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沙洲中学75届老3班高中毕业42 周年聚会糸列(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2016年10月中旬,我们沙中75届老3班的几位同学向我提议大家能否聚一下,心情与大家一样的我,很想圆大家的梦,了大家的愿,酝酿了十天左右,我就着手准备聚会的事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最重要、最烦杂、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通过我现有的和同学们提供的电话号码及我的社交渠道,联系、寻找同学。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轻松,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高中毕业快42年了,跨越了一个世纪,有的同学毕业后压根儿从没有见过面更没联系过。</p><p><br></p> <p> 是年10月27日,我建了“沙中75届老3班″微信群,开始了寻找失忆失联同学之旅。说也奇怪,记忆力日益减退的我每每见到同学的名字,同学的容貌就会清晰出现在脑海,真真切切,让我自己都惊讶不已。花甲之年的我们都知道,当你对儿时、少年时的往事念念不忘,而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忘记的话,那么你就已经开始变老了。我不怕变老,我想同学们也都不怕老,甚至很感谢岁月,几十年雪雨风霜,几十年家庭、生活、工作的沉淀,让我们从青涩的少男少女变得成熟,变得沉稳,变成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回忆难忘的中学时代,那年那月、那景那情、那人那事历历在目。</p> <p> 几十年的岁月,十几岁的小男生、小女生都已经成家立业,有夫有妻,有子有女有儿孙了,而为了生存,同学们各奔西东。在那通讯落后的年代,我们联系的很少。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同学感情有多么重要。当我们回首往事,当一个个熟悉而生动的名字跃然纸上,我们开始回忆。“是他,是她,想起来了……”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电话联系受大家尊敬的俞老师时,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听说我们要聚会,并已建了同学群时非常高兴,并让我拉他进群,还报出了徐志远、刘士兴、杨建亚、陈桂凤、孙耀南、丁云仙、陈国华等同学的名字,包括模样,这着实让我佩服不已。他还关切地询问了几位同学的身体、工作、家庭、孩子,还有父母的情况,并对聚会提出要坚持费用AA制,不要搞赞助等很好的建议。还让我转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与大家见见面,聊聊天。放下电话,老师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中学时候的光阴象画面一样在脑海里闪现。老师的话,坚定了我与大家一起办好同学群,搞好这次聚会的信心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 说真的,开始建同学群,并不寄予多大的希望。同学间在校时就很少交流,在那特殊的年代,男女同学间更是不能说上话。毕竟四十多年大家互不联系,大多虽在同一乡镇却似乎相隔甚远,可当拔通号码,一报上沙中老3班,传来惊喜,传来曾经熟悉的声音时,我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了。每一个同学,都让我激动万分,让我甚至有一个想拥抱他们的冲动。我想说:“这下可找到你了!”看到电话号码一个一个在增加,同学群的群员队伍渐渐在扩大,我的眼睛情不自禁的会湿润。“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这是《生死不离》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在寻找同学的日子里,对此信心更坚定。经过三天的努力,有一半的同学已经有了联系。在和同学们通话时,大家都又惊又喜,我相信,电话线的那端,更多的是感慨:四十多年了,还有同学惦记牵挂,这是多么幸福和感动的事情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我要说,以前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没有联系,那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经过了四十多年,我们还能够在一起。当一个又一个同学,打来电话,互相倾诉别离的这些年,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身体可好,谈得最多的是有了找到家的感觉。毛士良同学说:“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同学感情不能变。同学不能分成三六九等,过去是,今天是,将来还是同学。”周永祥同学说:“如果没有同学,没有朋友,人生就是失败的。”陈永林同学说:“以前我从佛山回老家,也没有同学联系。现在好了,有家啦!”更多同学说:谢谢热心同学的努力,把我们同学在四十年后又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回到少男少女时代,分享各自的人生,同学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永远都要珍惜!王秀芬、肖元明、丁云仙、朱金才、王玲、高国华、黄一华、杨建亚、朱雪良、陆厚元等同学也通过电话或微信,言语间表达了想念同学之间那种情深意浓的感情。在我们同学群里,看同学们聊旧日的时光,了解同学们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孝道、亲情,那些发自内心的语言,朴素真实,大方得体。我们之间仅隔着手机屏幕,纵然相隔千山万水,感觉就在手机的那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王秀芬、陈桂风同学几经周折找到了陈锡红同学的电话号码,我一得到她的号码,不加思索立马挂了过去,电话一通,传来带着无锡口音和哽咽的声音:“这些年,经常听身边的同事、朋友讲同学聚会,真是羡慕死了,一直盼我们老3班哪天也能聚一聚啊!太好了,我们老同学终于也要聚会了,我肯定要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寻找老同学的日子里,最后一位,也是最难联系的要数宋官林同学了。因开挖二干河,他家搬迁农场,为了找到他,周永祥同学想尽各种办法联系了他五、六次未果,无奈将宋官林姐夫的电话号码给了我,可这老同学频换手机号,又转了十八道弯,电话的那头终于传来他的声音,我“生气″地对他说: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找你太不易,聚会罚三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11月14日晚,老同学们用短短的十七天时间,抱着老同学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你的信念,怀着2017年,我们又要在一起的美好心愿,全班57位同学除英年早逝的6位,51位同学全找到,并都经本人予以确认。2016年农历大年三十,51位同学的近照编入了美篇,美篇《沙洲中学75届老3班师生近照》点击次数达4479次,为聚会时相互辨认提供了强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 51位同学51种声音汇成一句话:聚会,我参加。1975年,我们恰同学少年,曾经那么小,那么任性。四十二年后,我们终于回归,终于释然了。当一双双手激动地握在一起的时候,大家言语虽不多,幸福和感动却是满满的!不管你我他她在哪里,记得有一份牵挂,曾经我们在一起走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想念一座城,其实是想念城里的那个人!同学们,请珍惜我们的同学情谊,沟通联系,增进感情,加深友谊!“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一些日子才不那么难耐,起码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们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我很喜欢白岩松对同学聚会的这一感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老同学们,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让我们永远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 写于2018年5月1日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沙洲中学75届老3班师生近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生死不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说明:拼图图片中为俞老师及51位老同学,其中几位同学的拍摄背景有别其他同学,遗憾因故没能参加毕业42周年的首次同学聚会。)</span></p> <p class="ql-block">往期推荐阅读</p><p class="ql-block">1 <a href="https://www.meipian7.cn/31kbnql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四十二年的思念</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