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游记(下)——2019初冬

胡炜

11月17日,清早不到7点即出发,赶往旅行社指定的乘车地点。在这个周日的早晨,公交车上的乘客寥寥无几。这是后门的停车呼叫键吧?<div>好事多磨。在约定的车站,来自国内各地的游客陆续到来,然而旅行社的大巴车却迟迟不见踪影,以至有一家游客怕耽误后面的安排而取消了本次行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导游一直联系不上,经与报名的旅行社联系,得知原定的大巴车还没离开厦门就出了交通事故,司机和导游及车上的部分游客多人受伤,已将在漳州等候的我们调至其他团队,请给以谅解。为此报名社还做出给我们以补偿的承诺。终于盼来了,一辆向我们驶来的大巴车上,老远的就看到有人向我们招手,车刚停稳,一个胖姑娘跳下车来招呼我们上车,在几乎满员的车上帮我们安顿好座位。胖姑娘是我们今天的带队导游,快人快语,很是热情。当我们不免报怨时,她安慰说,你们应该庆幸啊,原定的那个团,游客在厦门刚上车就发生了车祸,那才真叫糟心不是?游玩不成还受了伤!平安是福啊!</div> 中午时抵达南靖。 在一处团队用餐点吃过午饭后,游客们被这里售卖的时令水果所吸引,有的还真叫不出名字。 目的地到了,我们这一车游客作为一个团队,被赋予了团名,当地的导游小吴上车来介绍今天南靖土楼浏览的具体行程和路线,叮嘱大家一定不能跟丢哟。 我们沿着田梗向土楼群走去,乡间路边的棚架上果实累累,好像是木瓜? 终于走近土楼!这是福源楼。(门口写着:私人土楼,进楼观看5元/人) 怀远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距南靖县城54公里。建于1905-1909年,占地1384.7平方米,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的直径38米,高4层14.5米,每层34间,共136间。楼内雕梁画栋,佳联成对,读来回味无穷。 怀远楼院内,大环内套着小环。 处于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精巧秀气,古朴天然,置身其中,仿佛有朗朗书声。<div>我们在此听讲土楼的变迁。<br></div> 门上的牌匾都很有来头噢。 雕刻精美的斗拱。 晾晒的衣服告知我们这里依旧住有人家。 与导游吴小妹合一个。 再见,怀远楼。 土楼之光文化园,是了解土楼文化的窗口。与怀远楼同处梅林镇坎下村的文化园,是以保护、弘扬、传承土楼文化为宗旨的博物馆,由福建聚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兴建,2017年开馆。 钟兴楼院内。文化园主馆选定为“钟兴楼”。钟兴楼始建于1926年,为通廊式方楼,楼高4层,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由简石岩、简昌时先生合资兴建。作为土楼文化园的场馆,游客可以走遍它的所有角落。<br>我们沿着窄窄的木楼梯拾级而上,一层层的把土楼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近距离的感受土楼,了解土楼居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 储粮柜。 从这扇小窗户可以看出墙的厚度。 看夯实的土墙。 俯瞰“土楼之光文化园”院落,眺望怀远楼。 依山而建的村中各式建筑。清一色的黑瓦屋顶。 这层展馆中展示着土楼居民当年的生活用品。 剪影。 当年的新房,领袖画像挂在房间最醒目的地方。 红床帏、红被褥,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五代同堂的大家庭。 1929年,毛主席曾在福建永定土楼、上杭古田、长汀一带考察,和当地老乡一样抽的是这里自产的叶子烟。 木构工具。 一层的灶台。 南靖县土楼提线木偶乡剧团的演出场所。 镶嵌在围墙上的陶罐,很别致吧。沿着墙边的小路去往云水谣。 老榕树。 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境内,紧邻着坎下村,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由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br>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云水谣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br>云水谣古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 “在云水谣等你”客栈。 在客栈前凭栏。 导游小吴引领我们在小溪边上一户人家中休息,并介绍说这里是她嫂嫂家,请大家放心饮茶。福建是产茶大省,在这个旅游胜地,人们自然要做茶的生意了。团里的许多游客在热情的主人推荐下选购了各种心仪的茶叶。我们俩实在是很少喝茶,家中的茶叶常常是放置到丢弃。 坐在老榕树下,听溪流潺潺,沐乡风徐徐,看淳朴民间的乡民走过,一种亲近乡土、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百年老榕树下。这还不是最粗的呢。 要想与这株古树合影可是要排上好一会儿。 鹅卵石铺就的古栈道。 河畔的路灯借用了土楼的造型,别具一格。 山脚下的和贵楼。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br>和贵楼有四奇:<br>1、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br>2、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br>3、楼内有两口水井相距18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br>4、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厝在福建南方一带是房屋的意思,“楼包厝,厝包楼”指土楼的天井里面还有房屋,土楼本身也是由房屋围建而成的。在闽南一带有“厝包楼,子孙较贤,楼包厝,子孙较富”的说法)。 这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 这口井“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说的有点过)。 最高的土楼。 这道裂缝存在了多年,土楼依旧巍然。 和贵楼内的“厝”,天井里的房屋。 土烟。 金黄的稻田衬托着和贵楼。 返回停车场才看到这块巨石,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刚刚游览的这片景致统统属于“福建土楼之南靖云水谣景区”。再见,美丽的云水谣。 经过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龙岩市永定区感受永定土楼。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 侨福楼,坐落在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位于大名鼎鼎的承启楼西侧,高北土楼群成员之一,始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是楼主在海外的兄弟筹资兴建,因此命名“侨福楼”。此楼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当年,现代化的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这座楼因出了11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 侨福楼直径45米,高三层,中间为天井,为单圈圆楼,全楼有30个房间。楼的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突出,正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以花岗石铺地。楼前为外围墙围合而成的院落,设外大门。 祖堂。 祖堂内,楼的主人给我们讲述着这里的故事。 侨福楼走出的博士们。 这位小姑娘很有定力,任凭周边游人熙来攘往,小小的人儿心无旁骛的安静做着功课。 承启楼。 世泽楼,紧邻着承启楼的方楼。 世泽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大门口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它象征着招财进宝之意。楼内一门、二井、三堂、四梯,设计合理,完全符合家族群居的特点。 世泽楼院内。 承启楼与世泽楼,圆与方相邻的两座土楼,两座楼的房檐形成了一线天。看这大房檐很有说道呢。<div>承启楼屋顶面出檐与传统的民居有所不同,环外楼靠外版筑墙的出檐距离约两米之远,这种出檐方式可以保证版筑墙不受雨水侵蚀。外环楼靠内部走廊上挑盖有腰檐,腰檐的作用是同外墙挑檐相同,这里起着保护木构件作用。</div><div>还有墙角的排水沟,也是很合理哟。<br></div> 承启楼还是福建摄影家协会的创作基地哟。 承启楼——土楼王,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距县城47公里,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承启楼有“圆楼之王”的美誉,是永定客家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的组成部分, 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深远。1981年,承启楼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 2008年7月,包含承启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 承启楼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所建,明崇祯元年(1628年)破土动工,花了81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成。 修建期间,在建楼夯墙时,天公作美,都是理想的好天气,为感谢老天帮忙, 当地人又把它叫做“天助楼”。康熙年间楼主江集成的裔孙作过重新修建,此后更名为“承启楼。</div> 进入承启楼院内,有专人在楼上给游客拍照,这种大全景的照片游客自己是无法拍到的。如果喜欢,交费带走。<div>这是永定土楼景区当地导游小卢发给我们的电子版。</div> 进入院内,最先看到的这些水池,得知是各家烧饭的厨房所在。 这家的主人在做晚饭。 我们穿行在迷宫般的建筑中,想想这里曾经住满人家时,要来个外人上门,肯定找不到北。<div>还真有一个“姑嫂夸楼”的故事,话说当年在一个婚宴上,两位年轻女子同一桌,都在夸耀自己家住的土楼有多大。一个说:“高四层,圆四圈,上上下下400间,你说我的楼大不大?”另一个说:“我住的楼像一座城,里面住有七八百人,我嫁这里三年了还认不了全楼的人,你说到底你的楼大还是我的楼大?”当她们清楚各自的楼名后,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原来俩人都住在承启楼,论辈份还是姑嫂呢!只因一个住楼东,一个住楼西,到今还互不相识罢了。</div> 两环之间。 楼梯口之一。 承启楼的中心所在——祖堂。 祖堂门上的牌匾都很有讲究呢。 土楼内如今还住有人家。 从这里可看出是四层楼噢。 诺大的土楼有4部楼梯,但不允许游客随意进入。我们看到一处挂着写有“上楼收费,5元/人”小黑板的楼梯口,为了能从高处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们悄悄的交费上了楼。 我们只能上到这里了,最高层的楼梯口封住了。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环套环的模样了。<div>承启楼有4环,全楼按易经八卦布局。日本建筑专家称之为“家族之城”。<div>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 4部楼梯,400个房间。<br>整座楼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br>最外环楼高4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室;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br>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div><div>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div><div>中心是祖堂。</div><div>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br></div></div> 在即将离开的时刻,导游小卢帮我们取来了照片,还帮我们拍下了在永定土楼的最后一张合影。谢谢热情周到的小卢。<div>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卢给了我们两张照片,除了那张大全景外,另一张是我们在承启楼前的合影,是这里的摄影师在我们不知情时拍下的。装潢精美的两张大照片只收取10元。感觉福建土楼人民很友好!因为之前在张家界景区拍照的小伙子很宰客,两者相比差距忒大。</div> 就是这张“偷拍”照,人家并没有额外收费哟。 再见,永定土楼。 11月18日,上午,漳州老城区探访。<div>漳州,福建省辖地级市,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 位于福建省最南部,面积1260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略大于陆域。 漳州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北有高山阻挡寒流侵袭,南有海洋调节,所处纬度较低。靠近北回归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截至2021年,漳州辖4个区、7个县, 市政府驻芗城区,截至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5054328人。 <br>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已并天下”后,把闽越故地划为闽中郡,今漳州境时属闽中郡,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之始。 唐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九日,建置漳州,州治在西林,属岭南道,辖漳浦、怀恩2县。</div> 漳州市芗城区政府。 漳州古城,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br>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br>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有年代的建筑,门前这口井好秀气。 公厕文化—街边公共卫生间墙上的荷花。 漳州历史古街。 徐竹初先生设计的木偶个个率真、精致、优美、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好可爱的小偶人。 台湾路。 骑楼。 老街的石板路。 文庙,漳州文庙位于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孔子后裔避兵入漳,居住于此,其子孙世代相传住于庙内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 孔子塑像。 万世师表。 曾子神位。 漳州石牌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处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石坊。另一处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街的“勇壮简易”和“闽越雄声”两座清代石坊。<br>漳州石牌坊是现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漳州石牌坊之双门顶明代石坊——南侧这座为“尚书探花坊”,乃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立。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 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我们在牌坊的南面所见为“探花”两字,字迹十分清晰)。 北侧这座是“三世宰贰坊”,距“尚书探花坊”北28·5米处,系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蒋孟育,龙溪人,万历进士,曾在漳州结“玄云诗社”,与张燮、郑怀魁等漳州才子合称“七子”。坊宽8.09米、高11米。正匾两面分镌“三世宰贰”、“两京易历”。此坊以圆雕四力士置正楼顶部四角支撑坊顶。力士造像古拙中透秀气,严谨里露诙谐。 坊上的“三世宰贰”字迹依稀可辨。 香港路的北端。 午餐选在了这里,热情的店主人向我们介绍着本店的特色吃食,言语中流露出对家乡的自豪。 我们首选了海蛎煎,的确好吃噢,再来一份。 漳州木偶艺术学校。 中山公园。漳州市中山公园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延安路,1918年10月始建,1919年11月建成,原名漳州第一公园,1927年北伐军东路军将其更名为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原为漳州府治旧址,民国元年,改为龙溪县署。1919年,援闽粤军开辟闽南护法区,改龙溪县署为漳州第一公园。千余年来,此处一直是漳州的州、路、府署所在地。 古榕树与龙亭。 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中山公园内南面东隅,坐东朝西,系1956年8 月龙溪地区行政公署为纪念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闽南革命烈士而建。纪念碑上由漳州名匠李明月以钢筋水泥雕塑了身着军装、肩背竹笠、手持步枪的红军战士形象。 中山纪念亭,位于中山公园旧府署左侧。民国8年,粤军陈炯明立《漳州公园记》碑。民国16年元月,北伐军废陈炯明碑文,另镌何应钦的《中山公园纪念亭记》(两面),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两面)。<div>此图中的碑文为孙总理遗训之前半部分。</div> 孙总理遗训之后半部分。 中山广场上的孙中山雕像,先生脚下的石碑上篆刻着他的理想之言——天下为公。 孙中山纪念馆。 有如方尖碑的华表,又叫博爱碑。民国8年,闽南护法区建。碑通高687.5厘米。 碑文:东面楷书“博爱”,孙中山题; 西面楷书“互助”,陈炯明书;南面隶书“平等” ,汪精卫书;北面篆书“自由”,章太炎题。 漳州解放纪念亭。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社会各界于1950年仲秋在中山公园建立“漳州解放纪念碑”,后因中山公园改造,遂改建“漳州解放纪念亭”于梅山,以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共同为漳州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亭石柱上刻有“芝岭举红旗长忆古城民众家家迎解放,芗江流碧水更闻新纪乐章曲曲唱腾飞”。 山脚下的漳州解放纪念碑。 七星池,在公园的北侧,半月形,池壁悉砌板石,现保存完好。 初建于宋嘉定年间,后被填平,清代知府魏荔彤、沈定均先后修复,为府衙整体的组成部分,对研究“紫阳古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桧柏盆景区。 公园中自娱自乐的老人们,一边是吹拉弹唱,一边是专注欣赏。 潇洒挥鞭“抽”陀螺的老者。 树龄150年的榕树。 中山公园西邻的教堂。 街景。 走进漳州古城记忆馆。 浏览着馆内的影像资料,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这座闽南古城的丰厚文化。漳州古城内非遗集中,仅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偶头雕刻、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芗剧、锦歌、蔡福美制鼓、八宝印泥等7项。<br> 吃在漳泉二州,略有体会。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古城保留了约两万名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本身就是古城的活文化。 再见,漳州! 漳州高铁站的候车大厅内。<div>11月19日,上午休整,在酒店周边浏览。我们住宿的这片新区,各种配套设施到位,生活还是很便利的。在一家餐馆用过午餐,圆满结束了本次福建的全部行程,来到漳州站。<br></div> 准备乘坐开往厦门的高铁。 抵达厦门站后不用出站,直接进入候车大厅,很是便捷。厦门北至北京西的火车即将发车,明天即将回到北京。<div>再见,温暖的福建。<br><br>比起曾经跟团走过的五夷山、鼓浪屿乃至此次的福建土楼这几处福建旅游的热点打卡地,对福州、泉州、漳州的自由行城市探访,能让人更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那里的生活。在泉州、漳州这两座非省会城市,的确有慢生活之感,美食令人难忘,等公交车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北方退休后的老者,可以考虑在合适的季节,选择民宿或公寓式酒店,在此长住一段时日避寒,并充分享受闽南的悠闲生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