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9日,本去五常询针,询后无事,加之心情烦闷,再无意骑行,寻桩还车,不经意穿过绕城,来到西溪,还过车,便慢不经心随意转悠,看看西溪全景图,附近有一处未曾去过的地方,于是按图索骥。</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前几张照片是后拍的,为使此篇完整而又方便叙述,便推置到前面。</p> <p class="ql-block">至此,已拍完古街绝大部分照片,返回洪园入口补拍照片,时值已近中午,阳光灼热,几近脱水,喉咙疼痛,精神恍惚,只听门卫处有人喊:“叔叔,看你精神不好,是否需要什么帮助?”,这时才返过神来,忙回答:“不用不用,我只是有点热,没事的。”这时才看到一身保安服装,工正的站在那,又说道:“要不到门卫来先凉一凉,喝点水,好了些再走。”这时才听出是个年轻姑娘的声音,我连忙致谢,去寻找车桩。路上我流下了泪水,在那荒野之处,有人问热问渴,可有的连路人都不如!</p> <p class="ql-block">门外,有一“五九批示纪念馆,门头上写着“邬家湾古建筑都”。于是进入里,到处转悠。</p> <p class="ql-block">原来,1963年5月9日,毛泽东主席为浙江省委上报的《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作了长篇批示,强调了干部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性,高度肯定了这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认为这有利于“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五九”批示纪念馆正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而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九”批示纪念馆大门紧闭。</span></p> <p class="ql-block">往前,有一路标,上写“邬家湾街”。</p> <p class="ql-block">在西溪湿地三期的邬家湾一带,坐落着一片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村落,有民居、厅堂、宗祠、戏台,也有浙派的、徽派的、赣派的。然而,这里并不是它们的"出生地"。一砖一瓦、一墙一门,这些原汁原味的背后,承载着一段段有关异地"移植"和修复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个可是好东西,必须带上一只回去。它叫蒲蜡,儿时只见过蜡没见过蒲,所以勾起了儿时的印象,那时我们到处疯玩,不小心磕磕碰碰出了血,大人们总将这蒲蜡敷上一些,不一会血就止了。</p> <p class="ql-block">这种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草,别名有蒲草、蒲菜。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黄:“中药名,香蒲科植物狭叶香蒲等的花粉。生用行血消瘀,炒用能止血,现亦用于治疗冠心病”。</p> <p class="ql-block">次日便接到【余杭区政府】【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通知】请您于6月11日 下午前往五常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西溪旺角对面)凭短信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p><p class="ql-block">于是下午2点多到了以后,排队已排到天竺港桥,5点半才打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