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三角跨区域游拍——松江广富林

新玩童

<p class="ql-block">近些年,一个在上海郊外松江、叫“广富林”的景点吸引了我,只是由于不熟悉上海的交通,所以一直没有成行。</p><p class="ql-block">5月13日,网上一则《男生从上海坐公交到北京》的新闻,彻底让我羡慕了!我何不也来实践一下?鉴于年纪大了,就从短途开始。 于是在 17、18日两天,我尝试了乘着公交在长三角间的跨区域旅游,在一天半时间里,游拍了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一个公园和三个古镇”: 17日中午11:00到达松江的广富林遗址公园;接着去青浦,下午4:15又到枫泾古镇;当天还去了浙江嘉善,6:15到西塘古镇过夜;18日10:30到吴江黎里古镇;下午1:30回到苏州。</p><p class="ql-block"> 下面,借用美篇平台向大家交流。 </p><p class="ql-block"> </p> 广富林是建成开放三年还不到的遗址公园,它的建筑特点是房子建在水下,只露出屋顶。所以有人称广富林遗址为:水面下的历史。这两张摄友拍的照片,勾起了我一睹它风貌的好奇心。 广富林遗址最受欢迎的网红景点“三厅屋顶”(夜景),圆形建筑代表了江南农村常见的稻谷堆。 <p class="ql-block">  广富林遗址公园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内,隔着马路是华东政法大学。经考古,6000年前,松江的一些原住民就是在这一带繁衍生息的。4000年前,最早的一批移民来到这里,与原住民创造了属于广富林的文化。遗址1958年发现的,国家对其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出土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周、汉、宋等时期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大大地丰富了广富林的文化内涵。为证明历史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广富林被称之为属于上海的“历史文化之根”。</p><p class="ql-block">这是广富林遗址公园的正大门--朱雀门,像两个秦汉风格的烽火台,古朴浑厚。</p><p class="ql-block">公园对高龄人没有免票,需半票20元。</p> <p class="ql-block">17日那天,我是这样乘着公交到广富林的:</p><p class="ql-block">(1)6:15地铁3、4号线,7:00到同里站,</p><p class="ql-block">(2)7:25上黎里专线,8:00到黎里旅游集散中心,</p><p class="ql-block">(3)8:30上示范区2路公交,9:22到上海东方绿洲站,</p><p class="ql-block">(4)9:30地铁17号线,9:40到朱家角站,2号出口,</p><p class="ql-block">(5)9:50上松朱线,10:20到佘天昆公路站,</p><p class="ql-block">(6)换乘98路公交于11:10到广富林遗址公园。</p> 广富林遗址公园的核心景点是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此外包含了几个片区,像民俗文化的展示区,农田保护区等等。民俗文化展示区里包含了禅茶馆,还有咖啡馆,以及广富林酒家等等。广富林里还有好几个寺庙,总之规模很大。 或许不是节假日,感觉这里很清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嘈杂,在这里游览,舒适度是挺高的。 遗址公园延续了唐代的建筑风格,粉底黛瓦的围墙高耸雄阔 公园里有多条小弄堂,隔着石板路或人字形砖路的是一幢幢江南民居。一扇扇雕栏小门和窗棂,一个个石阶和镇门兽,加上飞檐翘角的门楼、鲜花图案的砖雕,江南风格独特,雕缕精湛,建筑特色沁人心扉。 这座宏大的《知也禅寺》,源于历史的遗迹,为纪念知也禅师施医救人的善举而建。其唐代的建筑风格赋予了知也禅寺浓厚的禅意意境。 老远就能望见的仿唐三层古塔。我顾不得进去,心急着往文化遗址展示馆,即水下博物馆赶。 广富林最具特色的就是景区东面、漂浮在湖水上面的遗址展示馆了。这座既有现代中式风格,又呈金字塔形状的博物馆,展现了文明与水的交融。 整个展示馆分水上以及水下的区域。走近看,好像是被洪水淹没一样,有十分的视觉冲击力。 顺着旋转楼梯向下走,游客来到了水下。 展览采用真实的布景等,讲述了上海的发展历史,并且讲述了广富林原住民的生活,让游客对上海有了更多的了解。<div>  其实,松江和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都是1958年时由江苏划给上海的。如果当初没划,那么现在“上海的根”就不是广富林了。</div> 相册集锦《新石器时期的广富林文化——上海之根》 视频《近代松江》 相册集锦《近代松江》 参观出来11:30,我在三元宫里吃素斋,30元/份。 饭后去西北部的考古展示馆,继续漫步于美轮美奂的园林中。 <p class="ql-block">这像刚出土陶罐外形的建筑,就是广富林公园西北角的考古遗址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正厅。这是由“史前文明大放送”和“广富林遗址大考古”两个主题组成。阐释了广富林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学史前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进步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三个展厅:一号“文明之源”、二号“城市之光”、三号“历史之脉”。</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出土文物</p> 漫步广富林,除了能对历史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而且这里的庭院,禅院,以及翠竹也是让游客赏心悦目。 <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河湖荡漾的柔媚,又有令人百转柔肠的民居庭院。</p> <p class="ql-block">  这里西南角的关帝庙、神皇庙等和东部的知也禅寺等形成了两个宗教文化区,我们既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浓厚,又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不同。这是广富林内部的一个特色。</p> 大照壁 <p class="ql-block">  地处鱼米之乡的广富林遗址,风格不同于江南水乡小巧玲珑,她大气磅礴的建筑中显露着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在广富林走马观花了近三个钟头,基本跑遍了。只是除了两个展示馆,其它许多建筑的内部没有进入。按照计划,要摸索着去青浦了。</p> <p class="ql-block">本篇结束,请等看(2),谢谢您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