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启智,以艺育德——突泉县第三中学校园艺术节汉服展示、时装走秀特辑

帅文春

<p class="ql-block">  突泉县第三中学于6月4日隆重举行第十五届校园艺术节文艺展演。我校“汉服与时装实践工作坊对服装设计作品进行了展示。学生通过参与制作与走秀活动,不仅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还感受到了当今时尚流行元素的丰富多彩。通过走秀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表现力。对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p> 什么是汉服? <p class="ql-block">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也有人称为汉装、华服、汉衣冠。是由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期间,汉族以华夏礼仪文化为内涵发展出的民族服饰。</p><p class="ql-block"> 在这几千年之间,汉服更是承载了礼仪、规矩、名分等特殊意义。本身汉服就给人一种清新平淡的感觉,再加上汉服上衣的设计是由4块布拼接而成,而下摆的由12块布拼接而成,意味着一年有四季,一年有十二个月,表明了其为人需符合规矩,顺应天意,天人合一。深衣的背线又必须垂直,象征着为人正直不屈。而袖子皆为圆袖,衣襟皆为矩形,由左向右掩,其有着天圆地方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如今,穿汉服,传承的是一种历史的文化态度,传承的是古人的礼仪修养。</p> <p class="ql-block"> 汉服展示部分分为两个章节。首先是对中国画《捣练图》进行了部分还原,展示了唐朝女性的服饰特点。《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p> 第一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原中国画《捣练图》表演视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原中国画《捣练图》使学生切身处地的进行感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汉服文化的美感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以及鉴赏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捣练图》表演模特汉服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第二章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服走秀表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汉服走秀模特展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汉服走秀表演展现了中国不同朝代的服饰文化,分别对唐朝雍容华贵的襦衫裙、大袖衫,宋朝清新淡雅的禙子、宋抹,明朝挺拔高贵的圆领袍、凤冠霞帔等不同的汉服款式进行了展示。</p> 明朝袄裙展示 <p class="ql-block">  袄按长短又可分为长袄和短袄两种。古时对这两种的定义是看有没有过膝盖。过膝长度为长袄,没过膝盖为短袄。而到了现代,这个定义自己有了一些变化。普通上衣长度,不过臀的为短袄,真到了膝盖附近,过不过膝盖都是长袄了。</p> 宋朝褙子展示 <p class="ql-block">  背子 亦作褙子。背子样式继承宋代,到明代流行更广,基本样式同宋代,一般有合领和对襟两种。贵族,庶民皆服用之。功用更为广泛,一般分为两式:凡对襟.大袖,通常为贵妇礼服;凡对襟.小袖,通常为普通妇女的便服。背子上的品级纹样,与霞帔基本相同,唯八九品背子,用摘枝团花,不用缠枝花纹。</p> 明制袄裙展示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用来搭配袄的裙子有很多种,不一而足。有破裙、百褶裙、马面裙最为常见。比如,唐代的时候用的是破裙,而宋代多用百褶裙。因为如今袄裙多指明制袄裙,所以马面裙的搭配最为常见。</p> 唐朝大袖衫展示 <p class="ql-block">  唐式大袖衫。唐代女子的特宽大袖礼服。它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在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逸。传言唐文宗似乎不能忍受胡风满天下的趋势,降旨要求公主们在觐见之日,要穿上能代表中华气度之衣裳,以做天下表率,于是这种大袖衫便流行起来。</p> 明制立领展示 明代窄袖展示 <p class="ql-block">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p> 唐朝大袖衫、 诃子裙展示 <p class="ql-block">  诃子确实曾是唐代流行的服饰形制之一,唐代文献中也依然无迹可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所流行的诃子裙,主要是参照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图像复原了外观的服饰,目前其内部结构存在大量猜想,也许未来某天出土了服饰文物才能揭开这个谜底。</p> 唐朝上襦下裙展示 <p class="ql-block">  衫裙,在唐代贵妇中尤为流行,它将裙带高高系在腰线以上,比如胸下,甚至系在胸线上方,或者做齐胸襦裙。这种款式无论身材丰腴还是瘦削都能达到别样的飘逸效果,尤其是在以丰腴为流行的圈子中更受欢迎。</p> 明制飞鱼服展示 <p class="ql-block">  明代锦衣卫、大内太监朝日、夕月、耕耤、视牲所穿赐服,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赐,才可穿着,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p> 仿宋朝章献名肃皇后服饰 珍珠仿妆 明制婚服展示 明制圆领袍 <p class="ql-block">  明朝的圆领袍大量和官服结合。出现了九品来分辨阶级高低的、被称作『补』的特殊机制。这个机制还影响到了藩属国-朝鲜,越南,和琉球。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p> 凤冠霞帔展示 <p class="ql-block">  凤冠,霞帔 凤冠是一种以金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明制,皇后礼服的冠饰有九龙四凤。霞帔是一种帔子,亦称“霞披”、“披帛”,其形像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坠一颗金玉坠子。以其艳丽如彩霞,故名。披帛以一幅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美,在女性的生命当中,占据着不可撼动位置,除了学识涵养之美,服饰的精美,更能直接体现出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凤冠霞帔自出现以来,在象征着女性身份地位的同时,也寄托了女性对于美好婚姻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通过汉服走秀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汉服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服饰中有这么多的美术元素。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形式汉服文化知识,其中涉及的美术元素更是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资源。</p> 时装展示部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装走秀表演</p> <p class="ql-block">  年轻人中追求个性、时尚、独一无二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服装商场的不断更新,流行元素更加繁杂多样,时装工作坊成员通过学习当今时尚的流行元素,设计出自己喜爱的时尚服饰。</p> 时装模特展示 <p class="ql-block">  汉服展示与时装走秀活动历时3个月,汉服工作坊成员通过最初的学习感受汉服朝代与款式的不同特点,再到绘制服装设计图、制版裁剪直至缝纫成衣经历了很多努力呈现出精美的服饰。通过模特的招募与培训走秀表演向观众准确的表达汉服的文化。”汉服文化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良好品质和民族信仰,作为祖国的这一代青年,我们要我们在领略中华文化精彩魅力的同时,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传统文化主动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时装工作坊成员通过对流行服饰的展示表演,感觉到这种生命力所在,并由此感受生活、感受美,这才是时装模特所应达到的最佳境界。时装工作坊的初衷就是发现服装的内在生命力,并通过自己形体语言的变化,各种造型姿态,将服装的内涵表现出来,并传达展示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来感受汉服和时装文化,去遇见镜头里另一个自己。</p>

汉服

展示

走秀

时装

大袖

学生

服饰

文化

工作坊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