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叙述的形式表现主人公我第一次独自登泰山的心路历程,并非景区介绍。全文依旧保持以往的文风——细致琐碎,全程历时两天,从红门开始登山,夜宿迎旭宾馆,天烛峰下山,见到了云海,超级月亮,最美日落,日月同辉,日出,古松园,偶遇,等一切美景。一百张配图,4000余字。 当我带着和彬走过都里漳河峡谷,洹河峡谷以及林州太行山脉的时候,他说有朝一日要带我去看看大江大河名山大川,言下之意是他不屑于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林州太行山脉--太行大峡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里漳河峡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洹河峡谷</h3> <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先去泰山吧也不算远350公里。简单的做了攻略后,决定4月16日周五(2021)去,避开假期,争取包场。怎奈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席卷华夏大地,行程被迫取消。当晚沙尘暴继续南下,第二天碧空万里无云,但和彬却没有了档期,他自己说啊“忠孝不能两全”。 巧的是好友周伟在那个周六去了,十分感谢周伟提供的所有信息,给予我此行很大的帮助,还发来的祝福红包。 拿出日历继续挑日子,决定了的就去,等着等着就老了。4月26日周一农历三月十五,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日子。由于是工作日,寻尽身边好友,无奈只能独自旅行,想想就觉得爽~~我可邀请过你们啊,这是你们不去的啊。 当天起了个大早,磨蹭完六点半出发。南林高速东边这段儿的车确实少,总共没见过10辆。 没走多远儿居然困了,这还没出市呢……随着音乐放声歌唱,这招儿确实管用,一首接着一首,不用担心走调儿,也不用担心破音,没听众么。<div>进入濮阳地界便有零星小雨,一路向东,驶入山东界内,上一次来山东还是数年前去菏泽曹县探望小郭子,如果他还在那该多好啊,我十分怀念他,也时常在梦里见到他。</div> 雨势越来越大,找个服务区休息了一下,继续赶路,历经四个小时,到了泰安市,此时导航显示泰山脚下的路堵成了猪血红。 今儿当真周一工作日?而且还下着雨,难不成此景区只要不下刀子,都一直这样的人流量? 随着黄健翔的导航“前方路口右转,在下一个路口左转……”放眼望去哪个路口是下一个路口呢?又看了一下地图,确定下一个路口是此时的第二个路口,还在前面,然而这个路口已经过线了,抬头晃了一眼直行是红灯,还有5秒,急忙刹车,终究还是停在了路口对面的线上。第一次闯红灯,车停稳后心潮澎湃,仿佛所有的司机都在看着我,但我看不见他们。迅速的平复了心情,七月清分,快到了,待绿灯亮后继续按着黄健翔说的走。 “前方路口右转,转过后请迅速左转”为何会有这样羊驼的路口! 按照导航左转就可以到红门生态停车场了,但交警指挥直行,到前面路口掉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呢?我不停的问,不停的问,工作日啊!龟速一样的前行,停好车,收拾了背包,开始登山。 离开停车场的路边很多店铺都在卖各种各样的拐杖,我肯定是不需要吧,下坡绕到了游客中心,从这里开始登山,路边有个福字,时间是10:45。 上山的人也有交通管制?登山的走右边,去红门宫的走左边,看了看左边排队的人们,这当真是工作日啊~?!时间不允许我和他们在一起。 过红门发朋友圈文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庆幸目前还属春季,再晚来几天就立夏了。 路上的人很多,很多旅行团,老太太团,一直到检票口路都是很平缓的。我右手拿相机,左手拿手机,一边拍景色,一边拍自己。 继续走遇到仰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流砥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革命烈士纪念碑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有非常著名的“二虫”</h3> 当时两个情侣在那里,他们应该是讨论了一会儿不知道念什么,女孩子随即来问我,我跟人家连比划带说的解释了一下“风月无边”,姑娘瞬间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扭头找到她男朋友说瞧人家多有文化。面对别人的夸赞,我得客气一下么,“还好遇上你俩,要不我都没有机会表现自己”。 青未了对面有个亭子,脱掉件绒衣,确实出汗了,只穿着紧身衣和外套,简单的吃了点儿沙琪玛继续登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斗母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官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石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帘洞</h3> 边走边发朋友圈,白露说我霸屏了。很可能人设要崩。 走过碧霞灵应宫已经起雾了,而且越来越大 回马岭处遇到一个挑山工, 过了回马岭,有一连串的台阶,很多人已经开始休息了。侧前方一个游客的拐杖掉了下来,我给人家接住了,他挺不好意思的,缓解尴尬,我说“看出来你已经累了”,其实我这还正热身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理纪念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步天桥 附近依然有很多休息的人</h3> 登到中天门这边人更多,找个角度拍照都难,雾气已经变成了细雨,买了个雨衣。还有很多乘车上来的游客融入了这滚滚的人流中。这种雨始终在空中飘着,不会落下来。 沿途的石刻在这云中若隐若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步云桥离的远了都看不清楚</h3> 这是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八盘</h3> 上山的人走走停停,下山的人停停走走,迎面有个下山的道士,健步如飞般的逆向超车,冲着我走来,手里提着个青色包装,一看便是蛋糕,在我看的他时候,他看了我一眼,当时感觉是谁走漏了风声,他的速度确实快,在我还来不及细细思考的时候便从我身边划过。误会~事后得知泰山老奶奶也是今天生日,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什么工作日还这么多游客。 在过了龙门不久,抬头望去最后一个台阶后已经看不到建筑了,难道已经到山顶了?于是一步两个台阶发起了冲刺,股四头肌确实发酸,踢球没有这样的感觉,当快要登顶的时候眼前再次出现新的台阶,还是草率了。 过了升仙坊看到了南天门,这次应该是到山顶了,当这段路走到中间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来时的路,就看到了这番景色,情不自禁的“哇~”,引得路人一同驻足观看,反正他们也需要停下来休息。<div>全程也没有扶栏杆,根本插不进去手。</div> 到达南天门的时间是14:35 不到4个小时,我跑这么快干嘛呀,沿途景色都看清了吗?那么大的雾气,我倒是得能看清啊~ 进入南天门,未了轩等门前香客排队。 继续前行,目之所及和网上看到的一样了,天街的牌坊,正在想会不会下雨,果然如我所愿,雨不但开始下了,而且下大了,随即发朋友圈并配文“天街小雨润如酥”。 再次穿上了我那裂开口子的雨衣,能遮多少算多少吧。 泰山老奶奶就在这里,碧霞祠 在碧霞祠转了一圈儿,还是人多,满是排队的香客,很多人都提着蛋糕。 继续走,路过唐摩崖人多, 五岳独尊石人多, 玉皇顶人多 ……人多…… 沿着山路继续走,终于到了周伟推荐的迎旭宾馆,两个单人间,一个是带卫生间的要460,另一个不带卫生间的360,自带洗漱用品。老板意思是今天天气不好才这个价位,我问他这种天能看到日出?他说这都说不准。就那个便宜的吧,真走不动了,包儿也背不动了。迫不及待的把背包卸了,瞬间轻松好多。开始逛,居然可以小跑儿了。 我就住在左起第三个房间吧~ 出门右转是拱北石, 绕着走到了瞻鲁台 仙人桥 孔子庙 乾隆行宫 这几个景点已经开始关门下班了,香客们也都陆续的去缆车方向下山,想着明天一定不会坐缆车下山,决定去看看缆车, 此时山雾达到了极点,物极必反么 再次回到天街,找了个面馆吃了碗长寿面, 此时此刻山顶的雾气散去了,露出了无边的云海, 在天街牌坊前拍的这张照片,和彬说这是两天的行程中拍的最好的,这他就不懂了,最好的是第二天下山时候拍的。 我决定回迎旭宾馆拿相机, 再次路过唐摩崖时,已经没有了游客,终于包场了,而且能看清了 五岳独尊石只有三个游客,让一个大姐帮我拍了好多张,各种姿势,这张是正经的。 拿出相机去瞻鲁台,我觉得这里看到的夕阳一定是山上最美的 再次离开迎旭宾馆,正东方,一轮圆月升于云海之上 瞻鲁台上有位博主在直播,老远便听到他的声音“海上升明月,这无边的云海啊~……”。 框景 环看180°东边月出,西边日落,日月同辉的景色也只有在晴朗的冬季看过,但和此景比起来仅仅是字面上符合 这是一幅画 这也是一幅画 <div>这还是一幅画</div>随着时间的推移,马上就要见太阳坠入云海了,但山上起了大雾,挡住了最美夕阳,此时气温骤降,就如同在冰箱前打开冰箱门的感觉一样,冷气迅速扑来,而且门儿还是一直开着 我又在山上走了一圈儿 <div>信号塔下就是玉皇顶</div><br> 看完落日余晖,回到屋里,开始选择明天下山的路,打开高德地图,天烛峰一线的景点明显比桃花峪的多,就这儿了,不再改了。<div>订过闹钟,晚安。</div> 闹钟在5点半准时响起,拉开窗帘看着窗外的白雾,这是在云里,这能看到日出? 这宾馆的优势就在于此,躺被窝里就把日出给看了。 洗漱完再次回到被窝里,老板来敲门喊着“起床看日出了~”。我把能穿的都穿上了,确实冷,准备出宾馆看看,老板把我拦住让我回阳台上看,我又问他这种天能看到日出?他还是那句话“这都说不准”。 到了阳台上已经有好几个游客了,听着脚下那嘈杂声,但就是看不到人。随着雾气慢慢的散去,我看到了他们各色的衣服,挤满了山头,想想还是我这儿舒服,等了一会儿不见天边有任何的变化,我又回被窝了。 刚回去没多久便听到外面的欢呼,白茫茫的天际出现了一丝黄色,参杂着些红。 顶着寒风再次来到阳台上,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那里,终于出现了有明显轮廓的黄点儿,人们再次欢呼,不虚此行。快乐总是短暂的,也就几分钟太阳完全露出,人们开始散去。 我也退回到屋里再次钻进被窝,真暖和!倚在枕头上,隔着两层玻璃望着徐徐上升又若隐若现的太阳,听着撕哮的风声,我决定将此温度再保持一段时间,360啊。七点,窗外的风没有丝毫的减弱,雾气穿梭如流水。我盘算着今天的路程还远,收拾背包准备下山。 退了押金,拨开门的那一刻,感觉这风怎么又大了呢。耳旁又响起了那句“你瞧你瘦的,刮大风能把你吹走么?”。不得不承认,还是他们见多识广。出了宾馆的这条路我就没有走成直线!迅速的绕过路边那几块大石头,倒不如说是风把我吹过那几块大石头,下了几层台阶,风势也弱了好多,但气温依旧很低。我要找个饭店吃点儿东西。 路过碧霞祠遇到了救援队将受伤群众抬下山 来到北天街,早餐10元随便吃的,喝了三碗热饭,此时才算不冷了。 喝饱后又专程拐到丈人峰看了看,遥想9年前洪刚恭喜我加入老丈人俱乐部。再次来到山顶,风势依然不减。 和丈人峰合影后开始正式下山了,索道旁边卖水的老板推荐我走过了北天门的那条路,为什么当时我走过去好久又退了回来呢。<div>这条路见不到人了,和昨天上山比起来,俩景区吧。</div> 继续一边拍照一边发朋友圈,从昨天开始陆续很多朋友都发来贺电,赞叹这一旷世美景,一番寒暄后,男同志们大都关心我在哪里工作,福利和待遇竟然如此优越,竟然有公休,确定是一个人出来玩儿的?女同胞们则都关心我怎么就不在家里看孩子。当然了只要脸皮厚这些都不是事儿,通俗讲就是不要脸了呗,文艺点儿说就是放下脸面。 路上遇到一队建筑工人,挑着水泥上山 <div>这个是卧虎松</div>古松园,数不尽的松树,这种美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柏树不算 元君庙旁边是华盖松 山泉水 离开元君庙不久遇到两位姑娘,一定是泰山奶奶派来的,剩下的旅程一路相伴,欢声笑语,相见恨晚。人家俩也是昨天全程走上去,今天全程走下来的。好了不起啊。 你在桥上看风景,我在旁边看你 这条路是不让上山的,当天下山的游客算上我一共遇见了4个。 天烛灵龟旁的海棠花 小天烛峰 山呼门 大天烛 龙脊 有一片榛子树,每棵树上都系着一个绳子,干什么用的呢,我猜是数数用的。 山脚下有个小水库 封禅大典的舞台 12:45到了山下,滴滴司机都不来的,只能坐公交车绕回了红门生态停车场,坐在车上的感觉真好。然后在岱庙附近吃了饭,游览了岱庙。<div><br></div> 置身岱庙,望着远处玉皇顶,走上去的,又走下来的,确实了不起。 五岳归来不看山,我可以理解和彬的意思了。<div>玩透了,傍晚返程<div>此行收获颇丰,和泰山老奶奶同一天过寿(女娲生日也是这一天啊)等等。也错过了很多,西天门在哪儿没看到,月关峰在哪儿没看到,岱顶那条路为啥没走,等等。</div><div>“有遗憾才是人生啊。”</div><div>若能年轻10岁该多好。</div><div>此行送于我这正在逝去的青春。</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