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

唐徕小学学生成长中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红领巾讲党史第1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革命先烈刘胡兰 <p class="ql-block">宣讲人:唐徕小学北校区 六1班 韩凯</p><p class="ql-block">指导教师:徐惠</p> 刘胡兰从小就爱憎分明,八岁加入儿童团,14岁就调回老家云周西村工作。在那里,她配合武工队,除掉了当地一大恶霸。但这也引起了反动派的仇恨,他们偷袭了云周西村。上级命令刘胡兰马上撤退,但刘胡兰为了确保更多的群众和党员撤退,宁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抓了。敌人对她威逼利诱,但刘胡兰宁死不降。一天,敌人当着刘胡兰的面杀害了六位党员,他们想企图逼迫刘胡兰说出她的同党,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刘胡兰丝毫不怕,她冲敌人说了一句:“我咋个死法?”敌人恶狠狠地对她说:“和他们一样!”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了一句:“怕死,不当共产党员!”她英勇地走到铡刀下,从容就义了。 鸡毛信 <p class="ql-block">宣讲人:唐徕小学北校区 六1班 周子翼</p><p class="ql-block">指导教师:徐惠</p> 海娃8岁就给地主放羊,他痛恨地主,更恨日本鬼子。每天到龙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 龙门山顶上立着一棵假树,称“消息树”,如果“消息树”倒下了,村里人就知道鬼子来了。14岁的海娃机智、勇敢,是龙门村的儿童团长。一天傍晚,爸爸交给海娃一封信,要他马上到三王庄,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br> 海娃见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这是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了鬼子。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那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怎么办?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这时,领头的老绵羊胖乎乎的羊尾巴一晃一晃的,海娃心头一动,抢先抱住那只老绵羊,把羊尾巴跟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羊尾巴底下。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站住!”鬼子吆喝起来。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儿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黑狗子马上动起手来,把海娃周身搜遍了,也没搜着什么。小胡子一心想着早点儿进山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黑狗子转过来:“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他一边说,一边用枪逼着海娃给他们带路。 <br>  海娃松了一口气,赶紧领路,并远远地走在鬼子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羊道。黑狗子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放心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娃放开嗓子:“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峁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阵排子枪声,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拼命向峁上扑去。忽然,他“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一个游击队员跑过来,抱起了受伤的海娃。 <br><h3>  等海娃醒来后发现自己睡在暖炕上。张连长摸着他的脑袋:“对亏了你这小八路、小英雄!咱们的队伍根据你送的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端了鬼子的老窝。”</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校长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杨晓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视频剪辑:韩继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