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名师导航,探“学习方法”——樊城小数教学研讨暨肖艳创新工作室活动

筱珂

春夏交替,萌动新希冀。2021年4月30日上午8:30,“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实践探究——五六年级区级研讨暨襄阳隆中名师刘敏工作室、肖艳创新工作室活动”隆重拉开帷幕。来自襄阳市城区百余名小学数学教师,齐聚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共探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力。 本次活动由樊城区教育局小学数学教研员肖艳老师主持。肖老师站位专业、言语幽默总能撬动老师们的灵感,让与会老师有所思、有所谈、有所获。 各为各美 美美与共 此次活动的两节研讨课分别由樊城区小学数学学习力教研组第五六小组的成员程焱老师和张文玥老师承担。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的程焱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这本节课程老师的素材全部来源于学生,开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汇报展示中,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抓住概念本质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利用两次知识打通,沟通整数、1、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方法指导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让数学学习变得有生动活泼而富有趣味。 樊城区竹条中心小学的张文玥老师执教《逻辑推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在游戏导入中唤醒学生的推理经验,在分析例题中引入列表的推理方式,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汇报展示中,学生借助表格、画图、操作演示等方式,推理出正确结论,并总结推理的方法—排除法。在结合表格信息进行多角度观察时,发现多种推理思路,感受化繁为简和优化的思想。整节课教师都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课后的思考题也让本节课的知识和学生的兴趣得以延伸。<br><br>  生动的课堂:授人以渔的老师,如沐甘霖的孩子们——<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程焱老师授课中</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文玥老师授课中</h3> 两位老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干脆利落,干练实用的课堂深深的吸引了与会人员,可谓专家有笑容,老师们有收获!<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大家听得多认真!</div> 厚积薄发 深度解读 <p class="ql-block">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课堂结束后程老师和张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现场说课,分享自己对课程的深度解读。</p> 程老师:“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注重突出概念本质,用迁移和类比打通知识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张老师:“例2这道题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推理的方法和依据,构建推理框架,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心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审查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字母卡片的学习素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全面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思维碰撞 共同成长 <p class="ql-block"> 授课教师精心准备,精彩呈现,用心解读,听课教师沉醉其中—醉心思考。活动现场教研氛围浓厚,老师们畅所欲言,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让活动更具引领,更加走向深入。</p> 襄阳市昭明小学的黄福忠老师:程焱老师、张文玥老师秉承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做探究,老师方法引领、渗透学法,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二位老师立足教材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迁移类推到新知,让新知不陌生、有“生长点”,让学生学有知识体系的数学。建议张文玥老师可以再放手些,当学生说到用“表格” “思维导图”来帮助推理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或讨论尝试,更能激发学生思维,课堂生成将更精彩。   襄阳市长虹路小学的王红霞老师:作为数学老师,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自己应当心中“有法”,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都应当相机而教,把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专家讲座 高屋建瓴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精彩展示更离不开集体的智慧,瞧!最优秀的老师都有专属的最佳“撑腰人”!——</p>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的袁丽老师以《聚焦概念教学 促进深度学习》为题展开讲座。讲座内容针对“如何让学生深度理解概念,掌握其学习方法,让课堂走向深度学习”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br> 一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有大单元教学理念。尝试主题(单元)教学,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为打通“阻断墙”,促进学生深度学习。<br>  二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方法。<br>  三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素材,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理解概念,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 襄阳市新华路小学的陈萍老师将数学的学法细化为三个层次:<br> 一是数学信息获取与整理方法。通过细品读、作标记等手段,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然后理层次,找联系。让学生学会整理,能深入分析。<br> 二是数学活动探究与合作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全面参加活动中提升自主学习力。<br>  三是数学问题分析与思考方法。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动脑多想、多体会经历转换的过程是深化他们对于这一思想体会及运用的重中之重。<br><br>  樊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肖艳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首先对这次活动做出了纲领性总评。 肖艳老师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致力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给学生深度思考的路径。”并和老师们分享了她总结的“两个知识点”:<br>  知识点1: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它包括经验的获得、保持、应用。 知识点2:数学学习方法。它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是一些实际措施。 满心希望,满载而归。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为老师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樊城小数人继续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学生

老师

学习

教学

数学

方法

小学

课堂

推理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