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寨”文化考察

王向民

<p class="ql-block">——周至中学“县域文化考察”(五)</p> <p class="ql-block">  周至县历史悠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古代是守卫古都长安西部的战略屏障,西通眉县、宝鸡、天水,南扼骆谷关,控制着关中通往汉中、四川的傥骆古道,所以,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寨”就是一个集中体现,“寨”也写作“砦”,原意为军队驻扎时设置的栅栏,也指民间建立的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工事,寨一是有防御栅栏或工事, 二是有军队或准军队驻扎。有史可考的最早为唐朝时期的军寨,比如:县南的大寨子、小寨子、广济的南神寨、马召的郭寨。宋代时期的民间寨有:终南的解保寨、九峰甘河一带的罗开山寨。周至寨多数为元明代时期建立的军寨。</p> <p class="ql-block">  本次考察的主题:周至寨文化。考察范围:周至县西310国道以北,翠峰镇以西。时代范围:元明时期。</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景旗寨 蒋旗寨 郎旗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景寨老书记范遵厚淡景寨</p> <p class="ql-block">  景旗寨属于哑柏镇景联村,分为南景寨和北景寨。人们都称“景寨”,但经过考察,其真实名字为“景旗寨”,南景寨来源于北景寨,北景寨大姓为谭姓、张姓、高姓。景寨村名来历应该是元代时期设立军屯时建立的军寨,因其军寨首领为景姓的缘故,故称景旗寨。后来,景姓衰落,明代以后迁入此地的谭姓、张姓、高姓后来居上,成为这里的大姓。查景姓来源,景姓一支来自于蒙古族,这与景寨元代军寨的历史相吻合。</p><p class="ql-block"> 与景旗寨同类型、同时期的军寨还有:蒋旗寨、郎旗寨、杨旗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蒋旗寨位于哑柏镇北五联村,据村中车益文老先生介绍,原址位于丁麻村北的古渭河边,是元代建立的军寨,后迁至现址。蒋寨建有周至县历史悠久的东岳庙,敬奉东岳大帝,现存有《蒋寨重修东岳庙碑》,立碑时间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碑文为进士云南监察御史邑人華岩、赵宁逵撰。碑文主要介绍祭祀东岳大帝的原因:东岳大帝为春神,因为春为一年之首,故而建庙祭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元史》兵志记载: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发文州镇戍新附军九百人,立哑柏镇军屯。景旗寨、郎旗寨、蒋旗寨就是这一时期因军屯而建立的军寨,朗旗寨,属于哑柏镇五联村,位于蒋旗寨西北,原址在今村址北,因军寨朗姓将领而得名,查朗姓来源,一支来源于蒙古族, 这与朗旗寨历史相印证。</span></p> <p class="ql-block"> 蒋旗寨重修东岳庙碑</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杨旗寨</p> <p class="ql-block"> 和杨旗寨樊俊奇老师探讨村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杏园安守义老先生谈军寨</p> <p class="ql-block">  杨旗寨属于青化镇杨寨村,分为上下杨寨,上杨旗寨从下杨旗寨分之而来。据83岁的老先生樊俊奇回忆说,解放前,这里有古城堡,北城门楼上篆刻有“永丰寨”。</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白寨</p> <p class="ql-block"> 老白寨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老白寨村碑</p> <p class="ql-block">  白寨,位于青化镇白寨村,分为老白寨村和新白寨村,新白寨由老白寨迁出而来。老白寨大姓:安家为主,杨家,万家,刘家。村中有庙,庙内有:三官祠(祭祀尧舜禹)、圣母宫、关帝庙。关帝庙居中,供奉的是武圣关羽。三官祠居左,供奉尧舜禹,是关中地区少有的祭祀尧舜禹的祠堂。圣母宫居左右,供奉的三霄娘娘。</p><p class="ql-block"> 据《元史》兵志记载:因为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朝设立杏园庄军屯,屯233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杨旗寨、白寨、滹沱寨三寨是围绕杏园庄军屯而建立的军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站:滹沱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滹沱寨王老师介绍村史</p> <p class="ql-block">  滹沱寨,位于青化镇滹沱村,“滹沱”,本意指河水泥沙量大,浊的意思,也指河边的村庄。因为滹沱村在古渭河边,因而得名。滹沱寨,东为上滹沱,西为下滹沱寨,据村民王老师(原青化中学历史老师)回忆说,祖上传下来的说法是:本村最先迁来的是乔家,谢家、韦家、王家是后来元末明初迁入的。谢家迁自安徽阜阳,王家迁自南京。</p> <p class="ql-block">  东寨天地庙祭祀天地</p> <p class="ql-block"> 重修天地庙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站:谭家寨、东寨、西寨</p> <p class="ql-block"> 西寨村</p> <p class="ql-block"> 西寨王氏宗族谱</p> <p class="ql-block">  西寨村二百多年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  谭家寨、东寨位于竹峪镇西部,与眉县接壤,西寨位于眉县,东西两寨相去不远。</p><p class="ql-block"> 谭家寨原名“山关寨”,东寨原名“务平寨”,西寨原名“范家寨”,据元史兵志记载:至元年间,在南山口设有巡哨军人八百户,所以,山关寨、务平寨、范家寨为元朝设立的驻守南山关口的军寨。明洪武十六年(1383),谭姓人留居成村,后张家迁入后,合力筑城,亦名谭张寨,清代县志记名谭家寨。新中国成立后,周至县首任县长张光天即是谭家寨人,明朝时,谭家寨先祖张府翱1507年在山东青州任推官。东寨:现以任姓,王姓,牛姓为主;西寨原以范家为主,根据王家族谱记载,明朝以后王家,牛家迁入,范家,王家,牛家成为村中三大姓。</p> <p class="ql-block">  此次考察,从早晨8:00出发,除吃午饭外,人不停步,车不停驶,晚上8:30回到家里,行程100公里,走访九寨一村,每走一村,了解一段历史,便如获至宝,通过调查发现,村中有老师 ,村中的历史便得以传承,村中的发展繁衍便脉络明析,反之,则状况堪忧,以讹传讹严重,甚至以传说当历史。遇到了解村史的老师或者老者,探明历史渊源,比自己挖了金矿还兴奋,手臂脸面晒的焦红 ,口渴得难受,比起我们探明一段历史真相,搜证重要的文物的面前,都不是事 ,我们爱这一方土地,爱这里的乡亲,就是要让这里的宝贵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延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