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 刘金梅</h5> <p class="ql-block">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是说对于春天阳光般博大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刘金梅同志在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辛勤耕耘了三十四个春秋,只为不辜负家乡父老的重托,只为报答党的“三春晖”恩情!</p> <b>一、屯虽小了点,但舞动青春的三尺讲台真“大”</b> <p class="ql-block"> <u>高高兴兴跑上三尺讲台。</u>1987年2月,十九岁的她高中毕业,有幸参加了临江市首次招聘代课教师考试,并幸运被录用。带着童心、怀着梦想闯进闹枝镇暖泉子村小学,当了一名光荣的山村代课女教师。</p> <p class="ql-block"> <u>快快乐乐享受三尺讲台。</u>暖泉子村小学是闹枝镇较偏远的村小之一,当时办学条件相对艰苦。不通班车,她背上一周的口粮沿崎岖泥泞的山路步行,高高兴兴上下班;组织学生上山捡柴烧炕取暖,老师宿舍冷就戴着棉帽子睡觉,自己做饭吃更香…因为今天的“她”终于成为了心中崇拜的“您”,反而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幸运儿。一本《教学研究》期刊反复翻阅,通览各年级语文和数学教材,一个人站在教室中反复试讲,冬天还能组织附近的孩子上晚自习…最令她欣慰的是任课班级每学期全镇统一检测成绩都名列前茅。暖泉子村小学执教六年那幅诗情画意般场景时常浮现在眼前:林荫曲径野花,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煦风晚霞,幸运儿笑哈哈。</p> <p class="ql-block"> 1995年3月,因为她怀有五个月的身孕,调到离家较近的义和小学任教。领导和老师都和她开玩笑说:“刘老师,你算得真准!”这句玩笑中还有一个“小故事。”那时车少,下班时常赶不上车,半小时的路程得用五十分钟吃力行走,脚肿的第二天穿不上鞋。6月10日白天上了一天课,晚间女儿就乖乖顺利降生了。不是她计算的准,只是幸运的巧合吧。</p> <p class="ql-block"> 弹指间,9年村小代课执教的快乐时光匆匆而过并收获多多。取得了专科学历,1995年12月她幸运地转正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山村女教师! </p> <b>二、位虽高了点,可回报恩情的人生舞台真美</b> <p class="ql-block"> 2005年8月,经组织考核推荐,她幸运地走上了闹枝镇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领导岗位,这一干又是十五年。</p> <p class="ql-block"> <u>为有源头活水来。</u>她不是“科班”出身,为担负起“教学校长”职责,只能静下心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翻阅小学课程改革前后各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观摩网上课堂教学课例,虚心向同行请教,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观摩交流活动,主持学校课题研究等。为更有效地指导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九年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络研修学习交流活动,义务做了三年“吉林省教育社区日志审核管理员(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管理员)”,2010年1月取得本科学历。</p> <p class="ql-block"> <u>不辱使命,勇于担当。</u>做为教学副校长,她主持学校日常事务,分管教学、督导、科研、师训、干训等具体工作。导课、讲课、听课、评课有章有法,读书学习、写材料、组织活动忙而不乱;做为扶贫队员,她组织教师捐款捐物,经常利用节假日,和校领导一起到二股砬子“脱贫攻坚”包保户家,嘘寒问暖,帮助收拾卫生,解决春种秋收实际困难,并送去粮油等生活用品。她能明确自己是谁?怎样为才能不辱使命!</p> <p class="ql-block"> <u>“梅花香自苦寒来”</u>。她多次荣获县、市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名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十几年间,她从市级科研骨干成长为省级、国家级科研骨干;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结题8项;有15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正规报刊。</p> <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幸运的她坚守乡村教育事业已三十四个春秋。她日常说的话老师们信,因为是真实的;她安排的具体工作老师们努力去完成,因为身先士卒了;她评先选优时的建议被采纳了,因为是客观公正的……她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激励和认可,感激领导及老师的信任和协作,更感恩学校和党的培养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