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遇童年,让孩子去享受音乐的快乐----记南京“千课万人”全国小学音乐研讨会学习心得

戈毋谙

<p class="ql-block">  人生总是会有一些难以预料到的确幸,之前定于6月初的抽考没想到刚刚到6月份就进行完了,原本以为这次外出学习会因为抽考而影响,在李主任告诉我们可以正常去学习时我简直开心到要从椅子上飞起来,立马安排上了行程。</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会真的是名师济济,来自国内和宝岛台湾的各路高手齐聚在了这里,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学科带头人、音乐教材编委、教育学博士等……让人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  来自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的储百春老师讲授了四年级欣赏课《赛马》,储老师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引导学生每次有针对性地听赏,对于乐曲结构分析细致,准确。让学生了解每种乐器并模仿演奏乐器,体验音乐带来的感受,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欣赏的方法。改变了如今欣赏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音乐的现状,创造了一堂和谐的音乐课堂。</p> <p class="ql-block">  来自浙江拱墅区的教研员姚丽雅老师讲授了唱歌课《桔梗谣》,姚老师带领着学生在呼吸的提沉中开始了音乐之旅,他们一边了解着朝鲜音乐文化与生活的细节,一边通过亲身的声势合作、“击鼓”演奏、歌唱参与等综合实践活动浸润在《桔梗谣》的乐音中。学生在合作参与、师生互动中渐入佳境,他们的手臂、体态和呼吸都逐渐进入一种朝鲜音乐特有的气韵中。姚老师抓住歌曲结构的特征、乐句的音高特点等,设计了巧妙的节拍、节奏型体验、师生的结构化递进互动歌唱活动等,让一首具有特殊音乐风格的歌曲如此亲近着学生们的身与心。</p> <p class="ql-block">  来自重庆的博雅学校校长谢晓梅老师讲授了唱歌课《巴塘连北京》,谢老师带着学生在音乐中徐徐舞动起来,她的课堂循序渐进一以生为本,促进真正学习,时常评价学生“很喜欢大家在学唱时认真唱、轻轻唱的样子”。学生因为她的鼓励,努力学习的模样也让参会老师们动容。谢老师教学方法得当——以乐为根,促进素养知识。这是一节集灵动与美轮美奂为一体的音乐盛宴,无一处不体现音乐的美,诗情画意的美,心灵美、意境美、最终归于情之美。</p> <p class="ql-block">  来自天津市的音乐教研员付群老师讲授了唱歌课《外婆的澎湖湾》,这是一首台湾的创作歌谣,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生动而有趣的描绘了童年生活,在美丽大海的有趣情景。付老师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唱出歌曲强弱的变化和进行良好的情感表达,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律动、造型来表演创造歌曲意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使课堂完整而充实,内容丰富而不浮燥。</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苏海门附小的冯娇丽老师讲授了欣赏课《森林与小鸟》,这首歌由两部分和尾声组成,第一部分表现了宁静的大森林,第二部分表现了欢腾的大森林中不时出现模仿小鸟的叫声,表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冯老师通过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模拟歌曲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乐器的音色。在她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区分乐句的两个段落,记忆模唱乐曲的第二主题片段。学生的审美情趣被唤醒,在审美教育中实现了性情的自我陶冶。</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苏南通师范附小的黄美华老师讲授了《北京喜讯到边寨》,黄老师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演唱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外显的方式(舞蹈动作、歌唱)表达歌曲热烈、欢腾、奔放、喜庆的音乐情绪,感受经典,品味民族音乐的乐趣。她从乐器导入到分主题欣赏音乐,再由民族象征最后升华到音乐创作背景与文化。整节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主题的同时也明白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让参会老师们叹为观止,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这么多优秀的国家级教师,让我深深地体悟到,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老师任重而道远,不仅仅是要上好每一堂课,更要有钻研精神,让音乐以更轻松更科学的方式融入到学生的美育中去。</p> <p class="ql-block">  明天还有更多的精彩课程,小管老师要好好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也能游刃有余的讲授出这样精彩绝伦的课,加油。</p>

音乐

学生

老师

歌曲

讲授

乐器

来自

欣赏

师生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