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之美

红蜻蜓

<p class="ql-block">  一位朋友看了我那篇散文《晚风中的红蜻蜓》后问我:“你怎么会把那段苦难的岁月写成那么美?” “是吗?”我写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刻意追求文字的优美。于是,我从电脑里调出那篇散文,再回味一番。</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62年夏,人们刚刚经过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由于父亲去世,我患大病,家里的生活更是艰难。是童年的记忆太模糊了?还是母亲的关爱使我没有感受到这种艰难?我只记得在那个暑假住院治疗的日子里,几乎每天傍晚母亲下班后都要带我去散步,让我呼吸野外的新鲜空气。我牵着母亲的衣襟沿着田间小路,来到一口山塘前。在那绿草如茵的堤坝上,有蜻蜓在飞舞,有蚱蜢在跳跃。碧水倒映着彩霞,晚风送来了歌声,在母亲慈祥的目光里,我尽情地嬉戏,忘记了输液反应时可怕的颤抖,忘记了化验抽血时的恐惧感。我童年的第一个暑假就大病一场,住院整整一个月,这本来是不堪回首的事,但母亲的关爱,让我依然找回了那个暑期的快乐。母亲的确有这样一种天赋,她能把苦难的生活扯成碎片,然后又用心把它编成美好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记得1968年的秋天,我和弟弟随母亲下放到杨岐山五七干校。那时,我不到十四岁,弟弟才十二岁。家搬到山区遇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粮食问题——干校所在地黄冲没有粮店,我们这些吃商品粮的要走十里乡间小路,到上栗粮店去买米。</p><p class="ql-block"> 那是深秋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从房东家借来箩筐,步行到上栗粮店。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粮食定量是七十多斤,加上买了一些菜和生活用品,这担子快有一百斤了。那时弟弟年纪尚小,妈妈是知识分子,过去很少干重体力活,这副担子主要落在我的肩上。扁担上肩,挺直身体,我立刻感到了担子的沉重,但我脸上仍做出一副轻松的、满不在乎的表情。妈妈望着我那刚刚发育抽条的瘦长的身子,欣慰地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是家里的主劳力了。”母亲的信任使我力量倍增,我挑着担一口气走了三里路。我的体力可能是严重透支了,后面那七八里路变得格外的漫长,每走上半里路我就不得不放下担子喘气。见我累成这个样子,母亲和弟弟抢着挑担,他们走得比我更艰难,五十步,一百步,数着步子向前挪。我们终于走进了一条山谷,这意味着离家不到五里路了。也许是刚刚挑担爬了一段上坡路,我的腿沉得像灌满了铅。妈妈叫住我:“歇一会儿,别急,只要天黑前能赶回家就可以。”我迫不及待放下担子,喘了好一阵气,那累得狂跳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取出一条毛巾,在路边的小河里涮了涮,边递给我擦汗,边说:“多休息一会儿,这里的风景挺美的。你看,都快到冬天了,这山上还是青青的,河水也是清清的,小河边还有这么多野菊花.......”妈妈的声音是轻柔的,就象这山谷里的微风一样轻柔。我把扁担搁在箩筐上,楞楞地坐在扁担上,楞楞地听妈妈那好听的声音——“你爸爸刚到萍乡时,看到南方的绿水青山兴奋的不得了,写信告诉你东北的奶奶:南方的山,冬天都是绿的。你爸爸临终前对我说,就埋在南方吧,青山处处埋忠骨嘛。”提到父亲,再看看眼下一家人的处境,我不由地鼻子一酸,眼圈发热。我偷偷地看了一眼母亲,只见她的脸上出奇的平静,没有一丝忧伤,她仍在欣赏山谷中的美景:“这山上,青的是松杉,红的是枫叶。这小鸟的叫声也很好听,是画眉?还是云雀?”我背过脸去,悄悄抹去眼泪,仿佛那一刻,我长大了,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个男孩了,而应该是个男子汉,应该坚强,眼泪是不属于男子汉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那一肩是母亲挑的,她执意抢过扁担,说:“你爸爸没能帮助你们什么,这一肩就算我替你爸爸挑的。”母亲挑着担子大约走了半里路,十几年后我为人之父了才明白,母亲那纤瘦的身体怎么会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在抚养我们兄弟长大成人的十几年里,母亲还在尽着父亲的职责,她身上有两个生命。</p><p class="ql-block"> 当我从母亲肩上接过担子时,我觉得有一种奇异的力量灌注到体内,挑着担很轻松地走出山谷。放眼前方,有一片樟树林在杨岐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格外的亲切,那樟树下有我们的家。</p><p class="ql-block"> 如今也许是到了怀旧的年纪,当我身心疲惫躺在床上时,往往会在梦境中走进那条美丽的山谷,而且是肩负重担,走啊,走啊,一边艰难跋涉,一边欣赏风景,耳畔还有天籁般的歌声在盘旋......醒来后,我会慢慢回味梦中的意境,那是早年的经历镌刻在脑海中的记忆。可为什么在那记忆中,苦难和美丽会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我在想,在我童年和少年的岁月里,如果没有母亲的关爱,记忆里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苦难;正因为母亲给予我们无私的爱,那苦难岁月中的记忆,更多的是美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写于2002年6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