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在粽子里的父爱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刚进入五月,大街小巷就飘散起了浓浓的粽子香味儿。闻到粽香,我才恍然发觉又一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早早地买好糯米粽叶,准备肉馅,亲手包起粽子来。两三小时的功夫,一盆糯米在我手里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三角粽子。</p><p class="ql-block">我包粽子是向父亲学的。从儿时记事起,母亲不会包粽子,每年端午节前一天,父亲再忙都要回到家里,早早地采来粽叶和菖蒲,给我们包粽子吃。</p><p class="ql-block">毛田老家屋前屋后粽叶树密布,粽叶柔软宽长,采回的粽叶,父亲先一片片洗净,放在一个大盆里,接着把糯米淘净,浸泡好的糯米白白胖胖,晶莹透亮。</p><p class="ql-block">父亲总是端午节头一天包粽子,向来包的也都是纯糯米的,最初是物质条件所限,后来可能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多少年来,我们也就习惯了吃父亲包的纯糯米粽子。</p><p class="ql-block">包粽子时,他将粽叶整齐地贴边儿展开,然后用双手的食中指一夹圈成一个锥形,再往里灌入糯米,用筷子戳实,再用菖蒲条绕缠一周,一个粽子就完成了。</p><p class="ql-block">一直忙活到天黑,粽子才全都包好了。看着包好的粽子堆成了小山,灶房的炉火也烧得通红,我们兄弟几个就争着把粽子放进铁锅里,然后就眼巴巴盯着灶台。</p><p class="ql-block">闻着清香扑鼻的粽叶味儿,我总是使劲地吸着鼻子,一遍一遍地问:“粽子怎么还不熟呀?”父亲笑道:“别急,粽子得用小火慢慢煮,那样才会更香甜。”</p><p class="ql-block">但是年幼的我们是熬不得夜的,还没等到粽子煮熟,早已伏在父亲身边睡着了。端午早晨一醒来,粽子的香味便飘进了屋,我们顾不上洗脸跑到灶房掀开锅盖。</p><p class="ql-block">原先雪白的糯米因吸尽了粽叶的色香味,变得翡翠般晶莹透明,晶莹的糯米香甜绵软,胜过人间一切美味,至今还留在嘴边,让我禁不住时时留恋。</p><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父亲离开我们7年了,每至端午,我总会想起那个记忆里飘着粽香的家和慈祥而头发花白的父亲。</p><p class="ql-block">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端午的时候,大街上、超市里多得是各种口味成品的粽子,可总觉得比不上父亲亲手包的粽子香甜。</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并不是粽子的味道有什么特别和不同。在我的心中,一直割舍不下的,是那份裹在粽子里浓浓的父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