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南春酒店是我们新疆的兵团战友常常聚会的地方。是几十年未见的老战友激动得拥抱落泪的地方,是共同回忆磋砣岁月,回忆美好时光的地方。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不乏有酸甜苦辣的味道。不过,相比而言,还是幸福更多。回想那时,年轻力壮、豪气冲天,好像永远也使不完的劲。一心要把这亘古荒原变成万亩良田。不怕苦不怕累,挖胡楊、砍红柳、烧芦苇,移沙包、填深沟、压盐碱。然后肩扛手推,平田地、打土梗、放水浇地,就这样,岁月在慢慢的流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兵团战友的辛勤付出,终于把这沙漠碱地变成了万亩良田。当时的少男少女也已变成了耄耋老人。人老了,可往事的回忆还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美好。往事犹如昨天,如大江浪涛翻湧不息。</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上山下乡的宣传搞得火热,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了所有年轻人的时尚。那时,隔三差五听到街道和里弄里组织的宣传队伍走街串巷。锣鼓宣天,彩𣄃飘飘,横幅高举,几十人的宣传队伍,个个手持标语行走在大街小巷。短短的三年就动员了十万知青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见上海里弄干部这些老伯伯老阿姨们是多么的能干!</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团队于63年8月16日乘上火车的。走到西部的黄土高原时有两个火车头一个推一个拉,就这样还呼哧呼哧冒着黑烟喘着粗气象虫一样蠕动。</p> <p class="ql-block">坐了五天四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吐鲁番站。随后我们到了农一师接待站。只见那荒凉的戈壁上光秃秃的竖着几幢士块屋,土屋外围着半人高的围墙,有一个足球㘯大小,围墙里停着几辆卡车。我们这群战友不是一批去的,所以对这里碰到的环境会有些差别。反正,我是八月下旬到的,只觉得那时酷热难当,外面也没有遮阳的大树,只能在蒸笼般的屋里待着。那时这里不时兴电扇,更没有空调。我们是下午到的吐鲁番,战友们坐车坐得腿都肿了,除了几个精力旺盛的人去到街上买哈蜜瓜、葡萄外,其余都在屋里避太阳。屋里臭味杂陈。屁臭、脚臭、汗臭,腋臭、还有那几个煤油灯的烟雾,弄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里可闻遍人间所有的臭味,空气极度污染,混浊。所幸的是沒有一个人因此而窒息,第二天早上都争开了眼,没有被这臭味给熏死。命大啊!也幸亏有了这一次的考验,使后来多次遇到这样的环境都能安然度过。</p> <p class="ql-block">坐了五天的卡车(要面子的人对别人解绍说它是军卡。真是自欺欺人!真把自已当解放军了。)到了农一师三团的地界只见车外右侧有一条笔直的小河,后来才知道它叫胜利渠,河岸两边种着柳树。缓缓的河水静静的流,条条的绿枝轻轻的飘。让我们这些一路过来看到的尽是戈壁荒漠相比就像到了江南水乡。让我们瞬间解除了全身的疲劳,精神为之一振。领队也兴奋起来带领我们唱起了“送你一束沙枣花”,歌声随着我们一路荡漾,不知过了多久,汽车驶入了两边都是沙枣林的团埸公路,两个转弯后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只见车后两条车辙和扬起的灰尘。</p> <p class="ql-block">这是两边栽了窜天杨林带的公路,除了过往的拖垃机声音外。沒有其他声音,很安静。偶尔听得有几声鸟鸣。</p> <p class="ql-block">这是团司令部,是个只需动脑动嘴不动手的机构,全团的生产过程都是由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大脑指挥並用他们的嘴传递给各营各连战士们的,然后这些战士们就开展四肢运动,承受繁重的的体力劳动。然后产出成果。生产模式虽然简单,但也让我从此懂得了什么叫脑力劳动,什么叫体力劳动。让我明白了脑力劳动永远指挥体力劳动,这是亘古道理,与毛主席说的党指挥枪的道理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团里的露天剧场,是开欢迎会、欢送会和放电影的地方。每次放电影结束时总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满地的瓜子壳,厚厚的一层层掩盖着泥土地,踩上去软软的象海绵,场景尉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开欢迎上海青年的大会。在欢迎大会上领导们热情洋溢的讲话和各路代表在台上激昂的嘶叫,挑逗着在坐的各位战友的感观系统,个个肾上腺素飙升,精神振奋、情绪高涨,血脉贲张。口号声此起彼伏。誓死把戈壁荒漠变成万亩良田。他妈的!这欢迎会神啊!⋯⋯!潜藏的力量全给它抖露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昔日的三团中国银行,估计生意不会太好。那时供给制每月3、5、8元。那有钱去存?照例是用这些钱到营业食堂换肉丝面和凉粉吃啦。那时吃不饱,肚子饿得慌,又因为那时是十天休息一次,而且这一天只吃两顿饭,还要完成积肥、打饲草、打土块、剝棉桃、辦包谷粒⋯⋯等的有定额的业余劳动,所以,只好有空时乘机会出去吃一顿。</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时三团卫生队的办公平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各营的苏式营部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打士块是农场职工的基本功,大多数小伙子都逃不过这一关,还有很多女孩子也上场一展身手。中午饭每人增加一个鹅蛋大小的包谷馍,总算有了点像妈妈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麻将馆、K拉OK、没有舞厅⋯等消磨意志的埸所。所幸我们的周围有胡杨、红柳、沙枣树陪伴着。使我们的身体里渐渐地溶有胡杨的精神,红柳的灵魂,沙枣树的坚韧,让我们以后在上海的生活活动中游刃有余,随意间就站稳了脚跟。</p> <p class="ql-block">这一条条水渠就是农场赖依生存的大动脉,在这里水就是命脉。通过这些动脉引来了天山雪水,灌溉万亩田。每到庄家成熟时,棉花成堆粮满仓。</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五月二十二日,我们在这一天聚会。这时,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在来回路旁的绿化带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各色小花,鲜艳欲滴,光彩夺目。其间还错落有致的竖立着一丛一丛的天竹或滴水观音等低矮植物,一些腾蔓植物则是盘丝弯弯、小叶尖尖,攀附在艺术柱上,全身上下布满了各色小花。一些灌木植物排列得独到好处,高矮有序,非常有层次感。这些绿化带里的美景无时不在挑逗着过往行人的眼球,生生地挽住了行人们的脚步,让他们忘了赶路而驻足观赏。绿化带中,或明或暗的夹杂着山石,如天上掉下来一般,看不出有人工打造的痕迹。不过,这些美丽的景色丝毫拦不住我对沙枣花的回忆和怀念。也是五月,沙枣花开了。香味浓郁芬芳,带点甜味。它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尽情地让人们分享它的快乐和精华。在这蓝天白云下无论你官有多大职位多高,不论是坐办公室的还是在大田劳动的,赶牛放羊的都能分享着这种甘甜的香味,泌人心脾,让经过的每个人都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完全陶醉在这浓浓的香味中。大路的两边,大田里的防风林带都是金黄色的一片。沙枣树耐盐碱抗风沙,不避酷暑不畏严寒。能果腹、能取暖,能当饲料能围羊圈,是沙漠里的一个宝。每个连队每个角落,每条林带都有沙枣树的身影,可惜现在已被时代抛弃了,在三团已找不到它的影子了。遗憾啊!</p> <p class="ql-block">张尧祥与黄德兰,生命相扶的老俩口。想当初也算卫生队的金童玉女。</p> <p class="ql-block">金介福的宝贝孙儿。</p> <p class="ql-block">酒桌上人们开心的交流着。</p> <p class="ql-block">金介福老俩口与孙子。</p> <p class="ql-block">加工队战友。人称“长脚”,为人忠厚老实,是个可交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我们都老了!乘走得动时多动动手脚去游览祖国山河。观日出日落,赏青山绿水。看瀑布山泉,游蓬莱仙境。抬头看冰川巍峨、鹰击长空。低头观荷花朵朵、鱼翔水中⋯⋯。一一一乘牙口好时多吃点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吃得好提高身体免疫力,穿得好提高自己的形象力。一一多多参加朋友聚会,了解朋友们的现在,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千万不要等到像我这样手持拐杖弓着背,要想旅游腿没劲。要想吃好没牙口,整天糊状食品来糊口,生活一点没劲头。最后祝大家开心快乐!平安健康。如果有缘我们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千里宴食总有一散,分离时刻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