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端午时节 叩问信仰

成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作者/成荫 诵者/成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制作/成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举国喜迎建党百年前夕,又逢端午时节,在这本为追思缅怀屈原的日子里,人们在品尝粽子之时,可否想到为何要纪念屈原及无数屈原式的“民族脊梁”?有没有用他们的信仰精神荡涤一下心灵,发出深沉的叩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人会说,你干嘛那么深重、那么郑重?过个节不就是吃吃喝喝吗?其实,端午是思考人生的好时节,它之所以能成为“节”,更源于它的“气”——民族的气节、信仰的骨气!屈原大夫正值壮丽年华,且出身显赫、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为何当初却毅然决然往汨罗江中纵身一跃?“往事越千年”,也算历史的巧合——85年前的端午期间,36岁的帅哥文豪、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为何会从容就义、英勇成仁?是何力量引领、支撑着他们演绎出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壮举?秋白与屈原之间又有何精神上的维系及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信仰,是破解历史密码的钥匙。屈大夫寓《离骚》于美好,射现实之黑暗,同情人民、反对暴政、向往自由、崇尚光明,成为他的终身信仰;瞿秋白文弱多病,骨子里、血液中却充满着革命必胜、世界大同的坚定信念,为此他舍离“天堂”家乡,远赴苏俄赤都,凭着精通俄语自学法英的学霸韧劲儿,第一个把庄严雄壮的《国际歌》译成中文,并带回祖国广为传播。由此之后,有了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有了彭湃放弃“鸦飞不过的田产”,一心向往“千家兴,万家好”;又有了方志敏情愿“为了苏维埃流血”而创造“可爱的中国”……_</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屈原与秋白同为浪漫主义大师,又同为投身现实斗争而义无反顾,直至奋斗终生。屈原赋《橘颂》,以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秋白情书《致杨之华》,“亲爱爱”、“乖爱爱”、“好爱爱”、“你的阿哥”不绝于口,革命者的浪漫柔情跃然纸上!有人曾责前者是“倔强的浪漫”,又说后者是“小布尔什乔亚”。但屈瞿毕竟是为真理、为信仰、为大众而慷慨赴死的,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端午节正好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记得前两年央视“信中国”节目中,主持人曾直问《致杨之华》一文的朗读者、演员李光洁:如果要你象秋白那样,去直面敌人随时会射出子弹的黑洞洞的枪口,你会不会害怕?与当年秋白年龄相仿的光洁诚恳地说了实话:我会害怕,因为身处和平年代的我,很难遭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但我理解到了一介书生秋白,能高唱着《红军歌》《国际歌》,淡定自若、无所畏惧地去“享受”他的“大休息”,其勇气就在于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信仰可以战胜一切!毋庸讳言,如当时问到我,我也会说害怕。为啥?尽管我也算是秋白的一名大同乡和其伟业的继承者,但扪心自问,自己的信仰到底能坚定到哪个层面?只有天知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国之魂,是核心价值体系;一己之魂,是理想信念。与国与己,魂可丢否?!郭沫若先生为歌屈原,曾著下《雷电颂》,我更想在现在的端午见到更多的《屈原颂》《秋白颂》问世。引申地讲,屈原秋白们抛家舍业、弃官绝禄,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不也在端午时节拷问着今天的人们——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才算有意义?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过,没有信仰的指引,何以找准方向走对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端午时节,围绕“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我们若能深感筑牢信仰之急迫、深知使命担当之艰巨,心中就会增加许多正能量,这对于喜迎建党百年的我们,绝对是最好的营养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