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并不“遥远”

康康

<p class="ql-block">  很多上海人都未曾知道,老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在哪里?更不知道它的过往和辉煌。它就像一个老人,寂莫而平和、怡淡如菊地隐匿在市井深处,低调地见证上海城市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它就是位于河南南路、蓬莱路口现在的黄浦分局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生在南市,长在南市的老南市人。每当我走过蓬莱路171号,总习惯驻足远望,耳边仿佛响起当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隆隆炮声,眼前浮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点江山,斗志昂扬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酷似地中海风格的二层西式建筑群。外廊式结构,黄墙红瓦,简洁大方,外廊二边的旋转楼梯饰有精致浮雕装饰,在老城厢窄窄、曲曲弯弯的马路上显得格外夺目。</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上海县署提标右营基地的一块遗址,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地方当局在此建民政长公署。设总务、警务、教育和实业四个科。民国初期,长公署改称“上海知县公署”,俗称“新衙门”。民国2年上海县公署西迁北桥,此地便改成警察局。1927年3月22日至4月1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政权—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就在这里诞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6年冬,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为了迎接北伐军进军上海,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发动和组织工人连续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二次起义因准备不足而失败后,中央决定成立了起义的最高指挥机关—军事特别委员会。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任委员,确保了党对武装起义的绝对领导。特别委员会明确周恩来为这次武装起义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怀着对封建军阀残暴杀害工人兄弟的强烈愤慨,义无反顾地担负起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重担。他和上海区委负责人罗亦农、赵世炎等人一起负责领导工作。为确保武装起义胜利,上海区委预先组织5000名工人纠察队秘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并根据敌人所在地区力量强弱,划分七个作战区域,规定了各区工人纠察队的任务。起义前的前几天,上海铁路工人就中断了铁路运输,使北洋军阀在上海警备司令毕庶澄部队3000人和2000名警察处于孤立无的境地。3月22日,中共上海区委上午9时正式作出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决定。下午12时,在周恩来的指挥下,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罢市、罢课。随即转为第三次武装起义。</p> <p class="ql-block">  武装起义以工人纠察队为先锋,按照预定计划攻打各警署、兵营。起义工人很快攻下了市电话局、电报局,占领了警察局和部分兵营。法商电车公司的500多的工人纠察队,只有5支手枪和40扎斧头顺利攻下了第二警察署和蓬莱路171号的县衙门,释放了关押的政治犯,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在战斗中,市民奋勇助战,为起义工人修筑工事;大小饭店的店员赶制食品,供应起义工人;袖带红十字的男女济难会会员奔跑于前线后方,救护起义伤员。在起义工人强大攻势下,敌人挂了起白旗,缴械投降。这次武装起义歼敌5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多支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推翻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取得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全胜。但在这次起义中也有300名工人兄弟英勇牺牲,1000名工人兄弟光荣受伤。</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上海各团体组成上海第一次市民代表会议,选举了中共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市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银行家虞冾卿、民主人士扬杏佛等31人为代表会议执行委员。1927年3月21日,上海市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功。3月22日,上海市民二次代表大会在南市召开。有1000多个社会团体4000余人参加大会。大会产生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选出了罗亦农等19个人为临时市政府委员。罗亦农任主任委员,29日市政府在蓬莱路171日举行就职典礼,并召开第一次全会。会议制定了《市政府组织条例》,规定全市最高权力为上海特别市市民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隶属于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暂分8个区。会议推荐白崇禧、汪寿华、王晓籁、杨杏佛为市临时政府常委。汪寿华兼任劳动局局长。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国家政权管理的大胆尝试,史称“上海的巴黎公社”。</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和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上海的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欢乐景象。人们因昨天胜利欢欣鼓舞而意气轩昂,对新成立的临时市政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群众的革命热情达到了顶点。</span></p> <p class="ql-block">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成立的实践,证明了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手段,也为我党在探索通向新民主义国家政权道路上迈出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诞生是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果实,它是一个以工人代表为主体的民选联合民主政权,它一开始便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反动资本家的反对和破坏。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也被迫在14日停止活动。无数共产党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汪寿华,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兼任临时市政府劳动局局长就是在4月11日被上海青帮流氓头子杜月笙指使打手活埋在枫林桥。这是“四一二”事变前第一个英勇牺牲的我党优秀领导干部。年仅26岁。</span></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和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的成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显示中国工人阶级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强大的组织力量。虽然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仅仅存在24天,但它成功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范例,在中国革命史和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