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邳州市车辐山中学 董国锋</p><p class="ql-block"> 有幸,聆听了新教育研究学院院长许新海教授关于“新教育理念”的讲座,可谓是一字千金,使我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我认真拜读了许教授的《守望新教育》,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理念”是朱永新教授在本世纪初提出、并积极倡导和不断实践完善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大地上迸发出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其核心是: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符合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新时代党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随着深入的了解,我越来越对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渊博的知识,以及他对教育至臻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和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不由地产生了无限的敬佩。</p><p class="ql-block">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如今,二十年已过去,“新教育理念”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教育大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源于新教育理念所蕴含的深厚教育意义和其无限的魅力情怀。听过讲座,我深有所思,肤浅地将其归纳整理为“五新”和“四要点”。</p><p class="ql-block"> “五新”即“新理念”、“新校园”、“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p><p class="ql-block">“四要点”指的是开展教育时要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精”、“细”、“特”、“优”。 下面,我就做一下具体阐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五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新理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象进行思维的概括或观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之上,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新教育理念成功的根本在于,它在被提出创立之后,每年都会有一个新的理念。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到“知识、生命与生活共鸣”;从“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到“文化,为学校立魂”;从“以人弘道,活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到“艺术教育,成人之美”;从“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到“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从“家校共育激活教育磁场”到“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人文之火,温暖幸福校园”再到“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新理念的提出,才让新教育理念下的师生有了一次又一次思想碰撞的火花,才使他们灵魂上有了幸福的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新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是一个书香校园。通过大量阅读,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情怀,培养学生卓越的口才;通过师生共写随笔的方式,感悟校园中发生的事情,再通过写小品、办文化长廊等方式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塑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让学生自己把课堂装扮成自己想要的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而又温馨的举措,才让校园、课堂与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生机,彻底改变了学校发展的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新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教育理念的起点便是教师的成长——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传统意义的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新教育理念下的新老师要求,教师在注重专业化成长的同时,还要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有效地组织教学,能熟练地协调和沟通各方面关系,随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富有魅力的新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新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教育举措都是围绕着学生而实施的。传统意义下的学生仅仅只需要努力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学生。“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也是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的真谛绝不是捧上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新学生要有强大的凝聚力,良好的创造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得到享受,要在享受中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理事,学会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新家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在某些意义上远远胜过学校教育。新教育理念下的新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多与班主任及老师沟通联系,以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多注重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弱点;尊重孩子的天性,以培养孩子完整的人格。在良好的“家校共育”的统一教育影响下,孩子必然是幸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四要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工作要“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教育理念倡导“每月一事”。“每月一事”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的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同的主题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每月一事”就是要求师生在长长的30天内只做好一件事。这正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下工作的“精”,这需要良好的精心准备,精准的理解和精确的实践。我相信在完成“每月一事”之后,感受和意义自然是不可言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工作要“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事无巨细,但求平等对待。事情的成败不在于倾注多少心血,花费多少资源,在于是否做的细致。许新海教授同时也是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的局长,在他的带领下,海门市每年的中、高考成绩在江苏省都是非常显著。,这就在于他所带领下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很细致的的落实教育局实施的各项举措。每个学年开始之初,许局长都会要求每所学校做一个全年的工作计划。每个计划,他都要亲自和专家在听完校长亲自论述之后做出评估,然后才能实行。同时,他还要求,在周末的时候,校园的图书馆全部要开放,实施“学生周末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一次周六,许局长悄悄来到能仁中学图书馆,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安静地读书。这正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下,工作一定要细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工作要“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门市利用研发卓越课程,通过“绘制一张课程图谱”,让每一所学校都已成功建构“1+N”校本课程图谱,在国家课程标准下,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研发一组课程样例,明确课程目标,明晰课程框架,具体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创造属于每一种课程形态的课程样本;通过搭建一种研学平台,立足校本,依托名品课程,运用微信、“学习通APP”等网络载体,探索建立研学平台,撬动学习资源生成,激发学习潜能,培育学习团队,从深度推进名品课程的实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工作要“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新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帮助他们制定最适合发展的成长方案,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个性的人。通过鼓励和培养孩子参与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创新实验大赛等活动,充分开发智力潜能;创办足球、篮球联队,发展体育特长;开展辩论比赛,实施口才训练……同时依托本土文化,建造一批具有特色的课程基地,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专业的设施设备,积极建设、整合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保障特色课程的顺利开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五新”和“四要点”就是新教育理念的办学方向和工作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完。在潜移默化中就会使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幸福而完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才是幸福完整的呢?我认为,新教育理念下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幸福完整的,学生的成长历程是幸福完整的,社会的教育氛围是幸福完整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美好愿景是幸福完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已悄然绽放在万千教育人的心中。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必会成真!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