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赵一曼小时候在姐姐的引导下阅读了大量进步文章,为她今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她逃离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一曼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赵一曼与大学校友陈达邦结婚,婚后育有一子,取名“宁儿”。同年冬天,赵一曼奉命归国,在宜昌、上海等地开展秘密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赵一曼主动提出前往东北抗日。为了抗战事业,她含泪辞别儿子,带着一腔不舍,赶赴东北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达东北后,赵一曼多次组织活动宣传抗日,发动当地群众成立游击队,并率领游击队与日伪军作战,屡次突袭日伪军的哨所,使敌人心惊胆战,日夜不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6年,赵一曼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军团政委率部队同主力军会合。10月,联军行至珠河县时被日军包围,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赵一曼毅然决定让团长率部队主力突围,自己和十几名战士掩护。但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和战友再次被日军包围。对战中,赵一曼因右腿受伤引发昏厥而被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敌人把赵一曼带到了狭窄阴暗的地牢里,一连几天对她严刑拷打,想要从她口中获悉共产党的动向。在行刑过程中,赵一曼疼得昏迷了好几次,却始终没有吐露任何消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一曼身上的枪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再加上敌人的严刑拷打,她的伤势越来越严重,敌人的审讯因此无法正常进行,只好将她送入医院进行治疗。在医院里,赵一曼经常对负责看守她的董宪勋讲述抗日联军同日军做斗争的事迹。董宪勋是个颇有正义感的青年,他渐渐对抗日联军产生了敬意。不久,他就向赵一曼表示自己愿意加入抗日联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顾赵一曼的小护士名叫韩勇义,她对赵一曼这位抗日联军的女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后来,她决定和董宪勋合力帮助赵一曼脱离日军的魔爪。1936年6月28日,一切准备就绪后,董宪勋和韩勇义合力将赵一曼背出了医院,并把她放入了早就停放好的汽车中。几经辗转,赵一曼被送到了董宪勋的叔叔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30日,赵一曼不顾身上的伤,毅然决定前去抗日根据地。然而,在前往根据地的途中,她再次落入日军手中。这一次,日军对她施加了更残酷的刑罚。但面对这些酷刑,顽强的赵一曼始终一言不发。见此,日军知道他们不可能从赵一曼身上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了,因此他们决定把她押回珠河县“示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日,日军将赵一曼押上了前往她以前经常活动的珠河县的火车。赵一曼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止。这时,她格外挂念身在远方的儿子,于是写下了一封感人肺腑的诀别信。</p><p class="ql-block">宁儿: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妈妈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让我遗憾万分。妈妈因为坚决抗日救国正被押赴刑场。妈妈希望你赶快长大成人,参加到革命运动中去,好慰藉我的泉下之魂!你永远都不要忘记,你的妈妈是为祖国儿牺牲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2日,敌人将赵一曼绑在了一辆马车上,让她在熟悉她的群众面前游街示众。马车到了珠河县北门的时候,敌人问她:“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赵一曼毫无惧色,用充满激情的嗓音高喊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紧接着,一声枪响结束了这位年仅31岁的抗日女英雄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一曼虽然壮烈牺牲了,但她的英雄事迹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心中。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亲自为她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哈尔滨将她曾经战斗过的一条街命名为“一曼大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再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