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厚植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2021年5月25日,太原市小学英语“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思政课堂”大型展示活动(之六)在太原市迎泽区海边街小学举行。浓情五月,花开灿烂,太原市100多位小学英语教师再次相聚在思政研讨的现场,开启收获满满的思政之旅。</p> <p class="ql-block"> 赵莉老师首先对太原市小学英语思政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接下来对“基于主题意义 探究主题价值”进行了具体的阐述。</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要以课例展示和评课议课的形式展开。在课例展示环节,尖草坪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荆坤老师和迎泽区海边街的吴鑫老师分别进行了Great inventions in China 和 Great changes,happy lives 的课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首先,荆坤老师进行了说课。Great inventions in China 是一节学科思政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语用任务为依托,巧妙渗透Great inventors and great inventions make a great China的思政教育,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进而综合运用目标语言I am going to invent....People can.... It will make our lives....来描述自己的发明创造,</span>从古至今融合感受中国发明的伟大,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荆坤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她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旧知,初步感知发明对人类社会贡献。之后,她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尤其是纸发明演化的过程和纸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最后,通过阅读中国高铁的再构文本,提取和综合信息完成表格,并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功勋人物以及更多的伟大发明,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祖国的强大,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吴鑫进行了说课。Great changes, happy lives 是一节主题思政课。通过围绕“Great changes around us ”真实语境中谈论城市、国家的巨大变化,感知变化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富裕,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巨变归因分析,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吴鑫老师在课上利用思维导图,激活旧知,引领学生熟练<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运用In the past… now…句型,初步感知Changes。之后</span>利用鱼骨图,梳理信息,提炼引发“Changes”的原因。最后,利用KWL结构图建构文本, 主动探究主题意义。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中国百年间的历史沧桑变化,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激发了爱国情怀,增强了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议课环节,苗锐仙老师和王红丽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苗老师从基于学科思政目标定位准确、基于主题意义提出关键问题、基于逻辑主线搭建语言支架、基于立德树人凸显育人价值四个方面评荆坤老师的课。她指出课上荆坤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 What is a great invention? Who invented it? Why? \How is it?形成了问题链 ,为学生建立了思维路径,同时借助思维导图 ,帮助学生将思维可视化、借助表格将思维条理化。基于思维导图和文本提示,基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的发明,激发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王红丽老师结合吴鑫老师的课例进行评课,高屋建瓴,打开了小学英语思政课研讨的新视角。首先,王老师就“主题意义及探究的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基于主题意义, 整合教学内容;借助可视化工具,探究主题内涵;迁移主题语境, 升华主题意义;获得价值认同, 实现学科育人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了“如何基于主题意义,实现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出,核心素养强调学科育人的大格局,内容统整、深度学习、素养融合。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实现语言与意义融合,文化与思维融合、理解与表达融合等,实现从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本课在教材内容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文本重构,基于主题意义,将课内课外内容统整,实现语言与意义融合;语言实践探究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鱼骨图、KWL结构图多种途径,探究主题内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境的迁移Changes about us—Changes around our city—Changes around our country,逐步将主题意义升华,实现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本课通过对思政主线的推进,明线:What changes are there?暗线:Why are there any changes?进一步挖掘主题意义,强化主题价值,将语言活动、思维品质和育人价值三者融合,达成素养目标,落实学科育人。</p><p class="ql-block"> 本次就“基于主题意义,探究主题价值”的思政研讨,是太小英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对英语思政课探讨的新视野和新高度。春风细雨润物于无声,思政育人浸润于无形。太小英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思政研讨之路上定会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