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的小城

朱庆年 (雨花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静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地势有高山盆地、山地沟谷和山前平原,总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和静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县境察吾呼沟古墓群出土的团龙纹饰的铜镜据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年,在汉代属焉耆国地,唐代分属鹰娑都督府焉耆都督府;唐宋之际,先后属安西回鹘汗国和西汗回鹘汗国,元明时,先后属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将回归的旧土尔扈特南路四旗安置在和静驻牧,设乌讷恩素珠克图盟,置盟长公署,受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管辖。民国28年(1939年)6月,撤盟长公署,设和通县,同年8月,改称和靖县,隶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焉耆专员公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65年,改和靖县为和静县。天山中段主脉横亘和静县境内,有大小100多座山脉,山河壮丽,峰峦叠嶂,冰川高悬,雪岭雄奇;这里有全国驰名的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水草丰美,气候湿润,环境幽静;巩乃斯林场植被茂盛、谷幽林深,风景绮丽;这里有神奇瑰丽的阿尔先温泉、千姿百态的奎克乌苏石林、宏伟壮观的佛教圣地巴伦台黄庙、古朴典雅的满汗王府;这里有土尔扈特部浴血奋战回归祖国铸就的东归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身居小城和静已有五十余载,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我成长的足迹和刻骨的记忆,这里有养育我的父母和亲人、儿时的玩耍小伙伴、求学的同窗好友、教诲我成长的老师、一起工作的亲密战友,这里有我梦中的草原、青山的牧歌、 乡愁的诗行,这里流畅着暗香的书翰、幽静的散文、迷人的绘画、神秘的古迹、沁心的茶香,这里唱响着优美的诗歌、怀旧的乡思、炽热的燃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甘肃省武威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中由于性格耿直思想活跃被打成“右派分子”,失去工作后到新疆和静县务农,1980年平反后恢复工作。父亲一生勤俭持家,喜欢读书学习,对我们兄弟姊妹四人要求很严,从小就教育我们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正是由于父亲的良好的教育,才有我们兄弟姊妹四人的幸福生活;虽然父亲去世五年了,但他的音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感谢父亲的培育之恩,感谢父亲的淳淳教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从事税务工作有三十余年,不谋高官厚禄,但求温饱生计;我业余时间习好书法艺术,求一丝清静,寻一方独处,远离喧嚣城市名利场,会友畅饮,待时光染白发,享受生命恬静乐趣,欢度人生雅致时光。书法是一门古老而高雅的艺术,它吸收了天地万象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既有净化心灵、驱逐邪俗之气,同时书法的美,或沉雄、豪劲,或清丽、和婉,或端庄、厚重,或高逸、幽雅,书写者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情为所渗透,人格为所感染,心绪为所改变,嗜好为之提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退休之后,放下了工作的繁忙,有了更多的时间,我不喜欢旅游观光;我喜欢性静情逸、心系晋唐,更喜欢志通道合的朋友一起畅饮;读一些经典,看一些名著,赏一些美文,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体会古今先哲的智慧。在这个幽静的小城,不仅有高楼堂馆、工厂车间,更有蓝天祥云、小桥流水、水车牧道。你可以在夕阳下,站在巴西里克的峰顶,欣赏落日的九曲十八弯;你可以漫步在盘山的大道上,去拥抱草原的宁静和森林的美丽;你可以远眺奎克乌苏石林,探索它的粗犷之美、阳刚之美;你可以翻越大阪,走进班禅沟,融入到一片片花海之中;你可以虔诚地走进黄庙,体会殿堂的庄严和神圣;你可以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聆听草原石人的千年故事。这里的一切就是这样和谐静美,远离生活的喧嚣,可静心,可修身,可宜居。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