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促成长——记新化县何永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观课议课活动

曹玮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提高新化县小学数学教师观课议课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新化县小学数学教研教改工作。6月4日,2021年新化县何永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观课议课的活动在上梅街道北塔学校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新化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上梅街道北塔学校全体数学教师;上梅街道各学校小学数学教师;芙蓉学校教师;天门乡中心学校,白溪镇中心小学等一百多位教师。同时特别邀请县教育局语委办主任、何永红名师工作室顾问杨育云,县教育局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俊峰,上梅街道中心学校兰颖来指导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议程:名师讲座、名师课堂、议课总结。</span></p> 名师讲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主讲人:虞海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简介:娄底市优秀教师,娄底市第二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新化县芙蓉学校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主题:《如何观课议课——做终身的学习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此次讲座中,虞海娟老师分别从三个方面向教师讲解“如何观课议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什么是观课议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虞老师讲到,它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研修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为什么要观课议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虞老师指出这是一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进课堂教学的工具;评课过程中批评容易建设难,我们不仅需要在讨论中加深理解,而且需要发展和建设。更需要在“最近可能区”提建议,帮助教师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怎么去观课议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虞老师指出,从传统的听课评课,到如今的观课议课,既有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化,也有内在思想的转变,还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转变。这所有的改变,体现的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研教改中前进的步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虞老师的讲座,及时调整了我们的教研方向,以便更好地去改进课堂教学,从而帮助教育生命的美好成长。</span></p> 名师课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刘磊:新化县何永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娄底市第二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新化县第三届骨干教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磊老师带来的观摩课《数与形》。刘老师风趣幽默,用“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直奔主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的找到了数的排列规律并有机的与正方形相结合,用一个简单的微视频把所学的数与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知识点都链接起来,让孩子深刻体会“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把孩子们带入了数学的事件,并明白,万物皆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陆海燕:何永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新化县第一届、第二届骨干教师,娄底市优秀教师,娄底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新化县上渡中心小学副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陆老师带来的观摩课《轴对称图形》,温婉又不失大气,使大家眼睛亮了,看得远了,真是润物细无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堂课,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大胆挖掘创造使用教材。教学过程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本堂课陆老师设计理念新,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和“学中做”等数学思想。采取“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何永红:何永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娄底市骨干教师,娄底市优秀教师,新化县骨干教师。新化县上梅街道北塔学校副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何永红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数学观摩课《有趣的推理》,妙趣横生。通过推理故事,抛出线索,引出嘉宾名侦探柯南。孩子们在柯南的带领下,走进了推理的世界。推理的大门打开,一道道推理题仿佛有了魔力,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何老师不忘时时点拨,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方法。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掌声不绝于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节课,何老师不但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推理的过程,而且在体验的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充分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span></p> 议课总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观摩课后,与会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分组进行了议课活动,活动现场讨论激烈,各学校代表的发言精彩纷呈。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小组讨论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学校代表纷纷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观摩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家都一致认为:观摩名师的示范课,领略名师上课风采,借鉴名师经验,对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大有裨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杨育云主任对本次观摩课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此次名师观摩课给所有观摩教师开阔了眼界,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名师的教学艺术。鼓励广大教师以本次观摩活动为契机,努力钻研课标,将有效的教学方法快速吸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观课,可以让我们学习经验,增长才干;议课,可以让我们沟通技巧,查漏补缺。观课议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教育还在继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愿我们每一个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人,都能用爱心、诚心、耐心、匠心,创造出教育的纷繁春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