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神农——袁隆平

国本

<p class="ql-block">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50多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践行了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励,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于196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技术,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并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成了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领导课题组成功突破制种难关,使制种产量逐渐提高,达到全国平均亩产350斤左右。</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解决了两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1980年,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两系不育系原种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p><p class="ql-block"> 1997年,袁隆平院士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实现中国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并于2012年,领衔启动了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攻关,同时提出了在原超级杂交稻超高产理想株型和保持较高收获指数的基础上,以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生物学产量为核心的超级杂交稻育种新理念。</p><p class="ql-block"> 2006年,袁隆平院士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现状,提出了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的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思路,即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并迅速在安徽、广东、广西、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袁隆平院士又提出了“两分田或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丰工程,得到了政府和专家的一致认同,已在广东和广西实施,均达到了预期效果。</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还多次到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传授技术,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学员2000多名,并多次去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院士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袁隆平论文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杂交水稻学》等专著7部,创立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学科。</p> <p class="ql-block">梦想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稻田里的拓荒者</p> <p class="ql-block">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杂交水稻从这里发源</p> <p class="ql-block">为了梦想,永不停息。</p> <p class="ql-block">杂交水稻从这里起飞</p> <p class="ql-block">追梦路上</p> <p class="ql-block">他不在家 就在试验田</p> <p class="ql-block">试验中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心血凝成。</p> <p class="ql-block">袁隆平说,困扰中国几千年粮食问题已解决!</p> <p class="ql-block">育种田边,仔细看育种。</p> <p class="ql-block">田间对比试验数据</p> <p class="ql-block">喜看稻菽千重浪浪</p> <p class="ql-block">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吃不饱饭,那就什么都是空谈。</p> <p class="ql-block">稻田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袁老说: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p> <p class="ql-block">从科学家到农民在两极之间驰骋</p> <p class="ql-block">世界一半水田种杂交水稻,将多养活四至五亿人。</p> <p class="ql-block">帮助世界更多的人“吃上饭,吃饱饭”。</p> <p class="ql-block">杂交水稻又创新纪录</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爱国叫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院士提醒:谁知盘中餐,背后有“天团”。</p> <p class="ql-block">从中国到世界同一个声音:感谢袁隆平!</p> <p class="ql-block">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琴瑟和鸣</p> <p class="ql-block">享受静谧</p> <p class="ql-block">穿35元衣服,喂饱8亿人。</p> <p class="ql-block">生活要求不高</p> <p class="ql-block">谆谆嘱托:贵在创新</p> <p class="ql-block">极致简单才是高级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开心时光</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focu.youth.cn/article/abn?timestamp=1622034871&amp;signature=zLbNjJ5wr0YegkWEG37oryB5Vt6QE6V4DP6vqOn8lB2py9XRQx&amp;is_history=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96, 127, 166);">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a></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类丰碑 不朽传说</p> <p class="ql-block">这世上没有神仙</p><p class="ql-block">也无须立庙</p><p class="ql-block">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p><p class="ql-block">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梦想》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带着母亲的期盼,回到童年原野,追求最纯真朴实的初心,以诚恳温暖的方式,传递一种朴实美好的情怀,筑造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