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项管理” 引领健康成长—高昌区第九小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高昌区哈晓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各位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文件精神,确保“五项管理”落地见效,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高昌区第九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举措,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用,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p> 睡眠管理 <p class="ql-block">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1.帮助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p><p class="ql-block"> 2.鼓励孩子午休。上午孩子们进行了快节奏学习,比较困乏,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建议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精力进行下午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3.指导孩子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p> 作业管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各学段作业明确具体要求,确保学生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共同引导孩子自主完成、自我管理作业。</span></p><p class="ql-block"> 1.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p><p class="ql-block"> 2.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 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p><p class="ql-block"> 3.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下载打印作业。</p><p class="ql-block"> 4.家长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5.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查出错后,让孩子说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这样可使孩子记忆深刻,以免下次再犯。</p><p class="ql-block"> 6.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指导要注意分寸,可以采取分步法,即家长先给予提示,让孩子思考如何做,当孩子弄懂后,再用类似题目让其巩固。</p><p class="ql-block"> 7.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p><p class="ql-block"> 8.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大量报兴趣班、补习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p> 手机管理 <p class="ql-block">  当前学生拿手机的行为,使得学生对手机特别迷恋,影响身心健康,同时,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家校应做到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原则上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需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专人负责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p><p class="ql-block"> 2.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手机保管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建立了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p><p class="ql-block"> 3.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责任,希望广大家长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建议不要为孩子配备手机。</p><p class="ql-block">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陪伴孩子,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p><p class="ql-block"> 5.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6.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p><p class="ql-block"> 7.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等不当行为。</p> 读物管理 <p class="ql-block">  读书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充实思想,增加底蕴,陶冶情操。我校一直重视书香校园建设,提倡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对于进校园的课外读物,必须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等基本标准。学校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严格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p><p class="ql-block"> 1.利用课余、节假日、双休日经常领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感受浓厚阅读氛围,购买自己喜欢的健康书籍。</p><p class="ql-block"> 2.鼓励孩子坚持每天课间读、中午和晚上睡前读,养成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3.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阅读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4.给孩子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p> 体质管理 <p class="ql-block">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学校非常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因此家长要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 1.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根本保证。请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保障校外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自身的体质和抵抗力。</p><p class="ql-block"> 2.叮嘱孩子在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检查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并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p><p class="ql-block"> 3.告诫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加强自身安全保护。如孩子确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运动,请家长及时告知学校和相关任课老师,以免影响正常的上课和体育锻炼,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4.请家长做好家校联系,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如学生有紧急伤病学校会及时通知家长,并将学生紧急送医。电话若有变更,请随时告知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p>

孩子

家长

学生

手机

作业

学校

体育锻炼

读书

管理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