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手画我心《开创新纪元》,向党的生日献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创新纪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政协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朱德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周恩来同志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激扬文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长达13年之久。1925年春,回湖南领导农民运动,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湘江的自然景象,联想着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沁园春》这首诗,描述同学们当年革命气概和斗争情景,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恩来作于1917年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此诗充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力图“破壁而飞"的凌云壮志和立志救国的远大抱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转战陕北》 </span></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动撤离延安,开始了历时1年零5天的转战陕北历程。中共中央在指挥西北野战军作战的同时,全面地指挥着全国其他战场的对敌作战,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并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作出了许多重大决策和部署。如果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转折点,那么转战陕北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是一首陕北民歌,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普及中华大地,也是全国人民情感的真实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民公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毛主席建国初期就反复強调</span>,党员应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周总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讲述那过去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有13个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是: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代表着全党58名党员。</span>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8名党员中</span>只有4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p><p class="ql-block"> 58人中有15人为革命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李汉俊、杨明斋、李启汉、俞秀松、李大钊、范宏劼、何孟雄、张太雷、邓中夏、何叔衡、彭璜、陈潭秋、赵子俊、邓恩铭、赵世炎。</p><p class="ql-block"> 58人中有8人在建国前夕因病去世,他们为革命事业默默奋斗,无私奉献,为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沈泽民、高君宇、繆伯英、李梅羹、江浩、陈子博、刘伯垂、王尽美。</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前师不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通径为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主章由党徽、五角星、旗帜、丰碑、向日葵、光荣花、光芒等元素构成,其中党徽象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丰碑寓意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向日葵寓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光芒象征党的光辉照耀;五角星代表薪火相传;光荣花寓意繁荣盛世、国泰民安和褒奖荣耀;旗帜象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与事业永续。副章由山河、中国结和红飘带等元素组成,飘带上雕有“光荣在党50年”字样,寓意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高峰、永葆青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