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界

淡泊宁静

<p class="ql-block">苏轼临死前顿悟,留给儿子一首诗,短短2句话,道尽生死哲学</p><p class="ql-block">《庐山烟雨》北宋.苏轼</p><p class="ql-block">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p><p class="ql-block">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p><p class="ql-block">此时64岁的苏轼已不再意气风发,经过数次被贬,一生坎坷,此时的他已是风烛老人,多年参禅的他对于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全诗的大意是: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是会遗憾终身的。可当真的到了庐山下、钱塘江前,看到这烟雨蒙蒙、潮水涌动,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到了最后它们只是庐山烟雨浙江潮。</p><p class="ql-block">这首七绝初读会觉得有些奇怪,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一模一样,其实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全诗化用的是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的禅语,这是杭州灵隐寺高僧普济编写的一本禅集。</p> <p class="ql-block">在诗中高僧将人生分成三大境界:第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其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p><p class="ql-block">诗人将如此高深的禅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述出来。“庐山烟雨”和“浙江潮”分别是山和水,在去之前人们被这山水吸引,为的不过是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时的山不过就是山,水不过就是水,这是第一境。</p> <p class="ql-block">久而久之,这份一定要前往的心愿就成了一份执念,等到了山水前,这山和水早就不是自然的山水,不过是一份执念的达成。这时候人或许会有得到后的满足,或许会有现象和想象不一的失望,种种思绪让人们失去了欣赏山水的初心,这就是第二种境界。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能达到这种境界。</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境,是返璞归真。在经历了人生种种,看淡执念后,再以纯净的初心去看待这山山水水,心中再无杂念时,这山水又回到了它们本来的面目。苏轼这种临终绝笔,没有他一贯的豪放之气,也没有其擅长的婉约之风,如轻声细语般娓娓道来,却写尽了人生真谛。</p><p class="ql-block">能做到第三种境界的,除苏轼之外,还有"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的大宋词人辛弃疾,对此,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写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说的不正是这种境界吗?人皆渴望悟道、超脱凡俗。然而不经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了然人生的意义。当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顿悟,也不在话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