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红色地名故事(一)

梁暖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旧址座落在鹤山市宅梧镇靖村乡松山下村,司令部设于该村的余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1944年11月7日,挺进粤中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领导机关及主力大队解放宅梧,进驻靖村。1944年12月在这里召开了珠江、西江、粤中等3个地区党政军领导人参加的宅梧会议。1945年1月20日发出成立通电,1月29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此宣告正式成立。司令部驻此3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中区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前身是珠江地区挺进粤中的部队和新会、鹤山、高明、台山的抗日游击队。部队司令员梁鸿钧,政治委员罗范群,参谋长谢立全(梁牺牲后任代司令员),政治部主任刘田夫。部队下辖6个团,是年8月有1400人,活动于新会、鹤山、开平、台山、恩平、阳江、阳春、新兴、高明、罗定、云浮、郁南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共对日伪军作战15次,抗击日伪兵力约5000余人。1946年6月,按中共广东区党委关于北撤的指示,少数人员随东江纵队北撤,大部分复员,留下140多人分散隐蔽,坚持自卫斗争,番号遂撤销。</p><p class="ql-block">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历史上首次出现“解放军”的称谓,1945年8月11日,延安总部在公开发布命令的时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采用了“解放军”这一番号,从此“解放军”番号开始普遍使用。</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旧址外观</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余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文件</p> <p class="ql-block">位于鹤山梧岗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记录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的战斗故事。</p> <p class="ql-block">图中吹号员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原参谋长、代司令员谢立全。照片摄于延安革命根据地,拍摄者为《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