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发小重游老虎山,细赏凌源好风光,2021.6.2</p> <p class="ql-block">老虎山雄姿(于大凌河左岸河堤路拍摄)</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回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凌源城东郊有座山-老虎山,它属于努鲁儿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因为有老虎洞、无底洞等诸多自然景观,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这里攀登游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其实,老虎山是一处既具有天然美景,又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双重旅游景观,它是待字闺中的优质旅游资源处女地,这里离城区近,具有交通便利的明显优势,是本地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极富旅游开发潜力和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上老虎山抓蝎子、摘酸枣、打柴禾、采蘑菇等,对此山较为熟悉,但是自外出学习和工作后,一晃已经有五十余年没有攀登此山了,退休几年后,与三名发小约定故地重游,于今年六月份四个人一起又一次攀登了此山,细赏家乡美景,享受生活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老虎山洞敞胸怀,欢迎各方宾客来</p><p class="ql-block"><b> 一、老虎山名称的美丽传说</b></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老虎山,其海拔高度约在500多米,之所以称之为老虎山,就是因为山的南侧半山腰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山洞-老虎洞。</p> <p class="ql-block"> 那么,老虎洞的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这并非有文字记载,而是生活在山脚下的古老村庄-辛杖子村里的人,自古以来一辈一辈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名称。如果进行一番考究的话,其名称可能有以下两个来源:</p><p class="ql-block"> (一)居住说</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这个山洞古代可能曾经居住过老虎,因为在很久以前,辽(宁)西(部)连绵山岭,曾被非常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后来这些森林毁于战乱和生活破坏),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自然少不了各种大小野生动物,所以,有老虎存在也是完全是有可能的,而像老虎洞这么漂亮的山洞极有可能受到老虎的青睐,以此作为巢穴或者经常光顾这里。</p><p class="ql-block"> (二)外形说</p><p class="ql-block"> 大家如果看从远处观察这个山洞,像不像一个张大了的老虎口?无论是它的形状还是向上扬起的角度,都像一个张口欲吞的老虎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二、老虎山的地理位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老虎山位于凌源城东偏南一些,距离凌源东城街区边缘约2公里。登上老虎山顶,对整个凌源城则一览无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老虎山,在凌源地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其南有鸡冠山和金花山,往北有木兰山(也称广山、红罗山),二山峰顶之间距离仅为2000米,</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向西则有草帽山(凌源北山或华盖山)和锅底山。</span></p> <p class="ql-block"><b> 三、老虎山的美丽景色</b></p><p class="ql-block"> 老虎山景色很美,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处于未开发的原生态状态。</p><p class="ql-block"> (一)自然景色</p><p class="ql-block"> 其区域内的主要自然景色有:老虎洞、无底洞、蛤蟆石、虾泉等;</p><p class="ql-block"> 1.老虎洞</p><p class="ql-block"> 老虎洞位于老虎山南侧偏东的半山腰上,现在山上山下植被繁茂,这些植物不但对山体的生态保护作用明显,而且绿色相衬,把老虎洞装扮得更加秀美。</p><p class="ql-block"> 老虎洞洞口高约七、八米,宽约六、七米,洞深约十五米上下,洞的地面呈向上的15~20度的坡度。洞内空间很大,像一个宽敞的大厅,能轻松地容下100多人。</p><p class="ql-block"> 攀爬老虎洞,需要爬上100多米的山坡,由于现在坡前树木能对爬山者起到帮助作用,故而攀爬的难度不是太大,最难之处在于洞口的十几米高度,十分陡峭,坡度大约在七、八十度,需要加倍小心攀爬方能确保安全。</p><p class="ql-block"> 2.无底洞</p><p class="ql-block"> 在老虎山对面约三、四百米的火石山半山腰立岩脚底处,有一无底洞,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名称,就是有人曾探险下洞,下到一定深度后,因为太陡、太深,没敢继续下探,往下扔石头好一会才落到底,而且还有流水声。故给人留下了神秘色彩,不知这洞有多深多远,是不是通向远方的什么地方,这个迷一直无人解开。</p><p class="ql-block"> 该洞具有探讨价值的是,洞口的岩石具有被磨光的状态,说明历史上曾被许多人光顾过。</p><p class="ql-block"> 现在,洞口已经被茂密的林木所遮盖,此次探寻由于时间仓促我们没有找到洞口,待再次探查寻找。</p><p class="ql-block"> 3.虾泉</p><p class="ql-block"> 在老虎山的东南侧有一处朝向东北方向的山泉,在不干旱和不封冻的季节里,会有汩汩清澈的山泉流出,其水质甘甜,在夏季如爬山挥汗口渴时,喝上这样的山泉水,有一种沁人肺腑的爽意。更有意思的是,山泉流出的小溪水里,有许多小虾,因此该泉被称之为“虾泉”,小虾的长度约为2~3厘米,为山区泉水少见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4.蛤蟆石峰</p><p class="ql-block"> 距离老虎洞口东去约五六百米,有一奇峰,人称蛤蟆石峰,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5.茂密的丛林</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在老虎山及其周边山坡上能够形成现在这样茂密的丛林,十年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四、五十年以上的精心种植和呵护,是实现不了的,自1978年开始,在封山育林政策严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树木,已经不知不觉中成长为老虎山地区的最大宝贵财富。这些山林高度基本都达到了两三米以上,树种包括十分耐旱的油松、刺槐、山枣树,还有诸多种类耐旱的灌木丛。</p><p class="ql-block"> 从生态角度看,树木,对山上的水土形成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而涵养的水分又促进了树木的生长。</p><p class="ql-block"> 从旅游方面讲,树木,又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人们乐于穿行于山林中,既可以把树木作为扶手,使得陡坡看起来也不那么吓人,同时,有树木遮阴,又避免了太阳暴晒,所以能吸引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二)人文景观与传说</p><p class="ql-block"> 非辛杖子村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其实老虎山及附近地区是有一些古代之谜和故事的,也就是人文特色。</p><p class="ql-block"> 1.古井的现实存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虎山对面的姊妹山火石山下建有一口年代久远的古井,该井深度约两米左右,石砌而成,即使天旱时也会有清澈的泉水从井底涌出来,小时候到这里爬山时都不用从家里带水,口渴时都是到该井取水喝。据老一辈人讲,这口井早就存在,虽然其建造时间不详,但估计肯定是有100甚至几百年历史的。</span></p><p class="ql-block"> 2.捡到的古箭头</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在山坡上捡到过不止一枚的古箭头,箭头均为铁质,较为坚硬,因为年代久远,一般上面都有铁锈,但历经千年以上仍未锈蚀掉,说明古代冶炼技术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 3.据说有人曾拾到青铜剑</p><p class="ql-block"> 据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老虎山的姊妹山-火石山上的山坡上捡到了一把青铜剑,长度约在50厘米上下,后来不知去向。</span></p><p class="ql-block"> 4..山上的石斧</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数人在老虎山南坡和火石山山坡上捡到了不止一把的石斧,石斧是经过认真打磨的,很是光滑细腻,根据相关方面的史料,这种石斧为新石器时代的工具,这充分说明,自10000年以前新石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居住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5.挖出来的大型动物骨骼</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在老虎山老虎洞南侧山坡下,曾经进行过轰轰烈烈的修大寨田运动,在施工中,人们在坡下挖沟时曾经挖出了大量的大型动物骨骼,据当时人们分析,基本都是马的骨骼,这么多骨骼集中在一起,基本可以确定是古代战场战死的马匹。</p> <p class="ql-block"> <b>四、上老虎山的路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老虎山观景,无论从哪里来,都必须通过306国道,在凌源花市正门向南行300米处有一上山路口,向东钻过G25长深高速公路下面的桥洞,然后走过约1公里多的山坡土路上山。如果开汽车,可以将车直接开到老虎山山下的一处人工推土形成的停车场,然后徒步三、四百米上山。</span></p> <p class="ql-block">洞口远眺景色好,印象深刻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发小情思家乡景,老虎洞内合张影</p> <p class="ql-block">山绿洞奇石峰秀,流连忘返玩不够</p> <p class="ql-block">天作美景巧安排,绿树一枝入洞来</p> <p class="ql-block">蹉跎岁月山下过,发小探景再合作</p> <p class="ql-block">胜利姿态</p> <p class="ql-block">登山再难我敢闯,攀上高峰心情爽</p> <p class="ql-block">蛤蟆石峰景色俏,远摄近拍留佳照</p> <p class="ql-block">老虎山景真秀美,多来几次不后悔</p> <p class="ql-block">绿色植被景色好,变化喜人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攀爬有术装备精,老虎洞前敢冲锋</p> <p class="ql-block">编后语:</p><p class="ql-block"> 本文仅仅是对老虎山原生态景色的一个初步推介,更多和详尽的景色介绍以及相关历史典故与故事将在今后的美篇文章中陆续推出。</p><p class="ql-block"> 如果广大读者了解更多与老虎山和老虎洞有关的典故与故事或传说,欢迎提供素材与线索,同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对此文提出宝贵意见和予以点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三位发小的鼎力合作!</p><p class="ql-block"> 本人微信号:NL024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