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茂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6′~104°10′,北纬31°25′~32°16′,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东西长116.62千米,南北宽93.73千米,幅员面积3903.28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除羌族外,境内还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等17个民族。</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0日,经开发山区农业公司老板组织,和朋友相约,经历了一次崎岖盘旋的山路之行!</p><p class="ql-block">每次从西宁到温江开车经过这段路,在山脚下,看到的只是绵延山峦的高耸。这次,沿着只有一辆车能通过的弯曲山路,一路颠簸上行,逐渐进入云雾缭绕的仙境,这颗快提到嗓子眼的心不断被深山里的景色惊喜、默默狂欢!!!虽然手抖动的厉害,但还是经不住用手机拍下来这一路的山景!</p> <p class="ql-block">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声音阶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5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5种调。六声音阶在羌族民间歌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两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一个乐句里或一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4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p> <p class="ql-block">羌族民间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祭祀性、礼俗性三种类型;但从活动的目的性看,许多形式都带有祭祀神灵,祈福攘灾的含义。主要形式有:“萨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耸瓦”等。舞蹈多是围着火塘和相互牵手进行的,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锅庄”,所以人们就把欢快的“萨朗”作“喜事锅庄”;把在丧事活动中进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称作“忧事锅庄”。</p><p class="ql-block"> 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的形式,参加者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围成圆圈进行。</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篝火晚会还有烤全羊,烤得开心,就是没有尝到羊肉味儿😢这只羊可遭殃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羌族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这件服饰是公司老板娘自己用了2年时间手工刺绣、缝制的。据说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感谢老板娘给我们体验的机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