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动因</p><p class="ql-block">"老家河南“行第二站到洛阳与郑州之间的巩义市。</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正逐步恢复,本族氏启动了一波家谱重修活动。从中得知:本姓氏在百家姓中虽属数百位后的小姓氏一族,但几千年前的先祖曾在河南巩义一带建有本姓氏小国,称本氏巩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局势动荡,本族氏大部举迁入鲁,在曲阜一带聚居,后又逐散迁至华夏各地。</p><p class="ql-block">笔者在童年时曾听祖父述道:"本家虽祖籍苏南吴县,但远祖却由北方山东曲阜迁来苏南"。这段话我记得很牢,印像深刻,从未忘记。如今修谱之中再次获悉族姓古根源于中原巩义。</p><p class="ql-block">所以趁来洛阳之机,一定要来巩义一次,作个对先祖"根"源之地的寻访与瞻仰。</p><p class="ql-block">从洛阳站到巩义,k字头火车40分钟,11元车费。</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洛阳站,候车大厅里醒目的富有地方特征的彩陶图案的墙饰。</p> <p class="ql-block"> 抵达巩义</p><p class="ql-block">巩义站下车的旅客不多,我出站后大大地呼吸了一口"故土"夜色中的清爽空气。在车站附近的HQ旅店安排好住宿后,根据店老板指点,在百米外拐弯的马路上一家快打烊的点心店里要了两碗当地人做的手工拉面,可能已饿,感到面条十分好吃,正是喜欢的。店老板十分好客,还特意送了些烙饼,真好吃(这是在河南吃到最最好吃的葱香烙饼,后再也没吃到这么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对巩义了解甚少。</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巩义市行政属县级市,整个巩义县隶属河南省直辖,由省府郑州市代管。</p><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p><p class="ql-block">夏代时,禹封此地为夏伯国,太康时这里建都,称斟鄩。</p><p class="ql-block">商代:改称:阙巩。</p><p class="ql-block">西周、春秋、战国称:巩伯国</p><p class="ql-block">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始置巩县。</p><p class="ql-block">此后的二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巩县除了行政隶属多次变动外,名称亦有过更改与复名。其中,宋代由于宋皇陵于此,北宋(1113年)曾升格并改名为永安军,直属中央,南宋改称庆寿县。金代(1153年)改名芝田县。元代废芝田县,恢复巩县原名,1361年一度升格为牢州万户府。</p><p class="ql-block">至1991年6月12日,中央政府决定撤销巩县,建立巩义市。2014年划归河南省直辖。</p><p class="ql-block">巩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p><p class="ql-block">北宋皇陵、青龙山慈云寺石刻、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巩义石窟寺、苇园瓷窑遗址、张枯庄园、刘镇华庄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86处。</p> <p class="ql-block">巩义小城的市容与街景:</p><p class="ql-block">百货大楼、沿街林立的店铺商场、公交站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河南老家"行程的设计中只能分配给巩义一天停留时长,下午14点后还需执行下一个行程节点程序。因此有限的时长中只能精选景点。巩的康百万庄园无疑是首选,是当地重点推荐、人气最盛、交通方便、距离市区较近的的文旅观光景区了。由于康百万庄园当地名气太响,以至于不少文旅商企都借用"康百万"命名。所以一到巩义,大街小巷、公共场所便可见不少"康百万"招牌与广告。</p><p class="ql-block">我设计的火车站附近住宿不远处即有巩义8路B线公交站点,可直达9公里郊外康百万庄园终点。</p> <p class="ql-block">巩义8路B线穿过市区,向北过伊洛河大桥,然后拐向西,一路沿着河南境内黄河的支流一一伊洛河边向终点进发,一路欣赏市郊的河畔的风光。</p><p class="ql-block">难怪去康百万庄园少有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游,因为坐公交车去实在太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 《康百万庄园》</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位于河南巩义市近郊伊洛河畔康店镇。</p><p class="ql-block">庄园始建于明未清初,规摸宏大,是17~18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12代人生活于此,跨越了明清民国三个时代,长达400余年。</p><p class="ql-block">庄园建于一小山下,占地240亩,一幢幢建筑从山下建至山顶,据介绍: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33座院落,53幢楼房,73孔窑洞,1300多间房舍。濒河设码头,四周建寨墙。集居住与农、官、商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大庄园。</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与蜀安仁的刘氏庄园、鲁栖霞牟氏庄园并称全国三大庄园。</p><p class="ql-block">伊洛河边的康百万庄园被美誉为“金龟探水"、"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筑典范"等。</p> <p class="ql-block">德国著名谚语:创造、继承、毁灭。中国有古话:富不过三代。然而康百万庄园中的康氏j家族却从明后期的第六世康绍敬起延续长盛兴旺12代400余年是十分罕见的例外。</p><p class="ql-block">为何康氏家族能繁荣如此之长的时间?是康家天时地理机遇好,还是特别聪明能干?是经营管理得法,还是获得了朝庭支撑?……许多问题都值得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分析了。但其中被民间广泛流传的有一条是对此有共识的,据说这就是康氏家族的祖训:"留佘"。</p><p class="ql-block">康家家族内部有不少规矩,其中"留余",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不铺张浪费,节约为本等作为家族文化传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留余之祖训亦是康氏兴盛四百年的重要文化支柱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庄园入口大门外广场一侧,保存完好的贞节牌坊:</p><p class="ql-block">据简介:康道兴妻王氏23罗守寡,矢志不嫁,含辛如苦31年,并将继子无晏抚养长大,同治七年寿终。同治12年得皇帝嘉奖。在儿媳肃氏授意与长孙建壁努力下,专为王氏修建了这座贞节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仅一个出入口,据墙上简介:整座庄园原规模中有些尚未开放参观,比如康家祠堂区。开放参观的主要区域有寨上主寨区、寨下住寨区、南大院、栈房、作坊区、花园区等,另有金谷寨、灰窝沟等区、莱园区等区域笔者尚未能找到。据称,庄园当时还有木材厂、造船厂、饲养区、店铺衔等,已近似一座功能齐全的小城池了。</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解放初期,庄园约三分之一被用作政府机关、学校等,三分之二分给了当地贫民居住。</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发展,康百万庄园作为旅游景点及中国古典建筑文化保护的需要,原由政府主导的三分之一首先复原,投资修缮。而已分给居民的三分之二正分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政策逐步清理恢复。所以康百万庄园日目前只能供参观游览己经恢复与修缮好的部分建筑区域。</p> <p class="ql-block">康氏家族:</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庄园内展示的康氏家族第一代始祖康守信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家族的从创业至哀败经历了明清民国三个时代400余年。从明末康家第六世传人康绍敬创业起,至18世康庭兰,共12代。其中曾出现了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10多人被称之康百万,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清代中期康应魁,他利用清庭镇压"白莲教"之机,依靠河运"尽忠发财"。传曰:高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18万亩,财富无数。</p><p class="ql-block">民间称康家:头枕泾阳、,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旦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可见当时的康家财畗已达惊人之地步。</p> <p class="ql-block">康氏家族主要人物简解:</p><p class="ql-block">在庄园的陈列中,辟有专门介绍康氏家族主要人物展览。从中得知:</p><p class="ql-block">康氏家族第一代先祖康守信由山西洪洞洪县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迁入巩县西孝。开饭馆为业,兼理农业。妻生子,苦心经营,家境渐畗裕。</p><p class="ql-block">至康氏六世绍敬,曾任东昌府大使,主管呀政。这是康氏家族逐渐走向兴盛的起点。</p><p class="ql-block">至康氏十世复吉,从商经营京货绸缎,日积月累,拥有土地数千亩,成为资产百万的巨商。复吉的四子,第十一世康惠,在各地设立商业网点,纱,实行了商业扩张。</p><p class="ql-block">康氏十二世大勇,乃康惠之子,其利河洛优势,交结官府,创立船运业,将商业拓展至山东济南临兰水一带,后择地建宅,为康百万庄园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康十四世传人应魁,乃康大勇之孙,其以祖父积累之财,广揽人材,拓展防陕西,发了大财,此时康家土地已达10余万亩,成为坤有千顷良田的一代豫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康家于民国中期,第18代传人康庭兰(1903~1936),陕西讲武堂毕业,曾加入东北抗日义勇军,回乡后对县、乡之邻救危扶贫,获乡赠匾《正义明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康氏家族主要人物涉及420余人,这里r选择了160人展示。名单展示最尾至康氏家族现代的21代~22代。些康氏后代任职于全国各地的各部门或企事业,其中不乏有大学教授,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有博士研究员等等,他们正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努力贡献。</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康氏家族第六代传人康绍敬画像,</p><p class="ql-block">康绍敬:明洪武年间进士,初任洧川驿丞,登州知府,后升东昌府大使(今山东聊城),其为官清廉,独具慧眼,在职山东之机为康家后人拓展山东经商、连续兴盛12代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康氏家族第12代传人康大勇(左上)与第14代传人康应魁(右下)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康大勇:又名大茂,出生于康熙年间,例授登士佐郎。他制定了康氏家族发家致富的蓝图。他析产分家,购置建庄园土地,兴工造船,开辟河运,拓展山东,善于经营,奠定了康氏家族几百年的基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应魁:康大勇之孙,生于亁隆38年(1773年),卒于道光30年(1850年),乳名老木,字斗方。直隶州例授征士郎,他在祖父基础上,再扩山东,开发陕西,掘起中原。他扩建庄园,扩大商贸船队,搞清军棉纺军需,泾阳置地,积紊财富无数,畗甲一方。两次悬挂"良由千顷"金字匾额,是康氏家族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活财神"</p><p class="ql-block">康家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向朝庭捐资得官,多次受皇帝赏赐,册封官衍最高至三品。明清时期的民间,将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称为三大活呀神"。每逢春节,民间有接财神之习俗,喜昐财神入宅,燃放炮作迎财神驾到。</p><p class="ql-block">下图所示为民间流传的活财神囹片。</p> <p class="ql-block">关于康百万称谓的由来:</p><p class="ql-block">这里听到有2种说法:</p><p class="ql-block">说法一:,康家虽富,但乐施好善,不仅时常救济灾民穷人,甚至对一些借贷赊账人,到期之日因实有团难者,康家令帐房当场烧毁借据,前帐一笔勾销,使众借债人深受恩惠,感激不尽,崇拜极致,尊称施主为"康百万",一经传开,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说法二:1901年因义和团运动,8国联军入侵,慈禧逃离京城至西安。后在返回北京途中路过康店,康家用百万兩银子事先突击修浮桥,造行宫,修龙窑,修黑石关、修县城,又当场送了慈禧100万兩银票作捐助。慈禧大悦,没想到乡下竟然还有这么个富得流油的有钱人,即赐封其为"康百万"。</p> <p class="ql-block">栈房区:</p><p class="ql-block">上图为栈房区入口处。</p><p class="ql-block">面积3600多平方米,系康家"顺记"、"魁记"、"崇义德"等商业活动区,是集业务洽谈、经济往来等为一体的经济活动中心,即康家的商商务部。</p><p class="ql-block">栈房区现保存有3个基本完整的大院。有不少房间与大院,其中有一个大院現停放一艘河运大船,房屋中除了有较大厅堂外,更多的是各类不同业务或功能的房间,其中有帐房、有类似金融机构的资金借贷与资产抵押的专门场所、钱庄、金银库,有迎客厅、业务洽谈会议室、客房等。</p> <p class="ql-block">康百万家族,产业涉及农业、商贸、手工业、造船、运输、金融等各个经济领域。下图为园内展示的马帮及河运大船的实物图片。</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末,渐兴于清初,全盛于乾隆,咸丰后渐没落,民国中期衰败。</p> <p class="ql-block">富有官式风格的北方四合院落与厅堂</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匾额与柱联极多,数不胜数,豫商的高品位文化气息十分浓烈。其中有副楹联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p><p class="ql-block"> 言行要留好样于子孙。</p><p class="ql-block">时刻督促康家的l父肇要以身作则,儿孙们要自律,保持好的品德与言行。</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房内’有缕空雕花的装饰房梁和厅、房门口入口旁的非冋一般的精美造型与花纹石雕、柱墩。不少几百年前的“老物件"已按文物保护要求用玻璃包封。</p> <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里展示不少笔者首见的造型别致的大算盘,除了竖起的长方型框架式外,最別致的是大圆型算盘(囹下)。笔者不知这样造型的算盘是否康百万家特制还是当地当时产品。</p> <p class="ql-block">康氏"生意经”与"商训”</p><p class="ql-block">其中生意经格言不乏有:(摘录)</p><p class="ql-block">货真价实,童叟无欺。</p><p class="ql-block">人无我有,人有我好。</p><p class="ql-block">薄利多销,多种求利。</p><p class="ql-block">美言成交易,信誉招千金。</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其中商训格言不乏有:(摘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勿鄙陋,勿虚华,勿忧柔。勿强辨</p><p class="ql-block">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p><p class="ql-block">勿争趣,勿薄蓄,勿昧时,勿痴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些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品商德仍富有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金银库:</p><p class="ql-block">栈房区内一排排房含中有一间并不起眼居室中设有康百万家的《金银库》。</p><p class="ql-block">我俩找了好长的间,问了工作人员才找到这个极易错漏忽略而过的《金银库》入口。金银库不建在主住宅区,而建在找房区(商务部),不能不佩服康氏家族的督慧与勇气。</p><p class="ql-block">据说明:金银库由康应魁建于嘉庆6年(1801年)。面38.8平方米,内设金区、银区、珠宝区、风洞等,用来放早置金银珠宝、官窑瓷器、银票、古董丶`地契、合同等重要资财与凭据。</p><p class="ql-block">据介绍,金银库有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时时处于极为保密状态之下。进出金银库一般有2人执行,一人主贡望风,一人主责存取,只要有外人与闲杂之人经过附近,没有望风人对传声简发出暗号,地下金银库里的人是不会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作坊区:</p><p class="ql-block">康百万庄园栈房区的隔街对面、近山脚下有一排院落为作坊区,是庄园攠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由坐西向东九孔砖窑坐北向南的青砖瓦房、围墙等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坊区内現主要展示的是一个《康家酿酒作坊》。</p><p class="ql-block">该酒坊的介绍:清光绪27年(1901年),9月22~24曰,光绪与慈禧从西安返京京中途经康店。</p><p class="ql-block">为迎驾光绪与慈禧,康家依据祖传酿酒秘方,取"河洛汇流,太极溟绎"灵地深井之水,利用窑洞冬暖夏凉之功效,特酿好专用迎驾酒在此恭候。</p> <p class="ql-block">易守难攻的关卡:</p><p class="ql-block">庄园里从地势平坦上的栈房区、作坊区、花院区等向主宅区行进时,必须通过一道依山势斜坡构筑的"堡垒式关卡门洞"。通道位于作坊区育砖房与花园观赏平台之间。</p><p class="ql-block">据笔者观察,这实际是一条斜坡上的隧道,只不过正面外观像城门罢了,关卡门十分厚实坚固,斜坡有三、四十米,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据称当年管抵抗过太平军的猛烈进攻,未被攻破云云。</p> <p class="ql-block">主宅区依山构筑的坚固、高耸的寨墙,几百年来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主宅区:</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康百万庄园的封闭堡垒形主宅区有8000平方米,共有七个院落,基本都为两进式四合院,是康氏家族主人的主宴生活场所。</p><p class="ql-block">主宅区呈独立、封闭,内有园林、青砖瓦房与窑洞等组成,建筑装饰风格上有木雕、砖雕、石雕等图案,庄重典雅。</p><p class="ql-block">从主宅区关卡通道顺斜玻费力走上来后,这里有一个小平台。平台上有一口井,据介绍,称之"叶民井“。这口井据称并不属康家,另属主人,康家曾多次与井主协广商转让事宜,但井主人始终不为所动。至于故事下文究竟怎样,笔者没有听结果介绍。</p> <p class="ql-block">主宅区中的东花厅、西花厅:</p><p class="ql-block">这二座花厅位于主宅院落一进院内,二进门的两边,厅都是小小的,二个小厅面对面,中间隔着二进院门。</p><p class="ql-block">康家的封建礼节十分讲究与繁锁,接待内客也不允许入二进院。东花厅用于接待男方内容,比如岳父母等,西花厅用于接待女方内客,比如女儿的公婆等,女儿回娘家可进二院内与父母会面,而公婆或岳父母只能在一进院内的花厅里谈家常、喝茶、吃饭。</p><p class="ql-block">来客不入二进院一一好比现代任房在厅里接待访客,或会所待客,习俗柏似。但以东西二个花厅分別接待男方或女方的访客,笔者还头次所见。</p> <p class="ql-block">康氏拜月:</p><p class="ql-block">在主宅区有一处康氏家族专门拜月的地方,这里放有一张石制的《拜月桌》,方桌中间开有一个脸盆大小圆孔,方桌下,正对圆孔,地上装有一面圆镜。据介绍,这里曾是康家人专门年年赏月、祭月之处。</p><p class="ql-block">中秋拜月、赏月、祭月是中华民族之传统文化风俗,但贫富差异相当大,据称,中秋之时,康家人祭月时,拜月台上不仅放月饼,还放金砖、元宝等,"上对圆月",祈求全家人“今(金)夜团圆",拜月仪式场面隆重。</p> <p class="ql-block">康氏瓷器展示</p><p class="ql-block">主宅区内有少量侥幸保留下来部分康家的瓷器,主要为装饰摆件与生活用品,具有时代特征与等级感,据称这些精、奇的艺术品,不少至今无法说清窑口或名称。</p><p class="ql-block">除了瓷器外,主宅区内还有一个"礼器展",展示了少量明清时期康氏家族所用的金属礼器与部分生活用品。具有结构巧妙,造型别致,工艺精细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百年沧桑葡萄树:</p><p class="ql-block">主宅区一进院内有株被称之"藏葡萄树”的老果树,据介绍,此为新疆的优良品种,于清亁隆初年种植,距今已300年历史了。</p><p class="ql-block">捂称,此树果实体长无核,味道甘美,虽经百年沧桑,依然枝繁叶戍,每一逢夏秋,果实累累,挂滿枝头,使人馋涎欲滴。它的存在,为这个四周青灰色的格局增添了活力与生机。</p><p class="ql-block">这棵葡萄树所种之处的院落显然是先有树后建院的,它长长的主树杆跨过了隔壁另一个院落后,"居然“还延伸至第二个院落之外一一即穿越了二座院墙!</p> <p class="ql-block">主宅区的花园一角:</p><p class="ql-block">这里靠近山体一面还有好几孔窑洞,窑洞门外的绿化与山体立面的垂直藤蔓植物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窑洞似乎还有居民居住,但外燃已十分陈旧,没有可允参观的标识。花园一边是园区改建的配套公共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主宅区的外侧建有类似城墙造型垛墙,可俯视"山"下的栈房区、南大院等,可观祭到主宅区外的远近情况。</p> <p class="ql-block">南大院:</p><p class="ql-block">据南大院进门处说明简解:南大院3000平方米,系康氏家族鼎盛时期所建。</p><p class="ql-block">据介绍:它是康百万家族重视文化教育、追求艺术品味、传承儒家思想、崇尚河洛文化、注重搞好公共关系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建筑装饰上砖雕、木雕、石雕异常精美,"丁字窑"、"方五丈"等建筑是中原地区为数不多的佳品。</p> <p class="ql-block">南南大院里有两座相对而建对称的五开问东西厢房一一《留余堂》与《财富密码》。</p><p class="ql-block">西厢房《财富密码》的房廊上楹联是:</p><p class="ql-block"> 明理明心仁和待友</p><p class="ql-block"> 身正立业诗礼传家</p><p class="ql-block">东厢房《留余堂》的房廊上楹联是:</p><p class="ql-block"> 天地君亲师必恭必散</p><p class="ql-block"> 金木水火土容剋容生</p><p class="ql-block">这些文化就是康氏家族12代延续400年长盛不衰的传承内涵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东厢房又称《聚乡谊》,是康百万与村民邻里长老等商谈家族与村中事务之地。</p> <p class="ql-block">庄园大客厅</p><p class="ql-block">南大院中的容厅称"方五丈",是庄园里最大的容厅,用于接待官府,也是庄园主人的住室之一,据称这座建筑乃中原民宅中罕见的大型建筑。</p><p class="ql-block">此容厅又为《河洛讲堂》,房廊有楹联是∴</p><p class="ql-block"> 诗礼传家长临那唐诗晋宇</p><p class="ql-block"> 笃诚处事广种些福地善田</p><p class="ql-block">河洛文化内涵深刻,是康家人以此作家传之训。</p><p class="ql-block">在大客厅的侧院内还有专门接待官府或远方来访贵宾的《宴请厅》,又称"方三丈"。南大院还设有配套的跟班休息房与来客的候见室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挂有"百万茶楼"招牌的两座相联的高台基建筑、以及庄园里尚未开放参观的一些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庄园内一个被筑高的平台,(笔者猜:其是否属于晒谷场地?)及花草绿地。绿地边有一排石碑,至于刻些什么内容与历史背景笔者由于时间有限未能细看。</p> <p class="ql-block">庄园里建筑上的各种雕饰确实不少,估计原有基础上修复及复制了,对康百万庄园古建筑文化的修缮确实化费了大量财力人力。</p> <p class="ql-block">游巩义市郊的4A级景区康百万庄园约中午前结束。</p><p class="ql-block">我们出园,再次坐巩义8路B线,从终点站原路返回巩义市区。在巩义站所住v宾馆附近下车、用餐,夫人顺路在一家号称当地百年老店买了些喜欢的牛肉等(五香牛肉才65元/斤)和当地老牌土特产。到宾馆取了暂寄的拉杆箱,然后手机上立马搞定巩义去山西晋城的火车票,赶下一站目的地一一晋城的皇城村,进入《游晋东南古堡群2曰自由行》行程了。</p><p class="ql-block">待山西晋东南2日游行程完成后,将再返回河南,去郑州,继续河南的原计划划行程。</p><p class="ql-block">河南行程下一集:梦显昔日汴京(开封)</p><p class="ql-block">(山西2日游游记6篇,见阅:</p><p class="ql-block">1,湘峪古堡,2,《小二黑结婚》作家赵树理故居,3,砥洎城,4,</p><p class="ql-block">天官王府、布政孝府、海会寺,5郭峪古城,6,皇城相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