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学校小学部五六年级语文观摩课

理性.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在这个姹紫嫣红的五月,我们明山学校小学部全体教师工作热情似火。高年级语文组精心安排了两节观摩课。一节是卢新海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另一节是贾晓雅老师的“阅读与理解”。</p> <p class="ql-block">  贾晓雅老师的《阅读与理解》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把每一个问题都变成了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小手!</p> <p class="ql-block">  瞧!每个学生在潜心阅读,这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思维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抓住“读前提示—读中辅导—读后检查”三环节,落实默读训练。</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中,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营造文本氛围,运用阅读技巧,传授解答方法,激发了孩子们对“信任”的认识和理解,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p> <p class="ql-block">  小学部赵校长对贾晓雅老师的《阅读与理解》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这节阅读与理解教学课,不但提高了学生学识修养,掌握了阅读技巧,而且对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其丰厚的载体,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卢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性豁达,不善言谈,喜交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开场白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文言文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接着就让同学们自已尝试读课文。通过读,学生明白了读文言文要读出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于是,老师指导学生标出节奏线。如“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然后采用范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读课文。</p> <p class="ql-block">  好课知时节,放手就发生。在读准、读通课文后老师让学生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读懂词句。这个过程老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交流自己读懂的词句,然后一边展示一边总结读懂文言文的方法。通过“看注释”大家理解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对“为设果……”老师引导孩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了理解。</p> <p class="ql-block">  读准是基础,读通是桥梁,读懂是目的。编者的目的不光是让学生学会读一篇文言文,更要从中体会深刻的思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应答孔君平的这句话妙在哪里?卢老师用这个问题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结尾还不忘推荐学生去阅读《世说新语》。</p> <p class="ql-block">  这两节观摩课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都非常准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的变教为学。不管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读是基础,解是桥梁,用是目的。在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有效结合起来,达到了真正的高效。</p> <p class="ql-block">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材的改革,课堂学习的效果越来越重要。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尝试中努力把枯燥化为生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让我们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温馨提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山学校现在开始招生啦~</p><p class="ql-block"> 现招:新一年级与新七年级,以及各年级插班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请拨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卢老师:15832026516</p><p class="ql-block">贾老师:13930071387</p><p class="ql-block">武老师:15932766772</p>

文言文

老师

学生

阅读

理解

读懂

教学

小学部

课堂

观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