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还在持续,个人防护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愈加重视,尤其是消毒。很多人都采购各类消毒剂和酒精,自行进行消毒。</p><p class="ql-block"> 但到底用什么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市面上销售的消毒产品到底怎么选?往身上喷酒精可以消毒吗?消毒产品有哪些危险?需要注意什么?</p><p class="ql-block"> 正确的消毒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病毒得到有力遏制,大家快收好这份消毒指南。</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通过这张图来了解一下新冠病毒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p> <p class="ql-block">工作环境中的消毒技巧和预防攻略</p><p class="ql-block">1.生活物品</p><p class="ql-block"> 日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在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这是广州首次在外环境中发现,提示市民应更注意手卫生。</p><p class="ql-block"> 专家提醒,日常家居细节中,有许多可能造成病毒间接传播的途径:如手机屏幕、电脑键盘、水龙头等等,都需要日常清洁。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门把手是最常见的物品,对于公众场所的门把手,定期消毒是最好的防控举措,可以每天用75% 的酒精多次擦拭。</p> <p class="ql-block">2.电梯间</p><p class="ql-block"> 电梯间是空气极其不流通、人流量最高的高危地点。你走进的电梯间,可能刚刚留下一阵咳嗽或喷嚏。特别是上下班、午餐的高峰期,电梯里往往挤满了人,更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保洁人员也许会定期清洁电梯,但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溶解冠状病毒外膜,然而酒精是十分容易挥发的。</p><p class="ql-block">温馨建议:</p><p class="ql-block">1、搭乘电梯一定要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2、碰触完电梯按钮不要揉眼睛,回到办公室马上洗手。</p><p class="ql-block">3、最好不用手直接接触电梯按钮,可以手拿纸巾按,纸巾用完丢弃。</p><p class="ql-block">4、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p> <p class="ql-block">3.食堂</p><p class="ql-block"> 排队打饭和排排坐就餐也是病毒传播的危险时刻。饭点时,大量人群涌进饭堂,此时这里是人流量最大,密度也最高的区域。</p><p class="ql-block"> 为防止人群聚集,不少复工的单位对食堂就餐作出了严格安排,要求就餐人员错峰吃饭、间隔入座、不得扎堆交流,网友直言:食堂吃出了考试的感觉,感觉在考场,考试科目:吃饭,还有人监考,不准交头接耳!</p> <p class="ql-block">5.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返岗后,大家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办公室。办公室基本为固定人员流动,虽然危险性较小,但同样需要注意防范病毒的传播。</p><p class="ql-block">温馨建议:</p><p class="ql-block">1、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p><p class="ql-block">2、保持办公室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p><p class="ql-block">3、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p><p class="ql-block">4、打喷嚏请用纸巾或肘弯遮住口鼻,如果用手遮住口鼻需立即洗手。</p><p class="ql-block">5、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p> <p class="ql-block">温馨建议:</p><p class="ql-block">1、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班。</p><p class="ql-block">2、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p><p class="ql-block">3、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p><p class="ql-block">4、手机和钥匙建议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p> <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在没有消毒产品的情况下,我们也可采取物理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常用的物理消毒方式主要有加热和紫外线消毒,但这两种,哪个更靠谱呢?</p><p class="ql-block">➊加热,有效</p><p class="ql-block">对于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婴幼儿的用具,如果能用开水煮沸消毒的,尽量使用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是最安全的。</p><p class="ql-block">➊紫外线消毒,有效但不推荐</p><p class="ql-block">天然的紫外线是太阳光,但由于太阳的照射温度不能达到56℃,且日照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紫外线灯的强度,所以晒太阳不能杀灭病毒。</p><p class="ql-block"> 但晒晒被子、晒晒衣服还是推荐的,因为紫外线会让病毒存活时间更短、更脆弱。</p><p class="ql-block">那紫外线灯可以吗?</p><p class="ql-block"> 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很大的威胁,很容易造成皮肤和眼睛损伤,甚至导致基因突变。所以无论有没有孩子,敞开式紫外线灯都不适合家庭使用。</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封闭式紫外消毒设备,虽然将紫外线阻隔在内部,能对小物品、衣物等进行消毒,但仍然存在消毒死角。</p><p class="ql-block"> 紫外消毒设备使用时产生臭氧,臭氧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对呼吸道会产生刺激。</p><p class="ql-block"> 同样,日常生活中如果使用臭氧机,我们是无法控制好室内臭氧含量的。轻则刺激呼吸道,重则机器产生的氧化氮会腐蚀肺部组织。</p><p class="ql-block"> 最后提醒大家,虽然消毒剂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带来莫大的安全感,但仍然建议大家勤洗手,尤其是孩子,用流动的清水和洗手液洗手把附着在手部的病菌冲走,以达到有效消毒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与病毒斗争,胜利一定属于我们!</p>