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呢?这些是什么意思?

宏发石材

<p class="ql-block">  四十不惑:意思并非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什么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应该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p><p class="ql-block"> 五十知天命:“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p><p class="ql-block"> 六十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p><p class="ql-block"> 七十随心所欲:七十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p> <p class="ql-block">扩展资料:</p><p class="ql-block">典源:</p><p class="ql-block">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p class="ql-block">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