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民间美术”课堂教学高峰论坛

冯越婕。🎈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杭州,已准备好了去迎接夏天的到来,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本次为期三天的美术研究课程,就在这充满意境的西湖畔~培训意在民间美术思维体系下,做到在生命意识与情感文化的熏陶中“育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师的核心价值传输,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中国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带着中国人的眼光与价值观去上美术课。作为中国人,中国教师,我们有教书育人的职责,我们美术教师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份民间传统艺术。在课堂当中,教师对学生的三观影响很大,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不讲,学生就不懂,形成了思维的局限,所以教师要讲解文化性知识,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述中国故事,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理解。真正的课堂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体的示范课当中,几位示范课教师示范都很少,甚至没有,但最终学生作业都是丰富多彩的,强调在做中学,强调儿童思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为皮影拍新剧》</b></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授课教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当中学习皮影艺术的各个领域,比如说设计皮影故事、设计皮影舞台、如何艺术传承与皮影设计表演。这一节课下来,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皮影艺术,潜移默化的教授予学生。教师创设的皮影情景具有经典性与针对性,创作指导时,以唱响亚运为主题,以西游记人物为主要角色,展开想象,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拍一部皮影戏。这样的创作想象既结合了生活特点,又解决了学生作业的分层问题,让皮影戏变得不会太难,学生容易接受。</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剧本分工合作,创作角色和道具,并且完成表演配音。在短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自我探究的方式去研究皮影,热爱皮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客家围屋——软板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轻松的谈话导入当中,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客家围屋的历史和特征及地域文化现象,在体验版画工具材料艺术语言的同时,走进本土民间美术,在实践认识中体验自觉意识。导入之后教师用轻松有趣的教学语言为学生们讲解客家的房屋历史。以带入式的方法,从课本出发,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三种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创作多种工具,重在痕迹生成。整节课堂体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讲课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课堂作业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国竹篮》</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课以竹篮为主线,用探索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最后的美术作业紧扣主题,并且培养学生语音表达能力。在思考中找到中华文化的内涵,教师在一言一语当中引导学生从传承与创新中进行表达。中国古篮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竹编工艺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开始伴随人类的发展了。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时期以后,竹编工艺已经得到了全面发展,于是浙江一带出现了编织精致的传统民间工艺竹篮,成为江南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情,如婚嫁寿喜走亲戚担的托篮,富家女人用的绣花箩、针线箩盒、赴京赶考时考生用的书箱、烧香拜佛用的香篮、吉庆和日常生活用的食篮、礼篮和花篮......编织纹样非常丰富每个用它的人都有故事。而竹篮以其独特而精湛的技巧,体现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内容、热情而又形象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和情感生活。可惜由于气候、环境、历史战乱的变迁,现在保存下来的己为数不多了…该教师以竹器悟德、以竹艺育人、以竹人立志!三方面就可以把课讲的如此精炼!整节课孩子们肯说会说积极的说,师生互动明显~真正的课堂是还给学生,出现问题,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悟东阳木雕牛腿》</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课以东阳木雕牛腿为研究点,探寻木雕牛腿的变化,让学生感知木雕牛腿的特点,文化价值和意义。通过触摸实物,欣赏研究和了解历史人文,培养记忆文化的传承意识,逐步树立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课程当中,王老师和学生聊聊“牛腿”,究竟什么是“牛腿”?了解牛腿的生活来历,让学生去自主问老师问题,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上课,从而发现牛腿的秘密:图案很精美,雕工很精致,寓意很有趣,且深刻,那些都凝结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而这秘密也给了学生启示。每只牛腿的内涵故事和文化追求,都代表了不同主人的不同审美,以及不同的精神追求。作业要求之前的开拓思维,让学生们用现代的思维去传承或表达自己对牛腿的新想法。</p> <p class="ql-block">  作业形式加入思考环境,分为两种类型,作业形式多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怀袖雅物》</b></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导入环节就紧扣重难点,每个小组一把扇子,首次接触并试着把它打开,“梅鹿-九五-十六方”教师解密,接着讲扇子的历史,本地扇子的兴起,提起兴趣。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触摸实物,并提出问题,对于扇子,你有什么问题吗?把时间交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笔墨之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墨画是学生喜爱的内容,也是美术教师们喜爱研究的课题,但是在青年教师中,在水墨教学方面其实存在许多问题,第一种,我们在教学生时倾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于程式化,导致儿童失去了他们的特点。第二种,让儿童自我表现,导致儿童无法获得经验,更无法理解水墨画。所以如何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境下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同时又能关照到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做到均衡是非常难得。</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不同的画面,没有斥责,没有急躁,魏老师就这么用春风化雨的语言,巧妙的对待课堂生成,不着痕迹地化解学生的尴尬,用自己的耐心和精彩的点评呵护着孩子的童心,呵护着孩子心中艺术的萌芽。比如:他体验了自由,而你们的画中没有,他的画中充满了无限。评价语言丰富!并且尊重每一位孩子…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课中随学生改变重难点,强调握笔姿势。课的流程不是固定的,不是死板的,而是随时调整的,不是整节课都在走流程,目的是要真正的教会学生!魏老师的课堂是真正育人的课堂。通过他的案例分享我们学习到:</p><p class="ql-block"> 一、教师需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由学生自己对于美术学习展开独立思考,教师应该成为隐藏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学习背后的人。</p><p class="ql-block"> 二、学生在安静的思考中,生发出自己独立的思想,并通过自己的话语阐释出来,在与同学间或老师间的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融合与反思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倡导核心素养下的今天,育人的、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成长的美术课,所基于课堂的重要引领在于,引导学生的“观看方法”“思维方法”,这两个方法的建立,是学生必备品格和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美术课堂上教师没有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其自己的“观看方法”、自己的“思维方法”,那就无法做到美术学科育人。</p> <p class="ql-block">  每听一节专家老师的课,就像用镜子照见了自己的不足,用尺子量到了自己的短处。“千课万人”云集天骄,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们的专业成有很大帮助。学习是永无止尽的,它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更准确的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业余时间我们去中国美术学院看画展,丰富了自己的视野,每幅画当中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画的理解,以及观者对于画不同的感受~当我走进中国美术学院校门的那一刻,从门口的一株园艺植物到建筑…我都体会到了文艺的气息和创作的灵感!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有了双重的美学体验,不论是视野,还是心理,都是一次质的成长!</p>

学生

教师

牛腿

皮影

美术

课堂

育人

整节课

思维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