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千年文明日日新 5月26日

笑笑

<div>编者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同时,节日又具有广泛覆盖、不断重复、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人影响至深。回顾这些节日习俗,理解他们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探索和总结。<br></div><div><br></div><div><br></div>5月26日<br>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div> 上巳节最初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祓禊的情形,祓禊,就是到水滨去洗濯,去除宿垢,同时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有祈福的意义。《后汉书》中有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文中说的即是以流水洁净身体、让灾厄与疾病随水同去的一种风俗。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西晋《夏仲御别传》形容上巳时的洛阳“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上巳节的节期定在了阴历三月三日。到了魏晋时代,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到了唐朝,上巳成为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卷二》中写道:“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说的正是彼时上巳当日,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的景象。杜甫的《丽人行》 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到了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节在北方突然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记载,但在南方的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传。<br> 同样在这一天,还被叫做女儿节、“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br> 也许是因为初春节气,微风和煦、阳光明媚,非常适合年轻男女出门游玩交际,也许是因为上巳节和女儿节的节日风俗营造了与平日不同的环境氛围,这一天也被称为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br> 当然时至今日,无论男女都不再被礼教约束而只能在某一天出门游玩,春游踏青也有清明节可以消费,猫一整个冬天,初春再到河边洁净身体更是完全没有必要,所以看似这个节日已不再有什么庆祝的必要。<br> 但是一方面,传统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庆祝传统节日,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br> 另一方面,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br> 所以,期待大家可以重拾在岁月的长河中走失的那些传统节日,让老祖宗的智慧精华得以继续传承,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推动力。<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