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潮汕嘎己郎 鱼生肥酒美食长 闽南潮汕游记(1)

学仁

<p class="ql-block">很多去过潮汕和闽南地区的人都很奇怪,这两个地区风俗、方言语调几乎一样,为何又互不认同?这确实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为探其趣,5月22日晚飞抵厦门集合,参加西安驴窝的闽南潮汕之旅。</p> <p class="ql-block">5月23日上午,从厦门的住宿酒店所在的环岛路出发,穿越海沧大桥,前往漳州东山岛。</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位于厦门和汕头之间,隶属漳州,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也是中国最美的小岛之一。岛周海水湛蓝而平静,有一条长达141公里呈蝶翅状的海岸线,因之被称作“蝴蝶岛”。</p> <p class="ql-block">领队小辉介绍,<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东山苏峰山环岛公路,在网上非常火爆,是一个来东山必去的“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苏峰山环岛路,因濒临湛蓝色的大海而横空出世。一路上,有许多游人停车拍照。我们的旅游大巴停下后,旅友们下车一看,海上云雾茫茫处,星星点点地飘浮着几座小岛,几幢高楼……齐声惊呼:海市蜃楼!</p> <p class="ql-block">苏峰山是东山岛的主峰。《读史方舆纪要》载:“苏峰山亦名东山”,东山岛即以此山而得名。苏峰山环岛路穿越悬崖峭壁,一侧是翠绿山岗,一侧面向蔚蓝的大海,风光旖旎,堪称东山岛最美道路。</p> <p class="ql-block">海湾处不时传来声声巨响。领队说这是一个军事训练场,因军事训练有时会封闭环岛公路。</p> <p class="ql-block">又一声巨响传来,仔细一看,焇烟腾飞处一辆坦克正在打靶,果然是一处军事训练场!海滩上还停着一排排用帆布罩着的坦克或装甲车。</p> <p class="ql-block">离开环岛路,不久到了金銮湾海湾。</p> <p class="ql-block">金銮湾位于东山岛中部,海湾呈“匚”形,北与马銮湾毗邻,南是苏峰山。金銮湾滩坡长舒缓、沙细质软,海面上无礁石,一望无限。</p> <p class="ql-block">金銮湾附近有一处纪念谷文昌的百里木麻黄纪念林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历史上东山岛是有名的“穷人岛”、“乞丐村”。解放前近百年间,全县被“沙虎”吞噬了13个村庄,1000多间民房和3万多亩耕地。世世代代的东山人尝不尽无林的苦,做不完绿色的梦。解放后,时任县长、县委书记的谷文昌,率领全县林业科技人员,探风口、查沙丘、绘地形图,最后试种抗风、耐旱、耐盐碱的木麻黄获得成功。谷文昌又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营造沙滩防风固沙的木麻黄林带,使东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荒岛变成了宝岛。此后,东山人一直不忘谷书记。当地人有口头禅:“看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并流传下习俗:“先拜谷公,再拜祖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前往东山风动石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三面临海,城墙为花岗石砌成,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戚继光曾在此全歼倭寇;郑成功曾以此为抗清根据地,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城最高处九仙顶是当年戚继光、郑成功的水师操练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动石景区是东山标志性景点,位于东山古城东门海滨。进景区不久,见到一座上书“美思”的城门,过了城门就看到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风动石之最。古代文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称风动石为“天下第一奇石”。这</span>块巨石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但却始终不倒,故名“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历史记载中,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搬走风动石,日舰“太和丸”用钢丝索系于风动石上,开足马力,可多条钢丝索被拉断了,风动石却纹丝未动,最后日军只得放弃。</p><p class="ql-block">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这块奇石究竟怎样形成如此奇特的状态,至今是个难解的谜。</p> <p class="ql-block">石体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等人所题“铜山风动石”大字,笔力雄浑遒劲。石前一块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诗:“造化原来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飚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关帝庙建于明代,可称中国最精美的关帝庙。仅是庙门顶部就用工艺繁复的剪瓷雕塑,雕有舞动的青龙和120个彩塑人物,装饰的庙顶色彩鲜艳。庙宇的门、窗、樑、顶等全都是雕刻精美的花纹和雕像。关帝庙的香火很旺,香客络绎不绝,进香求签解签非常虔诚。</p> <p class="ql-block">离开关帝庙,走到西南的海边,就是大美的南门湾,这是一个火遍网络的享有国内“意大利风情”的海湾。</p> <p class="ql-block">南门湾南北走向,靠北的部分地势比较高,有很多人文的景点,比如风动石,文公祠等。沿着临海的木栈道往南走,沿途观赏着海岸造型奇持的崖石,碧蓝的大海安静祥和,与蓝天白云溶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海面停着舷号“917”的现代大型两栖攻击舰。</p> <p class="ql-block">东山岛上的铜陵镇地处南门湾。有一部电影叫左耳,主角们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浪漫的海滨小镇,</p> <p class="ql-block">“一半小镇一半海”,如此浪漫而诗意。铜陵镇拥有大自然惠赐的如此美丽的南门湾,真是得天独厚。镇南沿海道路旁的防波堤面临大海。时已黄昏,我们坐在堤上观赏海景,只见夕阳斜照,渔船归港,海面仍有帆船点点,远处隐隐约约有些岛屿。阵风吹起海浪,拍打着岸边的防波墙,发出哗哗声响,我们已然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当晚在东山岛一家靠海的旅店住宿。次日(5月24日)一大早,我们就跑到旅店旁的海滩上,一边观赏晨曦中的绚丽海景,一边拍照。</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龙湖古寨游览。</p> <p class="ql-block">龙湖古寨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间,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现今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p> <p class="ql-block">龙湖古寨呈带状,南北走向,寨内三街六巷,从门市到街巷布置明朗,街巷井然有序,俨然一座小城。因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相似,故有潮州小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龙湖寨历代科举出身的进士、举人达50余人,名人的题词、书法、碑记众多。至清末民初,龙湖古寨内的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不少宅第有五进、十进,寨内庭院深深,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随处可见。2012年龙湖古寨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龙湖古寨的布局很讲究,先人们按照九宫八卦的图形精心规划修建,寨中央一条直街形似“龙脊”,沿着直街的东面有三条街,西门有六条巷,形同“龙架”,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加之左寨四周韩江、池塘、湖水环绕,因而称为“龙湖”。</p> <p class="ql-block">龙湖寨为多姓聚居之地,书斋名称中有以姓氏命名的,如黄姓的“江夏家塾”﹑许姓的“高阳家塾”等,更多由乡绅或文人命名,如“梨花吟馆” 、“雨花精庐”、“怡香书室”等,可谓各具意蕴,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龙湖历史上曾是潮州商贸十分活跃的墟市。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可想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清咸丰八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也成了一个内陆镇,随着时日,盛况渐衰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