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所谓痛风,就是单钠尿酸盐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的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p><p>在古代社会,痛风多发生在达官贵人身上,因此被称为“王者之疾”、“帝王病”。比如元朝忽必烈晚年就由于饮酒过多而饱受痛风之苦,最终导致他无法正常走路。</p><p>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并且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p><p>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2亿,其中痛风患者也已超过一亿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p> <p>痛风是怎样形成的?</p><p>痛风的形成,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p><p>嘌呤是一种遗传物质,存在细胞和食物当中,嘌呤代谢产物就是尿酸。一般尿酸可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过多的嘌呤食物或者尿酸排泄不畅,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积蓄多多,诱发高尿酸血症。在尿酸过高的情况下,血液中的尿酸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沉积在关节腔,逐渐地就会变为痛风石,并且会诱发痛风发作,令人剧痛无比。</p> <p>中国的“痛风冠军城市”是哪个地方你知道吗?有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广东,因为广东的人在印象当中什么都吃,而痛风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p><p>但就这一道菜“啤酒配蛤蜊”就让青岛成了中国的“痛风冠军城市”,青岛成年男性的痛风发病率高达2.2%,远高于全国0.96%的发病率,青岛痛风病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也打破了中国痛风病年龄最小的记录。</p> <p>现在我们来看看广东,没错吃在广东,人们说广东人除了四条腿的桌子和两条腿的人不吃外,其它什么都吃,所以痛风患者人数最多的省份一定是广东,中国痛风分布前十省份分别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北京市、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浙江省和湖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为痛风发病高发区。根据地域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为痛风高发区。痛风除了遗传因素外,与吃有非常大的关系。</p> <p>痛风主要是因为食用嘌呤含量过高的食物,引起血液中尿酸含量超标,从而引发痛风,嘌呤主要存在于一些常见的动物内脏里,比如说鸡鸭鱼肉的肝脏,还有一些鸭肠、猪肠和鸭血中都含有大量嘌呤物质。嘌呤成分较高的食物还有就是用肉炖的汤,很多水产品中也含有大量的嘌呤,就比如鱼类和螃蟹,龙虾,贝壳类海鲜等。</p> <p>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食物按嘌呤含量分类的情况:</p><p>根据嘌呤含量,每100g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50 mg为低嘌呤食物,在50-150mg之间的为中等嘌呤食物,大于150mg的食物为高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嘌呤(150-800mg)含量极高,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肝、脑、肾、牛肚、沙丁鱼、凤尾鱼、鱼籽、胰脏、浓肉汤、肉精、黄豆、白带鱼、鲢鱼、白鲳鱼、小肠、酵母粉、小鱼干、牡蛎等。</p><p>每100g食物嘌呤(75-150mg)含量较多,中嘌呤食物包括:干豆类、干豌豆 、扁豆、绿豆、黑豆、大比目鱼、鲈鱼、贝壳类水产、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野鸡、鸽子、鸭、鹌鹑、羊肉、鹅、兔、鹿肉、火鸡、鳝鱼、淡肉汤、淡肝汤、淡鸡汤、鸡肉、肾、肚、鳗鱼、豌豆、黑鲳鱼、草鱼、鲤鱼、螃蟹、虾等。</p><p>每100g食物嘌呤(<75mg)含量较少,低嘌呤食物包括:芦笋、菜花、青豆、菜豆、菠菜、麦片、青鱼、鲱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鳝鱼、鸡、火腿、淡牛肉汤、麦麸面包、 海藻、栗子、花豆、豆干、米糠、鱼丸、黑芝麻、红豆、茼蒿、花生、枸杞、杏仁等。</p><p>每100g食物嘌呤(<30mg)含量极少,痛风患者可食用包括:奶类、奶酪、蛋类、水果类、可可、咖啡、茶、海参、果汁饮料、豆浆、糖果、蜂蜜、 精制谷类(富强粉、精磨稻米、玉米)、蔬菜(紫菜头、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冬瓜、土豆、山芋、莴苣、葱头、白菜、南瓜)、果酱、瓜子、麦片等。</p> <p>现在就来看看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高嘌呤炸弹,广东几乎人人每天必食之的煲汤,近期似乎“惹祸”上身。网上爆炒这种流传数百年的老火靓汤是一种“垃圾食品”,因为这样的汤里没有任何营养,更可怕的是食物细胞里的嘌呤会大量溶于汤里,这个东西会显著加剧高尿酸症的风险。尤其是像广东人爱喝的传统“黄豆猪蹄汤”等,这几乎就是“高嘌呤炸弹”的代表,广东一带因为爱喝汤,它也成了全东亚首屈一指的痛风高发区。”</p> <p>哈啤酒吃蛤蜊,这一句青岛话,把青岛的两张食物名片都包括在内了,也把青岛这座海滨城市送上了中国痛风冠军城市的“宝座”。海鲜本来就嘌呤含量高,再加上啤酒的作用,这个高嘌呤炸弹是当之无愧。</p><p>在酒类当中按嘌呤含量高低分别是:啤酒、黄酒、白酒、红酒(红酒里的干红更加对痛风患者身体有宜,当然不能过量)。</p> <p>广东另一个“高嘌呤炸弹”就是客家人喜欢吃的八刀汤,什么是八刀汤?其实就是把猪身上嘌呤含量最高的猪肝、猪肺、猪肠等内脏熬成的汤,这叫八刀汤,也可以叫高嘌呤汤,这是痛风患者的天敌,一定不要碰。还有客家人喜欢喝的黄酒,那也是让痛风患者痛苦的元凶之一。</p> <p>广东还有一个痛风高发地区就是潮汕地区,因为那里靠海,有很多海鲜,因为大部分的海鲜都比肉嘌呤含量高,潮汕也有一个“高嘌呤炸弹”,就是潮汕砂锅粥,他们把高嘌呤的海鲜,贝壳、虾、蟹等,不是用水,而是用粥把它煮到了一起喝下去,痛风患者一定要近而远之。</p> <p>紫菜的嘌呤含量很高,虾皮的嘌呤含量也很高,两者结合在一起,做成紫菜虾皮汤,会起什么化学反应,你懂的!</p> <p>啤酒海鲜、动物内脏是痛风患者一定要戒的食物。还有西北、中原人喜欢吃的羊杂汤(都是动物内脏),东北人喜欢吃的小鸡炖蘑菇(蘑菇、菌类植物也是高嘌呤食物),广东人喜欢吃的鱼头豆腐汤(黄豆和豆腐的嘌呤含量也很高,不宜多吃),四川人喜欢吃的火锅,食材基本都是动物内脏,也要少吃,尤其是那火锅汤一定不能碰!</p><p>看看下表你就知道那些可以吃?那些要少吃?那些不能吃?</p> <p>想要远离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就应远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以下四种食物:</p><p>1、贝壳类海产品:海鲜是很多人的最爱,特别是到了夏季之后,大排档最不能少的就是海鲜。但是,贝壳类的海产品却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物质,本身就会加重肾脏分解负担,抑制尿酸的代谢。同时,海产品中也存在大量的嘌呤成分,对高尿酸患者而言很不友好;</p><p>2、动物内脏:这包括了肝脏、腰子、大肠等,无论是经过了哪一种加工,动物内脏中的嘌呤成分都不会消失。特别是用动物内脏熬成的汤,比如八刀汤、羊杂汤、鸭杂汤等,不仅内脏含有大量的嘌呤,同时嘌呤还会析出进入汤内,大量饮用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p><p>3、各种调味品:除了食材之外,某些调味品中也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这包括了鸡精、蚝油、酵母粉等。有研究发现,平均每100克的酵母粉和鸡精中,就含有将近500毫克的嘌呤。所以,高尿酸患者在日常做饭时,应尽量保持食物的清淡口味,避免加入过多调味品;</p><p>4、火锅:之所以将火锅单独列出来说,是因为大部分涮火锅的食材,本身就属于高嘌呤的种类。同时,食物在一锅汤中反复滚煮,嘌呤还会渗透到汤中,如果平时喜欢喝火锅汤,更是会加重高尿酸的发展。</p><p>除了远离以上食物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要大量饮水,这样不仅可以稀释体内的尿酸,而且还可以通过排泄,把体内尿酸排出去。</p><p>所以,痛风并不可怕,只要你管住嘴,痛风就终生不会发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