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生为什么会拍照搜题?

明月十六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湖北一考生用小猿app搜高考数学题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我观各大评论,真是醉了服了,开了眼界了。有一个评论说,这孩子被各种搜题害了,早就该叫停各大搜题,免得学生们受其荼毒。</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这里面,有人家小猿什么事呢?如果说有事的话,我想得是表扬小猿一下,毕竟是人家的员工发现并举报的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考生的第一反应是小猿搜题,足以说明人家小猿做得好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一名家长,我也是用过搜题程序的。现在学生的题目越来越难了,就算家长本身就是老师也不一定都会,毕竟术业有专攻。就我的几次搜题经历而言,我觉得挺好的。一个题目,至少有两种解法。步骤详细,过程翔实。我保证,即使是对此题目毫无头绪的人也能看懂学会。我想,这也是众多家长和学生选择搜题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人,好逸恶劳是大多数。搜题搜出来答案,便以为就是结束了。只要卷子上不是空白,只要拿到那个大红对勾,就以为自己任务已完成。<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殊不知,学习这种事,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得到的结果。</b>但是,又有几人会在得到答案之后再去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呢?又有几人问过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道题目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种现象,我叫它<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惰性思维</b>。只接受结果,不询问原因。这是为学的大忌。其实,除了做作业,学生平时上课时也多有这种惰性思维。比如遇到问题不会思考不想思考,就等着老师说出答案,启而不发者比比皆是。就像一个等待哺育的小孩,张大嘴巴等待他人投喂,却不知道自己主动去寻找事物。时间久了,自然丧失了觅食的本领。在遇到不懂不会的题目时,可不就只会搜题了嘛!</p> <p class="ql-block">  除了惰性思维,我认为还有一种思维在里面,就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成人的包办思维</b>。</p><p class="ql-block"> 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强者对弱者,长辈对晚辈,大多有这种思想。比如小孩子吃饭,自己吃会弄得满地都是,家长等他吃完饭还要帮他洗漱拖地收拾桌子,费时又费力,但是家长喂他吃饭就省事多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已经该自己吃饭的时候还会选择喂他吃饭。一个道理。小时候喂饭,长大了包办各种事情。老师呢,为了课堂任务,学生想不出来答案,就给他们答案。于是学生们都知道了,不用自己苦思冥想,答案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再讲一个,高考的时候,学生填写的姓名等信息,包括涂黑的座号,都有老师给检查一遍。甚至,如果监考老师没有检查到位,负责复核的老师还会逐个再检查,保证学生即使自己不写不涂也不会出现试卷扫描不上去的事情。这也是典型的包办思维。</p><p class="ql-block"> 凭什么考生自己的活要让监考老师替他做呢?什么时候能改了这规矩,让监考老师省点力,让众多考生长点心,让每个人都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那就是一大进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伟人也在很早就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是几十几百年过去了,我们还被惰性思维和包办思维困扰着。这两种思维模式,让我们停在了原地,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如果早认识到这两点,我们会不会前进一大步呢!</p><p class="ql-block"> 借以自警、自勉!</p><p class="ql-block"> (崔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