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关村党支部由建国之初的党小组,到分区管理和撤县合并人民公社。再到行政区域划分,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但党的组织建设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土地改革,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改革开放,到振兴乡村建设,每一届党支部紧跟时代步伐,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做岀了相应的工作和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值致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先辈,激励后人,使我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使毎位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守初心、践使命”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p><p class="ql-block">“七一”已来临,利用自己的爱好。今天,把收集到从建国之初到现在的16任党支部书记的简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作为展示北关村的光辉岁月和精神风貌,激励党员干部砥砺前行。作为见证我们伟大的党,是一个光荣的党,正确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p> <p class="ql-block">郭成义:1915——1991</p><p class="ql-block">1947———1949年党小组长</p><p class="ql-block">土地改革成立贫农团,做到了家家有田种,耕者有其田。</p><p class="ql-block">积极动员以郭秃子为代表的醋、酒、土豆为作坊的加工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袁补根1908——1990</p><p class="ql-block">1950———1953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成立变工组,开办农民夜校扫盲识字。修筑水泉滩拦河坝200米,购置农机具。积极配合上级完成第一次人口普查。</p> <p class="ql-block">牛奴大1910——1999城内人</p><p class="ql-block">1953——1957年,党总支委书记。城关合并设一个支部,组织村民在菜园打井,采用水车提水的办法,确保浇灌及时。更换破烂木槽,接通南北水渠。动员农户养猪、鸡等家禽。</p><p class="ql-block">农村开始推行“两管、五改”和“除四害”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程称金1918——1994城内人</p><p class="ql-block">1958———1960党总支书,岚县与静乐合并,城关设党总支。组织城关青年去袁家村大炼钢铁。开通有线广播,引进高梁新品种“八叶青”和“二红皮”。广种蔓菁、甜菜,喜获丰收。</p><p class="ql-block">开展反“五风”和“食堂化”运动。</p> <p class="ql-block">邸玉珍1925——2005</p><p class="ql-block">1961———1962年,引进高梁新品种“气死风”推广种植。组织村民开展因灾自救,允许村民掏坡地,解决了当时的困难局面。</p> <p class="ql-block">谢培仁1930——2012</p><p class="ql-block">1963———1965年“四清”运动试点村。五龙庙畦子地9.5亩,作为岚县机械厂。后被公社设为农机、法庭、兽医站、工商所利用。</p><p class="ql-block">引进推广“新疆22号”“156”号玉米品种。广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并派邸玉珍、温计珍去大寨学习。</p> <p class="ql-block">程米珍1935</p><p class="ql-block">1966———1969年,车道囗修建水磨一处,解决了社员粮食加工难题。本人评为学毛选积极分子。</p><p class="ql-block">组织社员投工投劳开挖东、中干渠3000多米。岚城水库开工,为来自普明、王狮的民工解决住宿问题。引进春箭舌碗豆(三不吃)有效解决人畜生活困难。为人民解放军野营拉练安排宿营地。</p><p class="ql-block">创建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有《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滨》等剧目。</p> <p class="ql-block">袁连生1942——2000</p><p class="ql-block">1970———1973年,架设电线,安装变压器,彻底告别点灯不用油历史,同年购置米、面加工机械。</p><p class="ql-block">响应政府号召开展深挖洞、广积粮运动,打地洞1200米。积极开展深翻士地上和农田基本建设。</p><p class="ql-block">试种红薯成功。岚城至河口公路改道村东,现为209国道。</p> <p class="ql-block">程梅生1950——2020</p><p class="ql-block">1974———1977年,推广新品种“旱单2号、晋单18”玉米种,小麦“墨西哥”得到大面积种植。新盖村委四合院一处(20间),现(谢如生家)。</p><p class="ql-block">赵家圪咀栽植“国光 、元帅”苹果树46亩</p><p class="ql-block">马莲道栽杨树1200余株,购买脱切机2台,解决了牲畜饲草加工难问题。拆除旧水磨房屋。新建砖瓦窑场一处。</p> <p class="ql-block">郭九生1937——2008</p><p class="ql-block">1978———1989年,集体购买30型拖拉机4台,组建酒坊、豆腐坊、粉坊、养猪,成立副业队。车道口新建小学砖窑洞6眼。栽桑养蚕,引进土豆品种“紫花白、中心24号”。扶持村民谢吉生兴办企业——印刷厂。让北关村有志青年太原、北京外岀做豆腐。1988年被吕梁地区授予首批“文明村”称号。</p> <p class="ql-block">程玉明1966</p><p class="ql-block">1990———1996年,借助治汾机遇,红针、赵家坪平田整地500亩。209国道拓宽工程上马劳力320人,受到县委表彰。学校西侧新盖砖混结构平板教室6间,创建岚城镇第一个村办企业———砖场。栽植巨峰葡萄园25亩,机械施工公司落户北关,安排20多名青年就业。兴办起第一个电视差转台。车道口修筑漫水桥一座,防洪坝23米。</p> <p class="ql-block">邸润旺1957</p><p class="ql-block">1997———2002年,利用以工代赈让项目,完成东干渠全封闭工程。洪河渠改道工程,邓草沟从此不走北关村。农网改造,户户安装电表。农业综合治理,东坪上安装节水灌溉工程。完善7村人畜引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郭林珍1964</p><p class="ql-block">2003———2008年,引进试种架豆一尺莲新品种,推广至全县种植。更换主街道人畜饮水管道1300米。新建标准化小学450平米学校。硬化全村大小街道、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五星支部”。开通有线电视和有线电话,网络覆盖全村。兴办村合作医疗疗所,提升改造村委办公场所。创建省级文明村,使北关成为全县的一面旗帜。组织编写岚县第一部村志《北关村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史料财富。</p> <p class="ql-block">冯保保1960</p><p class="ql-block">2009———2017年,水泉滩垫滩造田250亩,并争取上级资金建简意式大棚40个。岚河护坝工程450米,新建标准化卫生所一处。东梁上栽植核桃5000余株,完成北环路、新民街硬化工程。铺设引水管道1200米,打深井2眼。安装太阳能路灯,成立岚河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乡村e站,服务三农,重新铺水管、建水塔,争取绿色项目小拱棚,双膜覆盖夏土豆。</p> <p class="ql-block">程桃拴1959</p><p class="ql-block">2018.1———2018.2年,积极配合上级完善土地确权认证工作。</p> <p class="ql-block">谢兴平1973</p><p class="ql-block">2018.2——现在,重新硬化下关和部分小巷的街道。</p><p class="ql-block">利用扶贫项目投资兴建昴和乐小杂粮加工厂。</p><p class="ql-block">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