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下最北京,人间烟火藏胡同

湛蓝的天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北京人的钟鼓楼,是时间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京味儿的守卫者。我今天就想特意去品品原汁原味的京韵,就专程坐地铁来到钟鼓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多城市,都会有这么一个地名,鼓楼大街。但凡是叫鼓楼大街的地方,在古代一定有一座报时用的鼓楼。在北京,也有这么一处古建筑,在元明清时期,它们负责为全京城的人报时,这就是钟楼和鼓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钟鼓楼位于中轴线的北端,景山公园以北,分为前后两座建筑。钟楼、鼓楼始建于元代,鼓楼曾经是元大都的正中心,后来遭遇火灾,我们现在看到的钟楼和鼓楼,是明朝永乐年间,在元朝的原址上重建的。在鼓楼的城楼上,曾经摆放着24面直径1.4米、高2.22米的大鼓,象征着24节气,现如今仅保留下了一面,而且鼓面还有一道用刀劈砍的痕迹,那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被洋鬼子用刺刀划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到这里,好像时光穿越到过去的年代。它不似西安的钟鼓楼,喧嚣热闹,熙熙攘攘,倒真是自自然然流淌着宁静祥和的一日复一日的细碎阳光,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味就这样弥漫在丝丝缕缕的光影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到钟鼓楼,就会联想到一个成语,晨钟暮鼓。为什么是晨钟暮鼓呢?这就要说从古人的计时方式说起了。古人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然后又将19点至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分为一更天到五更天。在一更天的时候,怎么报时呢?先敲鼓,再撞钟,这就叫暮鼓,告诉人们天黑了,该洗洗该睡睡吧。后边的二更天到四更天,只敲鼓不撞钟,以免吵到老百姓休息。到了五更天的时候,这时候天马上就要亮了,先撞钟再敲鼓,这样洪亮的钟声可以将熟睡的人们,从美梦中叫醒,开始新一天的劳作,这就叫晨钟暮鼓。当然敲鼓和撞钟也不是瞎敲的,每次都有规定的次数,口诀叫"紧十八、慢十八,"循环三次,总共108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北京人对钟鼓楼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从钟鼓楼间的小广场就能看出一二。我站在鼓楼东南角,竟然也拍下了一张有线电车缓缓转过的画面,好像穿越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感觉时光荏苒,一地细碎的阳光,将生活的斑驳婆娑诠释得淋漓尽致。站在钟鼓楼之间的小广场上,近距离观察着老北京人的言谈举止,才能亲切的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老北京。一群手舞彩带的大爷大妈,兴致勃勃地正在大显身手,五彩缤纷的稠带上下翻飞,竟是如此妖娆!茂密的树荫下,有打麻将的,有玩打升级的,四周围着街坊邻里,他们彼此熟悉的就像一家人一样,当看客们手痒痒的时候,还会张罗着说:"我替您打两把。"这才像书里、影视剧里讲述的老北京人的生活。当踏出这片宁静的民居后,就又回到了京都熟悉的喧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喧嚣的街后横七竖八的胡同,就是原汁原味的京华烟云,就是老北京祖祖辈辈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鼓楼向南不远就是烟袋斜街, 于是,看钟鼓楼,穿胡同的时刻就在这不经意间开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出烟袋斜街就到了什刹海,它毗邻北京城中轴线,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的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城市区域,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因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其《银锭观山》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素有“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神韵,风光秀丽什刹海地区有着“北方的水乡”之美誉。什刹海地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火神庙、汇通祠、会贤堂、烟袋斜街、荷花市场等等。什刹海是老北京胡同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最能体现老北京古朴的文化味道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有着躲在胡同里的中国最传统的民间文化,还有沿河而建弥漫着红尘和喧嚣的都市酒吧,这里不仅仅有着普通百姓破旧的小院,也有达官贵人们辉煌耸立的红墙丽宫。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到这里时已近午,儿子说胡同里有一家北京小吃店,各种烧饼做的很地道,附近的人家包括南来北往的游人都慕名来此品尝。当我们找到这家“李记”烧饼店真是人头攒动,簇拥了不少的吃客,大家很默契地排队,依次购买。只不过现做的烧饼供不应求,卖上几个人就售罄了。烧饼的种类不少,也不贵,一元一个。带馅的,像豆沙馅、红糖火烧等都是两元一个。等了大概二十多分钟,好不容易排到跟前,我一样买了几个。反正已到饭口,干脆就在这里解决了午饭。一碗原汁原味的炸酱面配上一个千层小火烧,虽低廉但别有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擦擦嘴,喝足水,我们就开始逛胡同。穿过银锭桥南行就是官房胡同。什刹海有东、南、北、西、中命名的“官房”胡同,名称来源于“官家房屋”之意。清中期朝廷在什刹海搭梁立柱,建筑大批官房,房屋建成之后除主要解决外省官吏进京上任后的生活起居。白天,南官房胡同尤显清静。南官房胡同,清乾隆年间称“南官府胡同”,宣统年间改名为“南官坊口”,直到1965年才变更为现在的名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南官房胡同东西走向,西与前海北沿相通,东与前海北沿、银锭桥胡同相连,长度 644米,平均宽度4米。南官房在什刹海金丝套地区算得上较宽敞的胡同,胡同内又设有旅游接待户,因此南官房也是“胡同游”的必经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史上南官房胡同是个文人荟萃的地方,尤其是近代更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居住。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著名表演艺术家风子等。南官房53号是风子与沙博里先生居住的院落。风子生前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杂志社主编,为《雷雨》中演四风的第一人。风子生前极为喜欢花卉,特意在屋前辟出绿地,种有月季、牡丹;47号曾为清康熙第十子居住的府邸,被称为“十王府”;7号被称为“白家大院”,祖上为清末时期承包什刹海水域的“荷花白”;20号曾居住过《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第四子刘季英。刘季英(1887——1956),子大绅,江苏丹徒人。留学日本回国后任职商务印书馆及《大公报社。在此之前房屋主人叫溥尧臣,为清咸丰帝之子。后家道衰落,以绘画为生。溥尧臣去世以后,遗孀搬至大翔凤胡同,靠卖画接济生活。其子女则以拉冰床、售茶、卖菜来维持生活。11、13号房主都姓王,祖上曾是清宫中的御医……。61、63号为圣泉庵旧址,圣泉庵为民间传说什刹海因环湖有“九庵一庙”而得名的九庵之一。虽然古刹早就成为民居,神像、供器早就不见踪影,但残留下来的建筑依稀还能辨别出当年古刹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什刹海有东、南、北、西、中命名的“官房”胡同,名称来源于“官家房屋”之意。清中期朝廷在什刹海搭梁立柱,建筑大批官房,房屋建成之后除主要解决外省官吏进京上任后的生活起居。这些从每栋四合院的大门门前的石墩可以看出些许端倪。过去老北京四合院门前的许多老物件儿,门槛儿、门首儿、门墩儿、门镜、门神、影壁、石敢当、上马石、下马石和拴马桩等。尽管这些老物件儿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它们曾是许多四合院门前必不可少的饰物。每一种物件儿的由来各有讲究,但从根儿上说都是用以其避邪驱鬼,镇宅守户的,尽管带些迷信色彩,却反映出老北京人祈吉求福的朴素心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老物件儿逐步演变为老北京人追求吉祥平安和美满幸福生活良好愿望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门墩儿就是四合院门口那左右几乎一模一样的小石墩儿,石墩儿的图案各种各样,有狮子的,有石虎的,有抱鼓的,还有箱子型的。门墩儿的作用和大大多数四合院其他的装饰物没有什么差别,无非就是装饰门脸儿,给主人看家护院,避恶除邪。除此之外,门墩儿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作用就是能够体现主人的身份与地位,也就是通过看这家门口的门墩儿,您大概能够知道这家主人是否当官?文官还是五官?官位是高还是低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般来说,皇族或官府的门前用狮子形的抱鼓石;高级武官的门前用抱鼓形狮子抱鼓石,低级武官的门前用抱鼓形有兽头的抱鼓石;高级文官的门前用箱形有狮子的抱鼓石,低级文官用箱形有雕饰的抱鼓石;大富豪的门前用箱形无雕饰的抱鼓石,富豪则用石制抱鼓石,而对于普通民宅,则只能用木质方门墩或门枕石来代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合院宅门外的门墩雕刻十分精美,由须弥座、锦铺和鼓身等部分组成,鼓身主要有鼓形和箱形两种,门墩身上雕刻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珍品。门墩也作为整个门枕石构件的统称,并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各有差异,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也还有一些其他变异的鼓身造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箱形门墩,形似书箱、钱箱,主人家多为文官或商贾。最初,箱形门墩带狮子雕饰的是高级文官,配其他雕饰的是低级文官,无雕饰的则是商贾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鼓形门墩最初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才能安放。但清中期随着捐官制度开始泛滥,捐官政策为商人扩充政治资本的同时也为鼓形门墩(抱鼓石)进入商贾大户奠定了礼制基础。清亡之后,宅第等级限制消亡,不少迁入北京的官僚、军阀、富户在新建、改建宅院时自不会受旧制之限,于是才有了北京城数量众多的抱鼓石门墩遗存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鼓形门墩又叫"抱鼓石",形似圆鼓。关于这种圆鼓子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官衙门前升堂击鼓和守门狮子的结合体,本用于官衙,后来安放抱鼓石便成了权利地位的门户象征;一说其本是战鼓之形,本为武官宅门的象征,抱鼓石的等级也由宅门的等级决定,原本雕饰有兽吻的抱鼓石是高级武官,没有的是低级武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什刹海就在这样一种不同文化、不同地位、不同肤色的相互撞击中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什刹海的美丽在于它的平实、质朴和平民气质,从古至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一直是生活于这个千年帝都中的普通百姓人家在皇城中所拥有的唯一公共开放空间,它告诉我们多样性是城市活力与和谐的基础,并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只可惜什刹海的面积太大了,一天的时间充其量也只能是观其冰山的一角,要想体味老北京的味道,还真得融入其中,慢慢的去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特别是走到银锭桥,很清楚地看到了北京胡同,所谓什刹海的胡同,后海的街,一圈遛下来不禁感叹什刹海的胡同的确北京最美。一方面,北京的民居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向,呈现东西一字排开,整体十分利索。此外,什刹海的胡同在建筑风格方面处处彰显出老北京的味道,无论是砖瓦或是墙体颜色都给人一种怀旧感。尤其是在街道里来回跑的黄包车衬托下,什刹海的胡同韵味十足。而胡同边,大多数是带着一口京片子向游人售卖货物的人,掺杂着历史、结合着人文,让我久久沉浸在里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零二一年六月二日写于西安家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