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母亲(第四篇)

真禅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我记忆中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口凤阳山人</p> <p class="ql-block">(母亲心目中的偶像:叶传盛,又名“叶金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四篇:夫唱妻随,嫁给老虎遍山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A、香菇之乡</b></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浙江省龙泉市龙南乡大岭后村,地处龙泉市东南部;坐落于江浙第一高峰凤阳山的山麓,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交界处。山清水秀,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潺潺溪流,梯田美景,古风民居,村民纯朴好客,人杰地灵;是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中心区域的重点村之一,香菇砍花技艺的传承地。</p> <p class="ql-block">(龙泉市龙南乡大岭后村香菇文化最美山村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香菇之歌</b></p><p class="ql-block"> 在菇寮,为保障菇农谋生绝技不传外人,菇农与菇商常采用菇寮白秘语交流。而蕈山话“香菇山歌”便产生于香菇生产中。例如:</p><p class="ql-block"> “香菇囝,香菇囝,落雨落雪没好嬉;上山石头当凳坐,林中鸟儿当鸡啼。”</p><p class="ql-block"> 菇农采用唱山歌的方式,借以抒发种植香菇的苦与乐,从而打发在深山老林中菇寮(茅草棚)枯燥乏味的生活。同时,香菇山歌经历千年,承载着香菇栽培的技术起源和生产历史,以及菇农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种植技术、香菇信仰等信息,是香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八岁开始,每年十月中旬即跟随我爷爷叶必朝赴福建武夷山种香菇。千里山路,爷爷教他唱香菇山歌:“香菇囝,香菇囝,今生命苦走天涯;武夷山中种香菇,黄坑菇行销上饶。”他们每天早晚两顿食用由奶奶煮熟的棕子,喝山泉水解渴,山歌在一行人中此起彼伏,抒发思乡之情: </p><p class="ql-block"> “油菜开花滿地黄,邻居小妹思情郎;临行分别千般恋,明春香菇娶新娘!”</p> <p class="ql-block">  菇农选择在深山老林种香菇的原因:一是培育香菇的树种越大,如枫树、橄榄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椎栗树的</span>树龄在三十年以上的即为高产香菇树种,高产厚菇、花菇。二是香菇生长环境需要阳光斜照,从茂盛树叶中透射阳光,以60%以上湿度,大雪之后天晴的温度为产厚菇、花菇最佳环境。三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以免人为偷盗香菇。因此,这种恶劣生活环境也造就了香菇山歌的形成,菇农们隔山唱山歌,同时联系感情,传授技艺。例如,砍树方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磨斧不误砍树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砍树务需平斜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树倒哪边先低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后砍另侧高半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阴雨天,下雪封山之时,菇农们一边在深山老林茅草棚火塘边上取暖,一边互相传授武术(拳、棍、扁担、板凳)技击套路,一招一式,突出实战演练,不搞花拳绣腿;香菇武术,拳打穴位,一招制敌;棍打一片,制敌残废;肩挑香菇,若是路上遭遇强盗,扁担乃硬木,戳击横扫,三五人不能近身;板凳功夫讲究形步手眼,似舞龙灯,每招都克敌致胜,攻击与自卫相结合;风阳山区菇农远走他乡,武术是他们农闲与雨雪天互相切磋、比试武功,互相交流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这种生活环境中成长,成为习武之人,身强体壮,不畏艰险;爷爷还要求父亲学习文化,从《百家姓》:“趙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以及《增广贤文》等入门,教他认字写毛笔字,打算盘记帐;对父亲今后自学成才,创业经商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C、香菇之恋</b></p><p class="ql-block"> 龙、庆、景三县乃香菇之乡,为北上抗日的粟裕挺进师的军需供应,后勤保障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1934年9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闽东到庆元县,经过龙泉县小梅、南窖、八都、上垟、宝溪去闽北,为挺进师进入龙泉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群众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5年2月,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赣东北怀玉田的500余人突围部队的基础上,组织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长粟裕,政委刘英。3月24日,挺进师从闽北翻越仙霞岭,在龙泉宝溪乡打响了进军浙江的第一仗,创建了第一块浙西南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4月28日,红军挺进师取得了庆元县斋郎的战斗胜利,开辟了龙庆景百山祖凤阳山区游击战根据地的通道。粟裕领导的挺进师与叶飞领导的闽东红军在凤阳山与百山祖区域放手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立游击战基干村,大岭后村的土地庙就是当时粟裕红军的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5月7日,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从梅七经安仁镇,从安仁口渡过龙泉溪,发起源口战斗,虏敌30余人,缴枪30余支,弹药数箱,控制了丽水公路。龙南乡各游击基干村,包括大岭后村均有村民参加部队后勤粮草供应,以及战利品的抢运工作。</p> <p class="ql-block">  粟裕挺进师不但会打仗,还会根据地建设。红军是宣传队、工作队,重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色游击战根据地的基层</span>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从而保障了部队军需物资,滿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p><p class="ql-block"> 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以及对根据地经济物资的封锁,红军允许山区特产香菇、笋干、木耳等外运经销,允许平原客商进山做买卖。红军建立秘密盐油运输队,混入白皮红心的经商队伍。我父亲15岁就参加了红军盐油运输队伍,把香菇、笋干、木耳、茶叶等通过封锁线挑运至温州市,由当地交通站统一出售。盐装在最下层三分之一处,然后是盐与带鱼混杂,从而保证把尽量多的盐运回根据地,又能混过封锁线沿途敌军的检查。有时,上层带鱼混合少许盐或者无盐,在敌军盘查时随手送上几条,便一路畅通,顺利返回根据地。由于工作表现突出,父亲经常受到红军外贸公司首长表扬。</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工作经历,引起了县委土改工作队的重视。他们认为,全国各地解放,经济恢复,安定人心,改善百姓生活便成了工作重点。父亲属虎,工作狂;他不属于那种坐在办公室手捧一杯茶,桌子上一张报纸,兜里一包烟,说空话假话大话的干部。他是农民,讲究真抓实干,是深入第一线,雷厉风行的干部。父亲受命创办龙南乡供销合作社,他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发动全乡农民入股,群众事业,供销合作社发动群众一起办,众人拾柴火焰高;二是农村土特产外销温州,供销社采购农村的日用百货;三是建立一支专业收购与外销队伍。这三大措施的实施,供销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当年实现盈利。父亲一年后调至安仁镇,创办安仁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区各乡推广龙南供销社的成功经验,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又受到了龙泉县领导表扬。</p><p class="ql-block"> 父亲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解放前是雇农,赤贫如洗;你爷爷是被建阳县长与县霸诬陷后病死在牢狱之中,你奶奶在民国三十年与三岁小叔在讨饭途中被饿死冻死。现在,全国解放了,穷人翻身作了主人,我是党的人,一切听从党的安排,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好的理想伴侣是伴你一起成长,让你更加优秀,聪慧勤奋的母亲在父亲的影响熏陶下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父亲在母亲的心目中是那么的高大与神圣。我妈妈说:“你爸爸是天,我是地。古人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你爸爸属虎满山跑。”</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与香菇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童年步行千里到武夷山菇寮学习香菇栽培技术,少年时期肩挑香菇千里至温州换盐,青年时期组织农民种植香菇致富,中年时期开展香菇外贸生意在上海、广州、香港换取外汇,直至文革十年下放农村仍旧组织农民从事香菇副业,就是在平反恢复工作后仍旧主抓香菇外贸。父亲是中国香菇外贸进入香港市场赚取美金第一人!父亲是创办江西省铜鼓县国营香菇厂的首任厂长,生产天然花菇进入中南海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伴随父亲奔波,大岭后村、龙南蛟垟村、安仁镇、龙泉市区、上饶市区、上海市区、江西宜丰县、铜鼓县,文革时期被打倒后又回到大岭后村;文革结束平反复职,回到铜鼓县。退休之后,父母亲终于返回龙泉市区养老,安度晚年。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仙逝之后,我</span>母亲把逃婚带过来的那个真皮箱子装满了父亲的衣服,给大舅带回林茆村享用。此乃人生一轮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人生智慧返质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平淡生活和为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酒色名利皆空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经历风霜方悟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