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一间庙之谜

明朝牵马人

<p class="ql-block">有趣的盘道川文化景点<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八辑</b></p> <p class="ql-block"><b>盘龙山旅游文化领导小组成员:</b></p><p class="ql-block">韩城市西庄商会书记兼会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建朝</span></p><p class="ql-block">韩城市西庄楼枝村书记兼主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军峰</span></p><p class="ql-block">韩城市西庄商会秘书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昝起收</span></p><p class="ql-block">韩城市政协委员会文史调研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解向军</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执笔</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渭北的韩城市盘道川有一处风景迷人的地方,叫大南沟自然景区。韩城人在古汉语中把“南”字读“郎”音,所以,当地人自古至今仍然叫它“大郎沟”。</p> <p class="ql-block">大郎沟的沟口是一处有故事有文化有吸引力的优美风景处,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百一十一间庙,祖祖辈辈都这样说,实际是一座庙,建在一块石头上,石头上长一古柏。当然,我们不是地理学家,也不是植物学家,算不出多少万年前落下了如此大的巨石,也算不出在石头上多少年能长出老人说的那么古的柏树。庙在“文革”中已拆掉了,树也被坎掉了,可是风光依旧,只是缺少了历史文化建筑氛围,恢复了成亿年之前的原始风貌。尽管历史原因,使祖先们开垦的地方特色文化风韵只留下遗址,可当地人们仍然幽默风趣地传颂着因名子艺术而自豪的古刹庙名,常使不知道的人或外地人或没去过该地的人诧异愕然,莫名其妙,或是惊奇不已。确实是把生人能哄信,也常会把听到此庙的人忽悠了,还以为庙有多大呢,比孔庙的间数都不少,使不少好奇客慕名而访,但没有人埋怨白来了,总算长一点知识。</p> <p class="ql-block">说白了就是一柏一石一间庙,为一个古代文化语言单位组合。文章到此是不是就为读者把谜底揭开了呢?没有,远没有。一般人认为原来如此,会恍然大悟。有的人会说盘道川人真逗,还有人会说这个文化渊源是句“小品”台词,不可究。然而我并不甘心只是这么简单的概念,作者十几岁时到过大郎沟内的村子,进沟时已天黑了,走了几十里的路,躺下就睡着了,第二天早晨天还未明就出沟了,根本没在意自然风景的存在涵义。近些年路过多次,以为是个庙名的异名艺术叫法罢了,并没有引起重视,远处看一眼连车都不愿意下就过去了。前几天到大郎沟门前,也是立夏之初,被优美的风景吸引住了,过了河就到庙下,惊讶不已,不想一番绝美的自然景色如此靓丽,引发起作者的万千好奇。仔细观察,终于解开了古人为什么要在这块巨石上建庙。是风景?是山脉?还是风水?都不完全是,而是一种历史文化,一段文明进步史的印证,一个自然和文化及信仰的巧妙有机组合。</p> <p class="ql-block">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我们尚不清楚,说法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67),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和经书,并邀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到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佛教已遍布全国各地。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和保护政策,使佛学逐步在中原发展成熟。</p> <p class="ql-block">中原佛教的接受逐步推广到各地,较早进入了韩城地区,受到了韩城地区的欢迎。从西部山区诸多的庙宇文子记录可查到的时间多在隋唐时期,各大川道水系流域的庙宇建筑早已成为韩城历史文化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大郎沟口的古庙建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不是古人心血来潮而臆造景观,也不是为守山门而建。2021年的5月20日,作者在这里逗留了很久,倒是发现了一丝古人建造庙宇的理由,供读者和热爱山乡文化旅游者作参考。本人发现这块硕大的石头倒像是尊人头像,当时就用手机拍了下来,第二天发向朋友圈,回响热烈,大部分人都猜是个人像,与佛像相似。我不敢作声,就让大家猜议吧。</p> <p class="ql-block">盘道川近百里,几十个村庄沿盘河而居,数千年历史繁衍生息,古代最兴盛的还是佛、道文化从茶马古道传入时期。基本上村村寨寨都有各类型庙宇,可最典型的还是南池寺、荆轲庙、东洞玄武等庙,下来就是大郎沟庙。大郎沟庙是川道沿水而建立,又幽默风趣,引人注目,声名久远,成为盘道川一道风景线。沟内古有村庄,现都迁出川道石滩子村。从沟上去便是石猴山,解放战争时期是游击队根据地,这里的村民为韩宜游击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1.5.25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解向军:美篇名曰明朝牵马人,住宅号瑯琊庐,中共党员,陕西省韩城市人。现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共韩城市政协委员会教科文卫委文史调研员等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