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你在郁达夫故都的秋风里漂泊,你在朱自清朗月映照下的静谧的荷塘里嬉戏,你在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笔下流淌,你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乐声中回荡……可我要说,书,是我们生活中一道永不磨灭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味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5月13日我校语文组召开了第二次读书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交流由三位老师分享,五年级的曹海燕老师、二年级的刘海叶老师以及一年级的陈乐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在阅读中思考与创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曹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师这学期主要应用了提问、推测和图像化,其中,前两者用的较多。</p><p class="ql-block"> 提问: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能够提出基于文本的和由文本生发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文本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推测:一个好的阅读者知道并非所有信息都在文本之中,他能够利用文本提供的线索,合理地进行补充假设和推测。</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她先使用了推测策略,初步培养起学生的判断、分析、思考力,在学习人物描写单元,在概括人物性格和推测人物心情时使用了这一策略,感到,确实效果明显,尤其是多使用让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并将她的思路过程说清楚,才能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在训练提问能力上,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联系将不懂的问题学会提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会提出需要同学交流的较难一些的问题,从而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些策略的学习应该长期坚持,教师和学生脑子里应该时刻记得,否则过段时间,训练间断,就行之无效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利用绘本进行读写形式联结浅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刘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将阅读策略与绘本教学相结合。以下是她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一、图文结合,产生崭新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真正意义的图文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故事的一门艺术。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图画书是非常强调画面的连贯,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交织表达,共同编织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二、浮想联翩,补白故事中的留白 。</p><p class="ql-block"> 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作者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去想象,给读者留下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要独具慧眼,恰到好处地挖掘绘本中的留白处,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使孩子能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批文入境,融入文中。补写的关键是明确要求,分析把握好材料的隐含信息,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具体来说,补写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情节,着重分析、把握材料情节的线索,明确补写情节的前因后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联结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陈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所带班级是一年级,她从自身说起。一年级涉及的阅读策略有联结,图像化,提问这三种策略,所以她给大家介绍联结力这个策略。联结策略就是指文本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进孩子们的理解。语文课标低年段阅读目标也明确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这也就是联结策略。</p><p class="ql-block"> 联结策略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p><p class="ql-block">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到这个阅读策略时,必须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p><p class="ql-block"> 二.合理选择书籍。在阅读教学中,所选择的文本一定要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同时能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知识积累产生大量的联结,所以描写学生生活的文本是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三.对联结进行简单的分类。学生在熟悉了联结的策略之后,可以尝试自己简单分类。比如说:故事的一部分,一幅图, 一个任务或是一种感受。</p><p class="ql-block"> 四.正确认识联结。联结是孩子们能够掌握的最简单的策略之一,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联结。不要为了联结而联结,如果所联结的内容与文本关系不大,这样反而会降低阅读效率。</p><p class="ql-block"> 五.联结与写作的结合。学生使用联结策略,在阅读文本时,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可以是结构上的联结,写作手法的联结。</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收获了许多,“阅读力”的力量不是教学生该思考什么,而是教他们如何去思考。去阅读就是去思考,去思考就是去改变。我们教师,也该去改变了。不论是哪个年级,都把我们自己看作是“阅读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