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伍老兵的苗族非物质文化情结(原创)

松烨(不私聊)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汉族退伍老兵的龚昌友,在保护和传承东风镇石头寨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路上,艰辛而坚定地走了30多年。尽管遇到许多困难,甚至遭到苗族群众的不理解和非议,他都没有退缩。</p><p class="ql-block">面对笔者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你这样做呢?”龚昌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热爱。虽然我只是苗寨的女婿,但是在这里生活了40年,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更热爱苗寨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他曾在多年前发过誓:不计回报、不计前嫌,尽力保护这支苗族传承了近千年的民族文化,也为苗族同胞做点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争取得到了省、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终于使石头寨的苗族二月跳场和乌米饭制作技艺等民族传统文化,列入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龚昌友原本是清镇市人,1959年11月出生于燕尾村。1979年1月参军入伍,到四川省永川驻军部队十三军145师79团当步兵。一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他下到连队,随部队到云南老山前线。下连队20天后,他被抽调给团长当警卫员。</p><p class="ql-block">三个月后,部队从前线撤下来,正值贵州军区要从到过前线的官兵中抽调骨干组建独立师,龚昌友作为副班被抽调回贵州军区,分配到独立师二团三营七连11班任副班长。在军事训练中,他学习技术很快,被抽取参加全军区军事技能大比武,在撤枪和装抢比赛中他获得第三名,分别得到连队、营和团的嘉奖。</p> <p class="ql-block">1980年,当了三年兵的龚昌友退伍回乡。1981年他结婚后到妻子刘芝凤的家乡东风镇石头寨安家。从此以后,他就把石头寨当成自己的家乡,为苗寨的民族文化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石头寨居住着具有着近千年苗族传统文化的苗族,有跳二月场、苗族古歌、蜡染、刺绣等传统文化,龚昌友积极融入村民中,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相关工作。1983年,他的工作得到村民的认可,加入了跳场组,做一些与跳二月场有关的工作。</p><p class="ql-block">石头寨原本有100亩公田,生产的粮食专供跳场活动的费用,但分产到户后分给了村民,开展跳场活动时需要向村民们集粮集资,但集不起来。为了不让这苗族传统活动中断,龚昌友主动承担起责任。他找到原市民委、原省委相关领导,汇报举办跳场活动的情况和困难,得到老干们和相关部门支持,跳场活动得以顺利举行,直至今日。</p> <p class="ql-block">受苗族妻子和苗寨的影响,龚昌友对石头寨苗族文化生产了浓厚兴趣,从1998年开始,对石头寨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懂苗语,就跟妻子学习,听老人们聊天、唱古歌,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和整理。</p><p class="ql-block">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及民族文化活动工作,龚昌友个人出资万余元,带领跳场组的成员到黔东南各个县的苗族村寨考察学习。在挖掘民族历史文化中,他自掏腰包,请来贵州大学研究苗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带着科研团队入驻苗寨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在苗寨跳场和乌米饭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请人采写文字资料、拍摄视频和图片、制作影响资料等等一系列工作,虽然得到市、区相关部门支持和帮助,但有大部分经费无法报销,龚昌友自掏腰包补上,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外出打工赚的钱花得所剩无几。</p> <p class="ql-block">在龚昌友30多年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下,终于取得了成果,石头寨传统民族文化——跳场分别被列为区级、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米饭制作技艺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石头寨的苗族特色食品乌米饭,是从山上采摘一种叫乌饭叶的植物和糯米来制作的。据宋代《开宝本草》等相关资料记载,乌饭叶为天然植物颜料,具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饭的药用功效。苗族人在制作乌米饭时发现,乌米饭味清香口感好,不容易变馊,易于保存,从此后每年玩“四月八”(贵阳地区苗族传统节日)和跳场时,都制作乌米饭,背在褡裢里当作一天的主食,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在研究非遗文化产品乌米饭的过程中,龚昌友觉得乌米饭虽然 好,但褡裢不方便携带,就把乌米饭改进制作成乌米粽,不管玩“四月八”、跳场,都是一种方便携带又美味的食品和礼品,更易于乌米饭这一苗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的发展和推广。</p> <p class="ql-block">龚昌友决定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实体文化,让非遗文化创造价值,更便于推广和传播。在经过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的调研、审核和批准后,龚昌友办起了乌米饭制作工坊,工坊有近10名工作,其中有长期固定工人4人,旺季时又有临时工10多人,其中有贫困户人员和残疾人员,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工坊制作的乌米粽,有客户慕名上门来购买,还有在网上销售,远销厦门、成都、上海等省内外城市,让苗族乌米粽这一非物质文化向外传播。</p><p class="ql-block">在新建的跳场坝上,经过龚昌友努力而立起的高大跳场碑前,龚昌友说:“我虽然不是苗族,但作为苗寨女婿和苗寨的一员,我甘愿为苗寨做点事,为村民服务,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