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入手 赏绘本精妙所在——百班千人第35期共读《迷戏》活动交流会

俐落

<p class="ql-block">长春市九台区第二实验小学二年六班草芽尖尖阅读班</p><p class="ql-block">百班千人第35期共读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p><p class="ql-block">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p> <p class="ql-block">翻开《迷戏》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江南气息,映入眼帘的是淡淡清雅的游刃於石青底色之上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描素写。</p><p class="ql-block">从书的前页我们便跟随作者如同踏上了一条吱哑吱哑的木船,在摇摇摆摆的林荫下,穿过溪溪流水的水乡,来到了主人公的舅舅和外婆家里。</p> <p class="ql-block">原文:深秋的一天,对街的邻居叔叔匆匆赶来请出我的二舅,低声商量着什么事情。</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小街弄堂深处的商家的忙碌,也看到那位环衬中欲走出画面的男人,来到了对街的舅舅家。没有进家商量,而是把舅舅请出来,显然有隐藏的大事要商量,我随之也出来看到了。</p><p class="ql-block">舅舅显得很吃惊,手中拿着报纸, “名伶新剧”被“中央军校”“北上”的字眼所包围。时局变得异常紧张。舅舅与来人的脸上都有明显的局部阴阳脸,还有商贩买家都是如此,是光影、也代表着紧急的事态造成的错愕。</p><p class="ql-block">筱云仙妩媚精致的演出海报下,与之同样触目的是征兵告示和战争标语。兵荒马乱的年代与30年代京戏繁荣一同出现在1937年的秋天。莲藕已经上市,长袍马褂已经加身。</p> <p class="ql-block">原文:回到家里,舅舅便和外婆一道忙了起来。第二天上午,叔叔送来了一位陌生的伯伯和几只很大的箱子。</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看来他们商量的事情很急迫,舅舅进门就和外婆开始搬箱倒柜,布置房间。看来要有大事了。</p><p class="ql-block">从堂屋的山水画和两边的对联看,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家,更像是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大家。</p><p class="ql-block">随后,一个陌生的男人被舅舅请了进来,三个大木箱特备的显眼。舅舅特别的恭维显示这不是一般人,我作为小孩子,既好奇又忙碌,脚前脚后,心中暗想这是谁呀!</p><p class="ql-block">细节之处凸显作者的用心,如:外婆头上的银丝、38号的门牌号,还有墙角摆放的三角支架等。</p> <p class="ql-block">原文:二舅恭敬地将这位伯伯迎进了刚布置好的房间。筱伯伯的生活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舅舅说他是唱京戏的大名角!在南京演出的两个月里他都会住在我们家……</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那位先生坐定,舅舅立刻端上茶水。我在一边瞟着这场景,来人一副文人墨客,仪表堂堂,分明是上流之人,舅舅表现出异常的谦卑和尊敬。</p><p class="ql-block">我从内心发出的疑问:这是谁呀?小女孩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作者极力营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比如堂前的楹联和山水画作,通过作者的介绍说:“还宜小坐任风前吹笛雨后看山,别有逸趣只槛外栽花楼头宴客”,这是作者家里挂的一副对联,觉得内容挺合适书中客房的意境。堂屋里的国画构图取自一幅明清山水画作品,与对联相配悬挂则是展现传统旧宅里装饰“中堂”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外婆家中堂上题有“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画和对联让人心里祥和宁静,也凸显来者与落脚处文化的共通之处。只是在孩子的眼中,没有见过这番名角和排场而已。</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的美感是作者努力想传达的,国粹京剧的影响力和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与普及是作者想要展示的。所以,这部作品最主要凸显的,是京戏的美和人们对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名角住在女孩外婆家的两个月中,作者用五个竖式的小画面来体现女孩日日与他相处,从清晨看到的目瞪口呆到模仿他的身段,从白天为他磨墨到静观整理角色头饰,从傍晚目送他坐上黄包车去演出……小女孩片刻不离其左右。可以看到小女孩对此时此景的好奇与忙碌。</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出现斜线指向的文字,来自谁的声音呢?这可是大名角莜云仙啊!听说报馆的记者整天追着采访呢!还是住在这里好些……是外婆的羡慕之词,是舅舅的心腹之言。</p><p class="ql-block">小女孩总是在一旁露出一个小脑袋悄悄的偷看偷听,非常的好奇,前前后后一直在忙活,这也是孩子的看点,从中看到大人们的行径与感情。</p> <p class="ql-block">原文:也许是嗓音太美了,它顺水顺风地飘去,天才刚刚亮,就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作者最初表现的是筱云仙的声音,以听众的反应来表达声音之美,这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薄雾笼罩着河边的早晨,沿河而居的人们或拢着手,或抱着婴儿,或提着鸟笼,或舒服地捧着手炉躺在椅上,或蹲、或站,或准备好座位有备而来,或端着洗衣盆恰巧路过……无人不痴迷,无人不赞叹,静静地等待与聆听,享受青衣名角筱先生那如丝线般婉转优美的唱腔。</p><p class="ql-block">不止于看客的反应,作者也尽量从人物本身来传达声音之美。筱云仙这样一个人物,看得出是一个天生的角儿,头发后梳,露出一个“美人尖”,眉长入鬓,双目含情,颜面清瘦,宽大褂裤里似乎没有一具凡胎在其中,装着的只有一缕飘然的清音。</p><p class="ql-block">在“角儿”出现的这一页,作者河中房屋的倒影与人群混合来描绘对岸,画得厚实又有些朦胧。而彼岸正在练嗓子的“角儿”,用线则轻盈纤细,用色也很淡薄,如青衣那种如丝线一样的声音,透过单薄而通透的身体,好像水和风都可以从中穿过。</p><p class="ql-block">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作者考虑到小读者的阅读特性,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p> <p class="ql-block">原文:转眼间,两个星期过去了。这天,筱伯伯送给我三张晚上的戏票。我还从来没进过戏园子呢!早就等着大名角的拿手好戏了!二舅激动得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舅舅一家都是戏迷,要不怎么能和名角联系上呢,在如此环境下熏陶的小女孩自然也就是小戏迷了。她拿到戏票的那一刻,是兴奋、是紧张、是迫切、是内心的打鼓。</p><p class="ql-block">舅舅接过去非常认真地看着,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而小女孩则是拽着舅舅的衣襟,要讨回戏票。至于外婆坐的安稳,看到这场抢票之争,满脸的堆笑内心也洋溢着幸福。</p><p class="ql-block">自家墙上还贴着筱云仙专场的海报,来进一步说明这一家对京剧的痴迷程度。筱伯伯送给这一家的戏票是感谢、是回馈,是对小女孩的奖赏,在黄包车上温情的回眸,让读者对其更加敬重。</p><p class="ql-block">作者采用铅笔加水彩的技法,媒材也不复杂,更多运用铅笔线条独立说话,所以描绘偏于平面。故事以散文化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融进画面里。始终以一位贯穿始终的小姑娘,她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小朋友的同龄人,她不懂京戏,也不懂战争,但好在这是一个“不懂”的目击者,却一步一步地将自己茫然的体验告诉了读者,才令小读者们感同身受,也因此而好奇于京戏,惋惜其夭折。</p> <p class="ql-block">原文:早早地吃过晚饭,我们赶到了戏院门前。</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最主要凸显的是京戏的美,是人们对京戏的痴迷,如果没有淮河岸边的翘首以待,没有剧场的人头攒动,没有舅舅一家人的敬重,因何而“迷”呢?但要用一部无声而静止的绘本来完整展现京戏的魅力,又谈何容易!但这部作品做到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跟随着小女孩的眼睛,来到了戏院前的广场时,战时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了:军车载着一车车的兵士奔赴前线,抗战标语林立。酷似闻一多的抗议声浪响彻广场上下,“中国不能忘!!!”“万众一心”“一致抗日”“奋战到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那些诸如“顺泰南北货批发”“养生堂”“裘记鞋帽”“华昌冶金公司”“德福烟草”之类的商店匾额以及零散分布的小摊点构筑出了黎民百姓的物质生活层面;筱云仙所代表的,正是黎民百姓的精神生活层面;广场的戏迷虽被穿过的军车和喧嚣的口号分割、破碎,却仍能保持其独立、尊严和魅力。</p><p class="ql-block">尽管前半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美轮美奂,但因为作者在铺陈让人目眩神迷的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露着战争逼近的消息。而整本书展现的是一种较力的过程,生活、艺术与战争的较力,也是美好与毁灭的较力。</p><p class="ql-block">我们更是随着正文的开始,神秘的消息、神秘的人、奇特的生活方式,以京戏名角在“我”家的生活为线索,引向了小姑娘兴奋地期待、乘坐人力车,穿过广场,她领着我们见识了贩夫、走卒、剃头摊、小吃担、报亭、演讲、军车……画面再收拢于名角的巨幅海报。</p> <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开场了,观众怎么还在吵闹、喧哗,老远地高声问候着、投掷着?原来那是配角的开锣戏,这些观众们还有点不当一回事呢!他们都是奔着主角来的,但配角也是蛮兴奋的,都是由于名角的再现吗?</p><p class="ql-block">在这画面里,桔黄色的灯光暖融融地照射着异常兴奋的看客,小女孩和舅舅及外婆坐在正中间位置,小女孩不熟悉剧况,吵闹着要找莜伯伯。这时,帷幕即将从中缝拉开。作者利用图书的装订中缝,设计了一个可以左右展开的拉页。正好巧应戏台上幕布打开的惊喜。</p><p class="ql-block">今天,京戏作为一国之粹再度受到关心与重视,但已经今非昔比了。在这多元化的时代里,生活是生活,京戏只是京戏。当年那种水乳交融的时光不再重现。</p> <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中间可以铺展开的册页是设计上的巧思,如一扇即将被推开的窗、被打开的门,一幅即将被拉开的大幕——各种光彩照人性情各异的人物以及美轮美奂的守旧就要出现在众人眼前。</p><p class="ql-block">这是两个跨页组成的大展页,位于全书的中心,作者用画面尽量营造扑面而来的舞台感染力,台上的服装与那绸缎质感的布景,烘托出全书最炫丽的色彩高潮。画家竭尽全力向读者展现了京剧之美——表演美、音乐美、唱腔美、化妆美、服饰美。我们不难发现,杨贵妃身上的戏服,正是封面上女孩所把玩的那一件,进而感受人们“迷”戏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筱云仙身上华美绚丽的服饰,或妩媚或英武的扮相,他唱、念、做、打、舞时的美妙身姿,还包括精致的舞台布景、热烈的演出气氛,以及相应的听众反应,在这个展页之中,作者和名角筱云仙一样,施展浑身解数,从整体的把握,到细节的打磨,展现了全面而深厚的功力。</p><p class="ql-block">色彩的最高音区出现在剧院里,最鲜艳的颜色是在戏台上。灯光使得色彩明艳,主角服饰的绸缎面料、刺绣图案明艳度高。戏台上的表演本身就比日常生活要跳上一个虚拟的层次,为了烘托艺术的迷幻感,颜色也使用得更加热烈。</p><p class="ql-block">这一个展页上有太多可以看的细节,背景画布上绣着的鸟儿、扇子上的牡丹、案几上的龙凤图案、兵士手中的盾牌、天女身上的叮咚环佩……都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而杨贵妃身上的戏服,正是封面上女孩所把玩的那一件。</p><p class="ql-block">坐在中间位置上的这一家,发表着不同的见解,外婆说:“字正腔圆”,舅舅则说:“闭眼听文戏,睁眼看武戏。”而小女孩则不解角色的男女变化,更认为舅舅刚才睡着了。但小女孩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对京剧的痴迷之中。</p> <p class="ql-block">原文:怪不得对岸的邻居们天不亮就等在河边了……</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散场了,大家边走边议论,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京腔京韵余音缭绕,喝酒庆祝明日再来。小女孩和舅舅一家人,跟随者散场的人流,没有说话却感受到了票友们的激情,好像把莜伯伯看作是自家人,但舅舅也是首次面对面看名家的演唱,激动的内心只是没有显露。</p><p class="ql-block">小女孩进入了梦乡,梦中却重现出剧中的故事、道具,也悟出了为什么邻居们天不亮就等在河边蹭戏了。</p><p class="ql-block">这次进剧场看戏是小女孩的第一次,也亲身目睹了莜伯伯在舅舅家的一举一动,作者更是用小女孩梦中萦绕的方式,说明京剧在她幼小的内心扎下了根。</p> <p class="ql-block">原文:第二天早晨,河对岸仍然早早站满了人。可是……</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到此为止,京剧的美、人性的美一直占着上风。然而很快,情形急转直下。当一个个票友戏迷再次围观等候在河边,欲再次聆听莜先生优美的动作和唱腔时,这美好的一切,却因侵略战争而焚毁。同样是那个河边,那块石头还在,听众却迟迟等不来筱先生,对岸已经空了。人们悠闲自得的神情被焦急惶惑的神情所取代,秦淮河的河水似乎也感到了焦灼与不安,河水中的倒影也因风吹波动纷乱迷离,而不如先前的宁静与安祥,这也象征着战火已经逼近。</p><p class="ql-block">小女孩也出现在淮河岸边,她和对岸的爷爷奶奶们都想聆听大师的声音,小小的她也成为了莜先生的粉丝了。同样她也感到错愕,面对莜先生的缺席。</p> <p class="ql-block">原文:一直等到太阳升得老高还没见筱伯伯的身影,我一口气跑回家,只见那些戏里的美丽衣服和佩饰正一件一件被收进箱子,锁上,又捆好。</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这些焦虑的戏迷要等到何时呢?我相信小女孩和他们共同守候很久,小女孩忍不住跑回家看个究竟,毕竟她更能揭开事情的原委。当她一口气跑回家时,舅舅正在打包,莜先生那件让人痴迷的绣有牡丹和凤凰的戏炮,正被莜先生收入箱子里。不愿为侵略军唱戏的筱云仙离开了。美,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因为战争逼到了近前。</p><p class="ql-block">小姑娘并非本书的主角,她只是无数戏迷中的一位,是那段生活的目击者和讲述者。经过莜先生在她舅舅家的小住,经过她和莜先生的朝夕相处,经过有说服力的戏迷的岸边等候,经过走进剧场的亲身体验,她一步步走入了京戏,女孩深深地陷入了对京剧的痴迷之中,甚至在梦中萦绕,小女孩终于明白了对岸的邻居们天不亮就在河边等待看京剧名角筱云仙的的原因。当筱云仙离开时送给小女孩自己的头饰作为纪念,从小女孩的神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京剧带给她的满足。</p> <p class="ql-block">原文:天色黑下来的时候,筱伯伯就带着他一箱一箱的演戏服向我们全家人告别了。</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作者所描绘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美好的细节:小巷深处,人们在买卖莲藕;外婆家中堂上的画和对联让人心里祥和宁静;在名角住在女孩家的两个月中,女孩日日与他相处,学习他的身段,为他磨墨,目送他坐上黄包车去演出……</p><p class="ql-block">人们日常生活的美感是作者努力想传达的,但这部作品最主要凸显的是京戏的美。但在儿童绘本中表现出来就更难了,如果只是为了哗众取宠,采用各种猎奇式、标签式的京戏元素的拼贴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也不难。但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京戏的痴迷,因京戏的魅力而“迷”,因人格的魅力而聚拢在淮河岸边痴迷等候,因剧场的宏大场面和经典剧目而痴迷。显然,作者的目的达到了。</p><p class="ql-block">同时,作者还要展示一代名角的气节,青衣名角筱先生,是京戏化身的一部分来。作者的描绘倾向于神情沉静而线条飘逸,以游动的线条象征他丝线般优美的音质,引出迷离的艺术想象。筱先生的提前离开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气节,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令人们的生活色泽尽失,陷入无边的黑暗。昏暗而简洁的页面,被阴云遮挡的月亮,相互依依送别的场景,让读者陷入了因战争而陷入苦难中,充满京戏生活画卷之美的生活,因战争将被残酷的撕毁。</p><p class="ql-block">作者考虑到战争时代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颜色整体上不会这么鲜艳缤纷,整本书在中性灰的节奏当中体现故事,而针对室内外的差异,室内由于中式建筑的采光较弱,用暗一点的暖灰色去体现,而表现阳光下的户外街景,就会用稍微亮一点的暖黄色,画到水边的场景时,包括前环、后环、封面、封底,则是河水流动般湿润的淡青色调。</p> <p class="ql-block">原文:筱伯伯走后不久,整座城市都被空袭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了,人们的心全都揪得紧紧的。家家户户都在窗玻璃上贴满纸条,为的是尽量不让玻璃被爆炸声震碎。外婆说,我们很快就会离开,不能再照顾这个家了……</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从窗外笼罩的黑色烟雾,告诉读者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全城。从不时发出的炸弹爆炸声和空袭警报看,敌人已经对全城构成了危险。应对战争的伤害的方式,用纸条把玻璃横竖交叉的粘上,以免爆炸的冲击波打碎玻璃。这是战争迫近的前哨准备,更有人们拒绝战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小女孩和舅舅一起粘纸条,让年幼的孩子体验到战争的滋味,而外婆看着摆放的花色物件,伤感地陷入了沉思,多年的家当,甚至自己喜欢的物品,不在也要舍掉。而小女孩更多的是在忙中取乐,这是很新鲜的事情,让她干的很卖力。</p><p class="ql-block">作者用舅舅一家的行动揭示了整个城市的处境,尽最大可能保全积累下的家当,但在危机之处,只能顾人舍家了。战争是战争贩子对平民百姓犯下的滔天之罪,牺牲的也更多的百姓的安危与财产。这也就是三国绘本界人士,想用绘本创作的方式,谴责战争,让小读者明白世界的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原文:日军的轰炸机几乎就在我们头顶上飞过,黑黑的阴影像乌云一样压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炸弹扔下,人们惊慌地挤进狭小的防空洞躲避轰炸。在黑暗、潮湿的防空洞里,人被闷得简直透不过气来,昏沉沉中隐约听到细细的一线声音,又好像有舞台灯光在远处悠悠闪烁……</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战争,本来只是生命乐章之中的背景音乐,是隐约的鼓点,然而,随着故事不断发展,它的音量逐渐增强,节奏逐渐紧密,终于轰隆隆响成一片,压倒了咿咿呀呀的唱腔,压倒了胡琴声,压倒了流水声、叫卖声和平静的对话声。人们纷纷离开家园,在满天的炮火声中躲入防空洞。前半部分美得让人迷醉,所以后半部分的摧毁让人悲愤难禁。</p><p class="ql-block">人们美好的生活画卷因为战争的到来而毁灭,但那段美好的生活画卷真的被毁掉了吗?因为有千千万万像筱云仙这样的中华儿女,他们经过不屈的抗争终于换得侵略者低下头颅的一天。这美与毁的角力的结果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那些告别的夜晚、敌机的轰炸、慌乱的躲避、防空洞的拥挤与窒息……京戏在现实里已经完全不见了!然而它却在小姑娘的意识中埋藏下来。</p><p class="ql-block">在防空洞无边的黑暗之中,小女孩依偎着外婆,盖着她自己的花棉被,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她头戴着筱云仙临行前送给她的发箍,站在梦境的中央,扮演着贵妃、兵士、梁红玉和天女。这一页极是幽暗,因为是梦境,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观众,只有小女孩一个人,而她的身姿,和最华丽那一页筱云仙的身姿是一模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原文:那一晚,我第一次走进戏院,第一次被京戏深深迷醉,可是那样的晚上没有了。</p><p class="ql-block">那是1937年。那一年的12月31日,日本军队侵占了南京,有很多家庭毁于战火,很多无辜的人被日军残暴地杀戮。后来听大人们说起,筱伯伯住在我们家那段时间演出得到的钱,全部用来救助战争中失去家园、亲人的伤残孤儿了。关于筱伯伯自己的消息,却再也没有听到……</p><p class="ql-block">解析:</p><p class="ql-block">故事的尾声是一团绉绉巴巴的旧报纸包裹着简易的京戏“行头”,是名角辞行前赠送的小礼物。那张报纸,在小姑娘家的案几上两次见过。依稀可辨的字迹报导着战况的惨烈,残破的折痕又讲述着战争中这位小戏迷颠沛流离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尾声作者给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小女孩第一次走进戏院,第一次被京戏深深迷醉,可是那样的晚上没有了。也揭示了筱伯伯的救国情怀,但最后的结果也让人焦虑。</p> <p class="ql-block">《迷戏》在第二届(2011)“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中,斩获最佳创作奖。</p><p class="ql-block">这本书装桢雅致,制作精美,以朴实娴熟的人物刻画,加上巧妙的文字编排和提示,使读者身临其境地似乎聆听到清晨静静河畔旁那慷慨激昂的长韵拖腔,戏院里面戏迷们的热情呼应,以及因战争而四处奔逃的悲惨呼声。准确真实的环景背景的处理,使我们如同闻到了堂房家具的馨香。</p><p class="ql-block">《迷戏》是一幅淳朴且充满若近若离美感的淡彩历史素描,是一首饱含怀旧,层次丰富,含蓄淡雅的诗文,是一杯苦涩且醇美,淡却不乏味的浓浓清茶,它能让我们陪伴生活在这个电子游戏,泡泡糖和汉堡包里的孩子们一起静心地品尝这杯茶的浓浓清香,它能让我们牵着我们孩子们的手去感受孕育了几千年文化的土壤,去触摸那含蓄浑浊的文化根基。</p> <p class="ql-block">教室里寂静无声,孩子们仔细的盯着书中的内容,细细的品读着,有时开心的笑着;有时眉头紧蹙,好像要哭的样子;有时又深深地叹气,令人捉摸不透。好像已经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了一体,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牵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沉溺其中。轻轻的合上书,闭上眼睛陷入沉思吧,孩子们!回味书中的那片世界。</p>

京戏

小女孩

舅舅

名角

作者

解析

筱云仙

战争

伯伯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