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营造阅读氛围,养成阅读习惯。我校定于6月3日下午4时在教学楼五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教师阅读分享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火的六月,拉开了会文中心小学教师阅读分享会的序幕。骄阳似火,老师们学习交流的热情丝毫不减。</p> 主持人开场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次活动主持人:韦晓良教研员</span></p><p class="ql-block">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p><p class="ql-block"> 读书也应该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本次读书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让老师在读书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享受读书的乐趣,努力营造书香校园。</p> 分享进行时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分享人是会文中心小学一(2)班语文老师:史贤慧</p><p class="ql-block"> 她为我们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卡勒德·胡赛尼作品《追风筝的人》。</p><p class="ql-block">内容分为四部分:</p><ul class="ql-block"><li>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li><li>第二部分 内容简介</li><li>第三部分 优美句段欣赏</li><li>第四部分 阅读后感悟</li><li>第五部分 读书方法介绍</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广为流传的话就出自胡赛尼的这本《追风筝的人》。</p><p class="ql-block"> 贤慧老师以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为例,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读书感悟以及如何指导学生低年级学生有效课外阅读。</p><p class="ql-block"> 书籍承载的是世界文明和与之相应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学生浸染书香,更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共识,新课标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林语堂先生在谈读书时曾说:“一个人读书必然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这里的“自然”应该就是喜爱读书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谈及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效课外阅读时,贤慧老师给了我们以下几方面建议:</p><p class="ql-block"> 1.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习惯。而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学生喜爱的童书的习惯开始。</p><p class="ql-block"> 2.培养听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早期阅读中,儿童听读及其伴随的思维、智力的发展,对阅读过程中形音译的结合,儿童的语言意识培养以及口头词汇的过渡,从听,到读,到写的过程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奥秘所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应从最基本的听、读童书开始。</p><p class="ql-block"> 3.创新多种阅读形式</p><p class="ql-block">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教师要不断探索生动有趣读教学形式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p><p class="ql-block"> 对此,贤慧老师例举了:故事激趣、读唱结合、好书推荐和读书汇报等丰富多样的读书形式。</p><p class="ql-block"> 4.优化阅读评价</p><p class="ql-block">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是由于其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坚持做一件事情会有一定的难度。贤慧老师通过优化阅读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分享老师是来自会文中心小学四(1)班的语文老师:吴秋婵</p><p class="ql-block"> 她的分享主题是《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p><p class="ql-block"> 内容简明扼要,分为: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三个部分,又分别从教师、家长、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探讨。</p> <p class="ql-block"> 多读书:</p><p class="ql-block"> 一、教师方面</p><p class="ql-block"> 1.课内外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2.校内组织课外阅读</p><p class="ql-block"> 3.布置课外阅读作业</p><p class="ql-block"> 二、家长方面</p><p class="ql-block"> 1.转变对课外阅读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2.指导孩子做好阅读规划</p><p class="ql-block"> 3.鼓励孩子自主阅读</p><p class="ql-block"> 三、学生方面 组织展示阅读成功</p><p class="ql-block"> 秋婵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把阅读有质量的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有规划、有指导的引导学生多读书。</p> <p class="ql-block"> 从秋婵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课件中,不难看出她平时上课的用心。</p><p class="ql-block"> 在分享会中,她提及向我校资深语文教师陈小满学到的好方法:安排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30分钟,在周记本上根据所看的书籍摘抄好词好句,并进行仿写。孩子们工整的书写、优美的文字无一不在体现老师认真的教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学生由摘抄到仿写,这便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她还在班上坚持举行班级阅读分享会,鼓励孩子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到学校,和同学们一同交流分享感受。家长们也普遍反映他们的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愈发浓厚。</p><p class="ql-block"> 秋婵老师也会根据所学课文,向学生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课后,她便会把介绍恐龙的相关科普书带到教室里,激发孩子们学习阅读的积极性,也能巩固相应的课内知识。</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最后一位分享人是来自会文中心小学五(2)班的数学老师:陈玉冰</p><p class="ql-block"> 她分享的主题是:《学与教的心理学》</p><p class="ql-block"> 内容分为:教师与学生心理、学习心理以及教学心理等三方面。</p><p class="ql-block"> 玉冰老师在教育教学心理这一领域有所涉猎,本次以《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教育部推荐的心理课程教材书为例,和我们分享了中小学各科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好单项知识与技能(含认知策略)。</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心理,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心理品质?学生应具备的心理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根据常识,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然,据研究表明,教师的一般智慧与知识储备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无显著相关。</p><p class="ql-block">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职业更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学生的素质则包含了:先天的、习得的与发展中形成的。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应该避免超越它们,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教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中可以适应它们。</p><p class="ql-block"> 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p> <p class="ql-block"> 心理学的内容往往枯燥无味,但玉冰老师的娓娓道来,却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从中学到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读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p> 活动掠影 <p class="ql-block"> 组织策划本次活动的冯青翠校长,在分享会上听得如此认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燕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学科组长傅德文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会场上听得如此投入的全镇语文老师们</p> 陈燕副校长作总结发言 <p class="ql-block"> 对于本次教师阅读分享会,陈燕副校长总结了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 1.我们要居安思危,一桶水还远远不够,要想教好学生,必须要有一汪泉水。</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身为教师更要学习追求进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span>本次分享会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提升专业素养,促进老师爱上读书,爱上阅读,一个不爱阅读的语文老师是教不出爱阅读的学生的。</p><p class="ql-block"> 2.腹有诗书气自华</p><p class="ql-block"> 培养爱阅读的老师也是在培养爱阅读的孩子,吴秋婵老师影响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课。老办法就是好办法,好办法就要拿来用。分数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们应关注的是培养孩子学习上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p><p class="ql-block"> 品德高尚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我们要培养的是慧美师生,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无为,要借助阅读活动,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做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冯校高瞻远瞩,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组织策划了本次活动。要想建设我们的慧美校园,不仅仅只是文化上墙、制度上墙,更重要的是让慧美教育这一观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师生的心中。</p> 冯青翠校长颁发证书 <p class="ql-block"> 读书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构建我们的专业精神。读书让人有博爱之心而无邪恶之气,有深沉之思而无浮躁之为。“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希望经过本次教师阅读分享会,能激发教师们的阅读热情,与伟大的心灵进行对话,建立起属于我们的教育信仰!</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云南楠</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