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一)

杨继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77年的那年6月,我高中毕业了,当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的高中,毕业就毕业了,没有高考、填自愿、上大学等等之类的事情。毕业后就是走哥哥、姐姐的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插队当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参加劳动段练。那时,当知青,是高小学习结束之后的必经之路,必须经过这个阶段后,再才能招工参加工作,或者经推荐后上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个假期很轻松,首先何洪进同学约我和杨焦一起在宜昌玩了几天,第一次领略了都市的繁华,回来后依然是打打球,到清江边游游泳,到枇杷溪抓帮帮、螃蟹,没有对未来有任何其他想法。最后一个假期很快就在无声无息中过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那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知识青年的安置工作。每级都成立了知识青年安置机构,设置知青安置办公室,负责知青的各项政策落实。记得我县知青办的主任是杨稀贤。那时行政体制从省下来,是地、县、公社、大队,有省知青、市(地)级知青、县级知青和公社一级知青,从上到下,各级知青办上下联系,根据情况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地方(知青点)。</p><p class="ql-block"> 下乡知青是针对有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人们而言。在县一级也并不是一个县城的适龄青年笼统按排在一个地方、一个知青点,而是根据父母所在的单位、有计划的按战线划分,分别设置了知青点。记得当时划分有党政群战线、公交战线、文教卫生战线、商业战线等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当时的户口随母在麻池公社,如果不迁转到县城,就要随麻池公社知青,在麻池某个地方下乡,那个假期,父亲到麻池把我的户口迁转到了县城随父。我随后根据县级知青办按排,按文卫战线划分,分到高家堰公社青岩大队青山茶厂下乡当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时分到这个点的有6男5女,共11人,男知青有王红卫、金一、彭辉、李红政,郑春平、杨继云,女生有戚爱华、卢玲、王五一、王红、杨红娅。后来又转来了黄明同学。知青点还从县职机关专门抽调了一名带队干部田太森老师,负责指导我们知青的生活、学习、劳动、思想管理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图左起金一、王红卫、本人</p> <p class="ql-block">  左上戚爱华,左下卢玲、右王红</p> <p class="ql-block">黄明同学</p> <p class="ql-block">上王五一、下杨红娅</p> <p class="ql-block">  田太森老师,知青点领队。</p> <p class="ql-block">  2007年知青点部份人员合影,左起:金一、卢玲、戚爱华、王五一、彭辉、郑春平、王红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7年8月25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收拾了简单的行李:一口木箱,一套拉练时所用的带子打起的被子,从老一中步行来到了县灯光球场,和当年下乡的知青一起,戴上了红花,参加了县里举行的隆重的知青下乡欢送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 在锣鼓喧天中,给我们每位知青发了光荣证,光荣证写道:</p><p class="ql-block"> xx同志</p><p class="ql-block"> 你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自愿上山下乡,坚持走与工农相接合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被光荣批准。</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八月</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的光荣证都丢了,很少留下来,只有后来转到我们知青点的黄明同学仔细,还保存着光荣证,见证着那段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