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万恶之源,是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虽然随着经济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但是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br> 在某些情况下,钱依然是所有贪婪、欲望的根源,让人失去理智,摧毁信仰。在金钱面前,很多东西都显得不堪一击,比如友谊。<br><b>朋友向我借钱,我到底借不借?</b><br> 钱借出去以后,朋友却迟迟不还,我该怎么办?<br> 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人都遇到过,每个人都深受其扰,特别是面对一些关系好的朋友,“欠债还钱”在友谊前面就不再是天经地义,而是难以启齿。<br> 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朋友向你借钱之后,就再也没有主动提过还钱这回事。而对于你,提怕破坏感情,不提的话,心里就像有一个疙瘩,看不开,放不下。<br><b> 借钱这种事,真的能摧毁友谊。</b> <b>我的朋友赵谦,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b>。<br> 卓城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两个人感情一直很好。只不过后来,卓城高中毕业之后就辍学打工,慢慢发展自己也开始做了一点小生意。而赵谦一直本分读书,直到大学毕业。<br> 再后来,赵谦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每个月拿着不多但稳定的工资。而卓城因为各方面原因,原本的生意破产了,还欠下了不少债。<br>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卓城问赵谦借了10万块钱。<br> 对于赵谦来说,10万块钱正好是这几年工作攒下的积蓄,他薪水不高,所以这些钱完全是他省吃俭用留下的。他原本是想用这笔钱计划自己未来的婚姻和生活,但他也知道,目前来说,卓城比自己更加需要这笔钱。<br> 赵谦拿得出,但终究还是有些舍不得。不过最后,赵谦还是借给了卓城,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了,赵谦不想破坏。<br> 可是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卓城的欠债已经还清,生意也有所好转,但却从来没有提过还钱这件事。<br> 卓城不提,赵谦也不好开口。赵谦本身就是内向的性格,更何况面对的又是金钱这样敏感的问题,而且他也害怕,如果此时卓城并没有还款的能力,贸然提出也会伤害卓城的自尊心。<br> 所以,每一次和卓城接触,赵谦都希望他能想起这件事,可是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div> 在这个不断猜测、纠结,想开口却又不敢开口的过程中,赵谦对这段感情也变得越来越焦虑浮躁。他能很明显地发现,自己和卓城的友谊已经所剩无几了。<br> 最让赵谦心灰意冷的,是他偶然间得知,卓城的弟弟结婚买房,卓城往家里寄了20万元。有钱给弟弟买房,却从来没有主动提及还钱,原来不是还不起,而是根本不在意。<br> 对于赵谦来说,这10万块,承载的还有他的信任,可是卓城却辜负了。一个没有在有能力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还清借款的人,都不值得第二次的信任。<br> 看清了之后,赵谦主动提及了这件事,不惜撕破脸也要要回这笔钱,没办法,卓城只能归还。只是从那以后,两个人的联系逐渐少了。<br> 友谊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脆弱,摧毁它的,也许就只是10万块钱。<br> 所以啊,朋友借钱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一不小心就会摧毁友谊,多年的感情也能毁于一旦。<br></div> 那么,到底该怎么处理才是上策?在这个问题上,老梁曾在节目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只要记住两个原则,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br><b>第一个原则:不借。<br>第二个原则:能借给他,就能给他。</b><div><b><br></b> 第一个原则,所谓不借,就是从一开始就让他断了这念想,不给自己惹麻烦。比如有人向你借钱的时候,你直接拒绝,如果别人再问你原因,你就可以直接表示:我们交情不到。<br> 这看似伤人,但实则对两个人都好,你把自己的底线直接亮出来,也就不必让自己为难。事实上,你越是怕得罪人,越是犹犹豫豫的,事情就越办不好,到最后为难的还是你自己,何必呢?<br> 万一他最后不还你,还因此怨恨你,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br> <br> 借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借朋友,如果对方还你钱,那朋友就回来了。如果不还,你们的友谊也就到此为止了。<br>所以,如果你承担不了这个风险,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确拒绝。到了最后再来后悔,也就没有意义了。<br><br> 第二个原则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在你掂量两个人的交情之后,再做打算。你要是能借给他,你就借。如果太过于超出你的经济预算,你也没必要自我勉强,真正的朋友是会理解你的。<br>如果他因此勉强你或是记恨你,那么他对你的感情也大概率是虚假的。<br> 只不过你要记住,但凡是你借出去的,都是你认为交情到位的。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把这当作“借”,而是当作“给”,这样你的心态也能更加释然。<br> 在这之后呢,你也会遇见两种情况,一种是他按时归还,那你们的感情还会因此“升温”,因为他知道,你是可以在他困难时伸出援手、全心全意帮助的人。<br> 另一种是他没有按时归还,那你也可以就此看清他。<br><br> 当然,也不要因为他不还钱就全盘否认,因为这也要分两种情况来说。<br> 为什么不还?如果他有能力归还却从不主动提及,那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他对你并非真心实意,更多的是利用。<br> 如果他确实没有能力归还,但一直把这件事挂在心上,主动和你提及,并希望得到你的谅解,那么这段感情就还有回转的余地。<br> 只要他最后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你就也不要太过介怀。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在经济方面更是如此。<br> 这两个原则,便是两个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说是考虑到了朋友借钱的各种情况,也是高情商、高格局的表现。<br> 朋友借钱,在很多时候都会演化成借钱者的自我为难,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你的犹豫,最后也不过就是让自己陷入无限的焦虑和纠结。<br> 所以在这件事上,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当断则断。<br> 不借,就从最开始说清楚;一旦选择借了,就没有必要再去介怀,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失去这个朋友,而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div> 莎士比亚曾说:“金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劣的变成尊贵的。”<br> 但其实,金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在金钱上赋予的价值和与之而来的贪念。金钱问题为什么敏感?就是因为很多人处理不好与金钱的关系,甚至妄图通过借钱的方式不劳而获。<br>在他们眼里,金钱的地位凌驾于情感之上,欺骗、耍赖、装傻,不过是惯用伎俩罢了。<br> 这样的人,你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借钱给他们,如果不小心借了,那就当作“花钱买教训”,从此之后,你也就看清了这个人,别再来往就是了。<br> 金钱最能识人,一个人在金钱面前表现出的状态,也大概率是这个人最真实的模样。<br>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干脆利落一些,没有必要让自己为难,记住这两个原则,相信之后的你,不会再为朋友借钱这样的事而困扰。<br> 金钱是干净的,不干净的是人心,但恰恰是金钱,最能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