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泰山

静水深流.福山乡村记忆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五十三次登泰山了;今年再登泰山有着特殊的意义,特殊就特殊在二0二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是碧霞元君泰山奶奶的诞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有期许,至诚感天,带着这样的愿望,就平添了克服困难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仔细算来,从一九八0年十月十五日第一次登泰山,到今天已经整整过去四十多年了,我也到了奔六的年龄。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这么多次登泰山的经历,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我却实实在在的完成着,又在持续进行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这种信仰并不是有神论或者无神论那样纷争似的单纯,而是我内心精神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人与人不同,对于信仰和人生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八六年读中华会函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和陶铸所著《松树的风格》给我印象至深。好的文章总是暖人心怀,催人奋进。这么多年坚定的走下来,特别是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朝山问山,成为自己人生的一种解疑释惑,寄托心灵的特殊方式,这与佛家的相由心生,大同小异,相得益彰,成为自己决定和决策人生的一种默许。</p> <p class="ql-block">泰山挑夫,我们也称之为挑山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登临泰山,他把挑山工精神比喻为泰山精神,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比作挑山工精神,就是要在奋斗中前进,要有不屈不饶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种期冀,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吗?</p><p class="ql-block"> 人是贵有一点精神的,这是人类成长和进步的动力。登泰山是个体力活 ,没有自身具备和储备的能量,攀登起来是十分吃力的。</p><p class="ql-block"> 人,一撇一捺,相互支撑。朋友,朋友,你捧我,我有;我捧你,你有,相互捧,你有我也有。真正的朋友,就如登山一样,相互鼓励和扶持,是值得钦佩的,拾阶而上的过程,累并快乐着,难能可贵。这种感受就如包含人生的酸甜苦辣,缺少了这些,生活就没有滋味,太多了,人生就感到五味杂陈,难以言表。这次登山,我也感觉到有些吃力,毕竟过了生龙活虎的那个年龄,过去朝气蓬勃的人生,已经步入老态龙钟。时下当今的感受生活,享受时光,并不是一种人生奢望,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不缺少美好的东西。相对于登山的劳累,快乐的心情,就是最朴实的幸福,对于每一个至善至诚之人,登山的过程,就是自己与泰山接触和热恋的过程,泰山的雄伟壮观,就如一个人的格局和高度, 站的高才能看的远,一个人的胸襟与文化多少无关,与人生格局有关,与气度有关。</p> <p class="ql-block">《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会用寂寞偿还;人生终究是一次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便是成长。一个人的成熟,不是你多善于和人交际,而是学会与孤独和平相处。不如意事常八九,谁人的一生中不会遇到几件黑暗的事情呢?人生有高峰,就一定会有低谷。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记得十年前我去西塘,看到夜景中的西塘,灯火辉煌,有一个咖啡小店 ,在店外门上温馨提示着:交友和泡菜的道理是一样的,贵在火候,时间太短夹生,时间太长发酸。我们不得不佩服今人的智慧,小知识有着大学问,甚至是哲学一般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这样,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一个人,也可以败坏一个人。我们经常会通过一些细节,通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很多的事情,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人生是经不住折腾的,人心是很脆弱的,受到伤害就会难以抚平伤口。一个成熟的男人,遇事要有定力,稳如泰山,这才是泰山的文化气质。登泰山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上上下下的运动,除了感受泰山精神,更要注重泰山的品格和内蕴。</p> <p class="ql-block">泰山是伟岸的,也是伟大的,在泰山面前,我们人类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格局,就要学会有取舍。就如这次登临泰山,目的就是朝山,并不是登高望远,也不是观日赏月。目标简单,才能方向明确,人之所以幸福, 在于敢于放弃那些难以割舍的欲望。舍得,舍得,人生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放弃了多少。人生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登山的过程就如人生的过程,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从壹天门到回马岭,从中天门到云步桥,从五大夫松到升仙坊,从南天门到碧霞祠,所有的过程,我们充分享受这种徒步攀登的过程,对于前行的我,我的身体和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适当的距离,不是为了什么, 而是为了那种不离不弃,我始终在前边等你的感觉,也是引导自我向上的前进动力。这种感觉是美好的,可期的,温馨的。就如我们自己的人生, 偶尔适度的放纵一下自己,是为了继续道貌岸然的生活,有时觉得自己走的太远,就要适当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太急了会没有故事,太缓了会没有人生。风景和人生同在,才是享受生活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村上春树说: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这话说的真好,真实在。我有时也在想,这几十次登泰山下来,我又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悟呢?人,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承受不了的累,没有受不了的罪;居安思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处世精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物极必反,万事戒满。这次登山,我们没有登临泰山极顶,触手可及,踏足而至的目标,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一种自我放弃,泰山极顶的无字碑,之所以没有碑文,就是前人的潜藏智慧,自豪和荣耀,无须标榜,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导引,一切都在无形的改变,人生要有三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而活着?在泰山,面对空旷的天穹,我不禁问自己,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