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经典,可惜十人有九人不知道

大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p><p class="ql-block">自封建社会建立以来,生活在底层的广大百姓在社会生存规则中,找寻到一些人与人相处时的诀窍,编成顺口的俗语,一直流传下来。古人言<b>“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漓。”又如“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在旧社会中,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所谓“父不进子房”,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道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下一句,更是引人深思。</b></p><p class="ql-block"><b>所谓“父不进子房”的下一句是“官不入民宅”,这两句话从字面意思上很容易理解,做父母的不要频繁出入儿女的房间,当官的不要轻易走进百姓的家里。</b></p><p class="ql-block">这两句话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前半句,很多人都知晓并深谙其中的道理,但是对于后半句却有很多人并不熟悉,对于它所蕴涵的道理,也并不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句话的精华主要在后半句,在旧时它既简明,又实用,体现了封建时代君民的关系,可惜如今很少人知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父不入子房”背后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亲密的人,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与父母相处总是亲密无间。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需要父母随时伴在身旁。这样不仅是对孩子的溺爱,还容易会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不好习惯,对于做人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过于依赖父母。</p><p class="ql-block"><b>与父母之间没有界限,想要什么都会得到,过分溺爱会使他不会分辨事情的好坏,这样会耽误孩子一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后汉书·仇览传》中记载着一个“慈母多败儿”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母亲骄纵自己的孩子,直至后来演化成孩子竟敢打骂母亲,直至同乡再教训触伤母牛的小牛时,他才幡然醒悟。</p><p class="ql-block"><b>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要从小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不要对于孩子过分地关心溺爱,做到“父不进子房”也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孩子成家立业后,起居生活都会和自己的另一半在一起,父母经常出现在孩子的住处显得不合时宜。古代对于女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嫁人后,也要身居深宅大院中,不能轻易抛头露面。</p><p class="ql-block"><b>面对家中的异性长辈,也是需要严格遵守礼义廉耻规章制度的。所以“父不入子房”在古代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b></p><p class="ql-block">所以在古时候,很多人家会有家训,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对父母尽孝都需要子女去向父母长辈请示,严肃的事情需要在庄重的场合说,即使是需要到子女房中,也会派人前去传话,不会自己亲自到孩子房中。</p><p class="ql-block"><b>“父不入子房”是告诉人们治家之道须内外有别、长幼有序。《朱子治家格言》中讲诉“长幼内外宜法肃辞言”讲的便是长辈和子女间要讲究礼数忌讳。</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二、“官不入民宅”其中深意</p><p class="ql-block">在古时候,皇帝是天之骄子,是天下的主人,而满朝的官员则是天下百姓大小事务的管理者。甚至有些说法称地方官员为当地百姓的“父母官”,可以看出在古时封建朝代官员与百姓之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b>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就像江里的水,君臣就像行驶在江上的船只,百姓的生活像平稳的江水,承载着君辰行驶,一旦江水翻滚起来,船只就有可能覆灭。</b></p><p class="ql-block"><b>“官不入民宅”却蕴涵着当时社会的一个深刻道理。</b></p><p class="ql-block">在古代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着很明显的阶级分层现象,老百姓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地方官员管理着一方百姓,社会阶级会高出百姓很多。在官场上会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所以即使官位再小,对于百姓来说也是觉得非常尊敬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旧社会中,百姓对于阶级之分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官员有着从心底里的畏惧感。因为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就是“官不入民宅”,如果进了肯定没好事。</b></p><p class="ql-block">所以当一位官员出现在百姓家中的时候,这家人会极其惶恐,一边反思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过错,一边要小心仔细伺候这位登门的官员。对于官员来说也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传到朝堂上去也会令其他同僚耻笑一番。</p><p class="ql-block">而官员的到来也会给百姓带来一些困难之处,<b>官员登门,在外人眼中意味着这家人可能做了触犯律法的事情,会为这家人招惹口舌之非,影响这家人的生活。再者对于官员的到来,百姓要拿出比较好的食物和酒水来招待,对于一个平常百姓来说,会有很大负担。</b></p><p class="ql-block">所以古时候的官员们深刻知道这些道理,将“官不入民宅”这一说法流传开来,告诫为官者不要随意去打扰百姓的生活。所以一般来讲,即使是与律法有关的事情,也会将百姓传至公堂,在公堂之上进行定夺,而不会私自去百姓家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俗语是经验之谈</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有许多俗语流传至今,所谓俗语,不过是前人在历史的长河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的经验,用以告诫后世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父不入子房,官不入民宅”告诫人们,无论在什么时代,作为长辈,为人父母,要懂得尊重子女,与子女保持良好的距离,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官场上的人,要为百姓着想,不要为百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做官要行为端正,思想端正才能成为一个好官。</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 <h3>像“父不入子房,官不入民宅”这样的俗语很多,但是流传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俗语的意思并不被人们所熟知,甚至有些只知道前半句,不知道后半句,对于俗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也并不在意。</h3></br><h3><strong>俗语是集中了千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才凝集而成,如今有很多人觉得,俗语是封建时代的产物,而如今我们已经身处新时代,这些旧思想就应该淘汰掉。</strong>殊不知,古人用了千年时间总结的经验,如今要抛弃掉,而我们又要用千年的经验再去总结,又是为了图什么呢?</h3></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国现如今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摆脱了封建统治,但是不要一提到俗语就觉得那时封建时代的产物,对于当今并不适用。</p><p class="ql-block"><b>如今的人们对于“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只记得前半句,而将富含精华的后半句抛之不顾,这类人群不在少数,而且对于“父不进子房”的理解有失偏颇,却不知道它原来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b></p><p class="ql-block"><b>如今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依然不计其数,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语,我们应该学会辨识和传承,一些俗语能够传承千年之久,一定有一些可取之处,我们不能将其遗忘,对于俗语,我们应该抱以学习的心态,领教其中的奥义,并将其传承下去。</b></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后汉书·仇览传》《朱子治家格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