子学会。要给孩子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打造生成性课堂。吴教授的建议,使我们豁然开朗,从理论上给予我们指导。</p> <p class="ql-block"> 康静涵调研员对每位老师的课,做出了非常详细的点评:不仅指出了每位教师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难能可贵的是,对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再设计。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厚的教学功底,高深的教学理论体系,高尚的个人品质,使我们深受感动。听了康老师的点评,也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朝阳小学校领导李芳对本次教研活动谈了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以下建议:针对本次大教研来讲,大教研之前要有小教研,大教研之后,结合康老师的指导意见,再上一节反馈课。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讲,思想要与行动一致,有想法、有收获就要去实践,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 专家点评结束后,会员校的老师通过视频与北京专家开展了线上答疑。银川市第二小学教师蔡英老师及十七小学校长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在语文课中,如何融入思政化教育?专家解疑: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文字,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2,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有什么原则?专家解疑:研读课标,单元目标,从这方面去下功夫。在备课时,更多考虑学生怎样学,考虑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什么地方。分清第一、第二课时。</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线上教研活动,我们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1、我们要研读课标、单元目标,从而才能更准确的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学生怎样去学,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是什么。2、在备课时,我们要关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定要做好规划、布局,做好课时的划分。明确教学目标:这节课让孩子学到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让孩子学会。要给孩子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打造生成性课堂。3、在语文课中,如何融入思政化教育?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文字,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4、大教研之前要有小教研,大教研之后,结合指导意见,再上一节反馈课。更好的内化教研活动的成果。5、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讲,思想要与行动一致,有想法、有收获就要去实践,不要只停留在想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从解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到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试讲,打磨,到形成课例,不仅需要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还需要深厚的语文教学理论支持。此次线上教研活动,我们和朝阳小学因为对教育的热情而相遇,更会因为对教育的执着而相知。因教育,我们永远走在学习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编辑:母文霞</p><p class="ql-block">初审:李佩佩</p><p class="ql-block">终审:李海燕</p><p class="ql-block">签发:谢春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